這個時代,你還會教孩子做個好人嗎?|研究:善良讓人更成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一天,我帶兩歲半寶寶下樓玩的時候,遇到另一個一般大的小男孩,由奶奶帶著出來曬太陽。

兩個孩子由於經常見面,一碰到就很熟絡地開始一起玩。

我家寶寶拿著一輛小車,那個小男孩帶著一架小飛機,他們都想玩對方手裡的玩具。

這山望著那山高,別人的永遠比自己的好,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天性。

可此時的他們,仍然猶如小嬰兒一般,覺得自己才是世界中心,所以禮貌分享這個品質,在他們身上依然難以成形,於是兩個小孩開始了爭搶。

作為一個「很懶」的媽媽,我總是期待孩子在同齡人衝突中自己解決問題,因為這是鍛鍊社交能力的好機會。

也由於我早先從書上得知,兩歲孩子的「自利主義」,是自然發展的天性,假以時日即可改變,所以並沒有出手幫忙,或強制他分享。

而且兩個孩子並沒有哭鬧,只是一來一往地進行對抗,所以我就在一旁饒有興趣地觀察他們。

然而,小男孩的奶奶立馬不淡定了,伸手過來搶過孫子手裡的小飛機,塞到了我家寶寶的手裡,一邊回頭嗔怪孫子是「不懂分享,自私的壞孩子」。

被搶走心愛玩具的小男孩懵了一下,委屈的小臉擠成一團,接著開始嚎啕大哭,我這才明白什麼是「斷了線的珍珠」。

尷尬之餘,我把小飛機從寶寶手裡拿過來還給了小男孩,和寶寶一起蹲在他身邊安慰。

可是這個奶奶正如我自己的媽媽一樣,一點也看不得小孩子哭,一聽到哭聲,就立刻低頭開始數落孫子:「這麼自私還哭,再哭,我就扔下你不管了」。

也許是被奶奶惡狠狠的語氣給嚇到了,小男孩哭得更凶了,小手背不停揉著眼睛,嘴裡發出嗚嗚的聲音,聽得我這個旁人都心有戚戚焉。

我想帶寶寶和他說「對不起」,可轉念一想,小男孩哭並不是因為搶玩具,而是因為被奶奶強迫分享和威脅拋棄,如果這時候讓我的寶寶道歉,又有替罪羊之嫌,對他好像又不太公平。

所以猶豫再三,我就帶著寶寶訕訕地離開了,回到家後內心還是有些不安,和寶寶聊了聊不應該搶玩具的事。

這之後幾天,我們再次在小區看到了那個小男孩,他看到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緊緊護住自己的玩具,還把玩具放到了身後,用警惕的眼光打量著我們,時不時還小心翼翼地瞟一眼和別人聊天的奶奶,可能是生怕奶奶再次搶走自己的玩具。

在一個兩歲多的小男孩心裡,留下這樣一個不好的印象,讓我十分愧疚和尷尬。

爭搶玩具,在兩歲前的小孩子身上,再正常不過。

因為他們尚且沒有發展出足夠的同理心,也沒有能力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更不懂禮讓和道德為何物,他們是完全自利、自我中心的小生物。

哪怕有的孩子願意在大人迫使下分享自己的東西,也是因為避免被懲罰,或者取悅身邊的大人,並不是因為他們內心就想分享。

相信你我都有小時候被強迫分享玩具,或者被親戚小孩拿走玩具,還不被允許生氣的經歷。

雖然當時還小,但彼時內心的委屈和不甘,到現在都留在心裡。

人類生來自利,但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隨著認知能力的增強,以及親子依戀關係的促進,就會自然擁有分享的能力,再加上父母刻意引導,還是可以成為一個慷慨分享的人的。

這只是一個自然成熟的過程,大人不必心急,更無需這麼早就擔心孩子的品質問題。

可很少有大人了解這個客觀規律,大人的大腦,早已被植入了各種社會準則和道德理念,我們會理所當然地用大人的視角看待孩子,貶斥自私行為、唾棄自利主義。

雖然我們的心智和大腦已經成熟,也儘管我們自己就是從自私的小嬰兒成長而來,可我們依然無法以坦然的心態面對孩子的「不願分享」,還給他們這種合乎年齡的正常行為扣上「自私、任性、壞」的大帽子。

試想一下,你會把一個還不會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的孩子,叫做「壞孩子」嗎?如果不會,可為什麼很多人,會把因為認知能力、大腦功能和道德觀念尚不成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自利行為的孩子,叫做壞孩子呢?

沒學會分享,和沒學會吃飯上廁所,其實是一樣的性質啊。

可見,依然有很多家長,還不明白孩子道德感成熟的自然過程。

所以今天的文章,就是來填上一篇文章中挖下的坑——「怎樣幫孩子成為一個道德的人」。

至於為什麼要從「分享」這件事談道德,其實是因為,分享連接著同理心程度、自控力強度、識別他人情感的能力,還有對自我犧牲的理解性,以及慷慨、關心他人和利他主義等道德範疇內的行為,屬於一種「高智能行為」。

無私分享,是一件連大人都不容易做好的事情,更不是人類天生就具備的能力。

所以,「分享」這件事,在大腦尚未發育完全、尚不知站在他人角度權衡利弊的小孩子身上,是一件天然的難事,需要後天學習。

而根據我們的研究,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懂得關心他人、換位思考,並能慷慨分享、品德高尚的人,光憑家長以身作則還不夠。

這個能力的學習,更需要家長清楚孩子對道德的認知發展過程,並根據他們在各年齡段對道德的理解能力,採取不同的方法來引導,切不可揠苗助長、操之過急。

如果不了解孩子正常的道德感發展規律,就會出現「強迫分享」,以及用大人的標準強求孩子,從而讓孩子失去主動向善的興趣。

有研究顯示,有25-50%的關心他人、樂於給予、慷慨大方的人格品質,是由先天基因決定的,這就給後天教養留下了很大的提升空間。

通過父母的了解和引導,道德觀念是孩子可以學會的。

這期文章,就是來幫大家弄清楚其中門道的。

為了避免讓大家在長文中耗費過多腦細胞,這個主題的文章會分成兩篇來呈現。

首先,在了解孩子的道德感發展過程之前,我們需要仔細想想,我們為什麼希望孩子成為一個道德感強的「好人」,以及在這個時代,成為一個「好人」究竟有多重要。

因為只有了解這個問題,家長才能不至於被功利目的迷昏了頭,從而發自內心地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會談談兒童道德感發展具體過程,以及家長可以怎樣培養孩子的道德觀念。

為什麼做一個「好人」很重要?

也許在70、80以及90後(95後以前)的童年中,《三字經》、《弟子規》和各種頌揚傳統美德的古典故事,都占據了啟蒙教材的大半江山。

禮義廉恥、尊老愛幼和克己復禮,通常成為父母對我們行為標準的基本要求。

可以說,傳統道德教育,在90後以前的人身上,還是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不過到了現在,人們都說,現在的年輕人(尤其95後),是信仰缺失、價值觀顛覆的一代。

很多人關注成就多於關注道德,於是催生了一大批光明正大標榜利己主義的年輕人。

我還沒找到中國的有關調查,但在美國一項2012年針對青少年的調查顯示,57%的青少年表示,如果在追求成功的路上,需要做一些有違道德的事,他們是願意去做的;24%表示,生氣時威脅或毆打他人是無妨的;75%坦陳自己抄襲過作業,52%表示自己曾有過至少一次考試作弊。

另有一項哈佛大學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讓10000名青少年對「關心他人」、「取得高成就」和「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三項人生目標排序以後,研究者發現,有48%孩子將「取得高成就」排在價值觀的第一位,22%孩子選擇了「關心他人」,有30%的孩子則選擇了「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更有孩子不加掩飾地說,「比起做一件幫助他人的好事,我媽媽更會因為我得了第一名而高興」。

毫無疑問,家長、學校、社會對成功濃墨重彩的提倡,讓孩子們也開始重視成就高於重視道德。

美國很多媒體人、學者,都在批評美國是一個「SAT痴迷的國家」,成年人對名校、階層和地位的功利心態,讓青少年們越來越缺乏同理心、不在乎道德,變成了功利主義者。

而相比之下,中國人對高考制度、更高階層和成功人生的追逐程度,也應是不相上下。

因此不難想像,關注「高成就」多於「關心他人」的中國人,理應也會占據最大比例。

這種社會風氣,不得不讓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人開始糾結:

到底是成為一個成功的人重要,還是做一個善良大方、樂於助人的人重要?

在這個「一個人進步,就得有一個人退步」的時代,如果取得好成就需要孩子冷酷拼殺,那麼你會選擇讓孩子「更加成功」,還是「成為一個禮讓慷慨的好人」呢?

或者,更高成就和做個好人,能不能同時兼得呢?

也許有人會說,我希望孩子首先成為一個好人,其次是個成功的人。

不過,先別高估自己言行一致的程度,下一篇文章,我們就會呈現當今很多父母有多麼言行不一,嘴上要求孩子關愛集體、關心他人,關鍵時刻依然是成就當先、美德居後。

看看那些為了讓孩子當班長,不惜帶著孩子作弊送禮,以及為了孩子不吃虧,而不惜放任孩子侵犯他人的家長,你就知道這樣的父母有多普遍了。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他們之所以關注成就多過恪守道德,應該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成就有時候要和道德產生衝突,所以如果要只選其一,追求高成就會給自己帶來更高回報」。

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這就需要從實證研究的角度,看看為了成功違背道德,和恪守道德、秉承同理心,到底哪個回報大。

自從科學家開始研究道德,就有無數研究結論證明,如果父母重視道德修養和同理心培養,不但不會耽誤孩子前程,還會非常有利於他們取得高成就。

同理心使人獲得權力、更加成功

所謂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與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同理心是擁有道德的基礎,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道德感培養時,會以同理心為衡量標準。

首先,對於一個人來說,擁有強烈的同理心、善於關注他人感受,並能夠慷慨給予、理解他人、與他人合作,能夠讓他在一個集體中獲得認可和權力。

無論在哪個年代,無論年齡大小,能夠敏感地關注他人情緒、在意他人需求,就是長期掌權的關鍵。

所謂權力,其實並非以權威來控制人、以暴力來謀私利,權力就是影響他人。

而讓別人發自內心授予我們權力的途徑,只能是通過善待和關愛他人,關注他人需求,幫助集體實現利益來實現的。

激勵兩歲的孩子心悅誠服地吃蔬菜,鼓勵固執的同事把工作做到最好,或者說服他人為自己提供幫助,其中都蘊含著權力。

所以,只有你誠心誠意對別人好,他才能心服口服地讓你追隨你,讓你獲得權力。

根據研究,一個5歲的小女孩如果有很強的理解他人的能力,那麼在她8歲的時候,就會有更密集的社交圈,和更多好朋友。

同樣,理解力強、善於分享的青少年,也會有更廣的社交圈,獲得更多他人信任,學習成績也會更好。

當一個同理心強的孩子進入大學,他們在學校的表現會更加優異,也會更容易在一個組織內擔當領導角色,進入職場以後對工作的滿意度更高,同時其工作表現、談判能力更強,升職幾率也更高,自然獲得更高權力。

當一個同理心強的人做了領導,他所領導的團隊就會擁有更高效率、易於創新,享受工作過程,也不易於陷入焦慮和勞累。

同理心讓人自信和堅強

其次,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來說,道德感強、同理心強,能夠擁有強烈的、積極的自我認知,也就更加自信。

他們會明確自我與他人的邊界,懂得尊重他人、關愛他人,感知他人感情,不會隨意侵犯他人私人邊界。

一個擁有強烈自我認知的人,是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或者生活逆境,而隨意陷入不安情緒的。

一旦生活遇到不順,這種人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會比自我認知弱的人強一些,同時也能進行有效的自我安慰,自然就可以積極地處理負面情緒,避免長期遭到巨大挫折的控制。

因此,同理心強、道德感強的人,陷入抑鬱和焦慮的幾率就更小,也就因此能成為內心堅強的人。

同理心讓人自控力強

再次,對於一個人的成就來說,同理心強、關愛他人、善於分享,自控力也會比較強。

如果你了解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實驗,以及我們在這篇文章中提及的「非認知能力」,你就會明白,自控力是一個人取得高成就的關鍵。

雖然自控力強並不能保證一個孩子成績好、未來佳,但這是幫助孩子堅持做一件事、不輕易在枯燥時刻放棄努力的重要因素。

還有研究表明,自控力強的孩子,自我驅動力強,對於未來成就的理想抱負也更高,在這種精神驅動力下,他們會做出有利於達成目標的明智選擇,做出的行為自然也會更有進取性,獲得學業和事業的成功,也就不難了。

同理心讓人幸福感強

除了在個人成就上有幫助,道德感和同理心強的孩子,能更少參與霸凌,極大程度地提升人際關係和社交能力,讓他們在友誼和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做得更好。

這很好理解,一個善於理解他人、感知他人感情的人,自然能給朋友和愛人給予更多切實有效的關懷,他們的人際關係也不會很差。

而人際關係的優質,已經被諸多研究證明,可以預示人的幸福感。

如果綜合上面關於「同理心強對一個人的影響」,我們就可以總結出:

道德感強、同理心強、理解他人、善於分享的人,不僅更容易獲得他人喜愛和尊重,而且更加懂得尊重他人,能夠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也就不容易失去友誼和愛情。

同時他們內心更加強大和成熟,不太容易陷入糟糕狀態。

而且,這種人自控力更強、自我驅動力更高,因此也就能在學業、事業上取得好的成就。

這樣看來,其實「道德感強」和「成就高遠」兩者,是可以相輔相成、同時兼得的。

歷史和研究也都證明,同理心是成為偉大領導者、創業者和管理者的關鍵因素。

有社會心理學家,對於各領域的長期掌權者做過研究,以探查為什麼有的人能順利升至高級管理職位,並獲得多數人的認可,成為一個有能力的領導。

結果發現,這些人都具有五大性格特徵:

外向(主動與人交往)、親和(合作、分享、付出)、盡責(專注於集體目標和規範)、情緒穩定(冷靜、全面),以及開放(接受他人的觀念和感受)。

相反地,什麼樣的人得不到權力和他人認可呢?

就是那些迴避社會交往、利用他人謀一己之利、忽視集體目標和規範、喜歡抱怨又心存戒備,以及不理會他人想法的人。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昔日美國總統林肯,就被形容「思維冷靜、想法實際,洞察力十足,傾聽所有人的聲音,與大家平等交談,重視每個人的建議」。

要知道,他出身於貧困家庭,身材瘦如竹竿,也沒有接受系統完整的教育,在身材相貌、學歷水平和階級地位中,沒有一項占優。

但他有高超的語言技巧,極強的溝通能力,他通過關注他人需求、提高集體利益來獲得權力,並通過以同理心贏得人心、鞏固集體利益來維持權力。

在中國,能夠長期獲得權力、維持權力的人,在同理心和道德感方面,也不會太差,也許你就聽過這樣那樣的故事。

所以,現在你應該知道了,僅僅期待孩子未來成功,而忽略對孩子的同理心培養,是遠遠不夠的,這無法讓他們走得更高更遠。

道德培養使集體更加高效

除了上一部分說的「道德培養對一個人的好處」,注重孩子的同理心提升、道德感加強,對於一個集體,也是好處不少。

早有研究指出,如果一個學校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適度進行美德教育和人格培養,那麼學生的學術成績更高、出勤率更高,同時管教問題更少、校園暴力更少,學生的毒品濫用也會更少,教學管理也更加高效。

這種學校的孩子,會感受到更多安全感,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同學善於尊重他人,擁有責任感和同情心。

如果舉個例子,用國民幸福感排名第一的丹麥,是最為恰當的案例。

丹麥人民的幸福度之所以最高,並非僅僅是因為國家有錢、氣候宜人,這與國家教育系統對孩子的同理心培養,是分不開的。

從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丹麥政府就會在學校實施各種各樣強制性項目,教會孩子關心他人、識別情緒,提升同理心和道德感。

在一個叫做Step by Step的項目中,老師會給孩子們展示表達不同表情的照片(悲傷、恐懼、生氣、失望、快樂等),然後孩子們會討論這些圖片,讀懂面部表情背後的真實情緒,並將合適的形容詞放在圖片旁邊,從而學習如何將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概念化。

同時,孩子們還會學習如何尊重他人,因為無論看到什麼表情,老師都會提醒孩子們,學會識別就已經足夠,不應該隨意評價這些表情,要學會尊重他人情緒。

在另一個叫做CAT-kit的項目中,孩子還會被引導學習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感覺和想法,過程也會用到各種情緒的圖片。

老師還會讓孩子們判斷情緒的激烈程度,並通過量詞表達自己的心情。

此外,孩子們又會被要求畫出家人、朋友、老師和陌生人,以便學會更好地理解他人,在關心自己熟悉的人同時,還能關心遙遠地區正在遭受厄運的陌生人。

那麼,丹麥教育者怎樣教會孩子與他人合作呢?他們會有意識地鼓勵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和不同優劣勢的孩子一起玩耍學習,比如成績好的孩子帶著成績差的孩子學習,害羞的孩子跟著開朗的孩子玩。

這個方式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需要在相處過程中一起合作、相互學習、彼此尊重,從而讓一個集體達到更好的狀態。

諸多研究表明,這種混齡學習的模式,能讓弱勢孩子迅速提升,優勢孩子也能通過幫助他人學習、講解相關題目,從而對知識理解更加深刻,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同時,習慣於幫助別人的孩子,還能更加敏銳地覺察到同學何時需要幫助,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同理心。

要知道,能把知識講解給別人,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並不容易,在識別他人需求的同時,給予有效幫助,這是讓一個人通用一生的好技能。

針對這種模式的研究也證實,孩子們通過合作學習,能從更深層次習得同理心,獲得滿足感和幸福感,他們的大腦也會在獲得滿足的同時,獲得更好的智力提升。

合作不僅使他人獲益,也讓自身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提升能力。

相信有意提升孩子同理心的家長,也能從丹麥的教育模式中獲得啟發。

如今的中國,可能還無法從政策層面上主導如此人性化、針對性的教育,但在家庭教育的環節,家長可以有意識地進行相關培養。

同理心培養,使家庭更和諧

說完了同理心對集體效率的提升,我們再來說對一個家庭的好處。

相信你已經理解,同理心強會使人更加親和,也更容易體察他人情緒,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樣就會幫助人們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衝突。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家長能夠在培養孩子同理心的同時,順便鍛鍊自己的耐心,提升自己關心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有了孩子以後,我發現了很多隱藏在自己性格深處的問題,比如缺乏耐心、略微冷血、有些自私(捂臉)。

親子關係這面照妖鏡,讓我看到了更加不完美的自己,也讓我意識到,如果不從自己這一環做出改變,將很難真切地教孩子做一個慷慨、熱心、善良的人。

畢竟,孩子會像海綿一樣吸收家長的言行,一個嘴上說一套、背後做一套的家長,必然會遭遇教育的滑鐵盧。

也有社會學家證實,成年人對孩子的影響,並非簡單的、單向的、線性的,而是複雜的、雙向的、螺旋的。

也就是說,在家庭這個複雜的動態環境中,不僅僅是父母教育孩子,孩子也在一點點影響父母,兩者在互相影響中,共同獲得道德和情感的發展。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家長會發現自己更柔軟、更敏感,也會發自內心地想為孩子做一個好人,從而獲得更高程度的同理心、犧牲能力和道德敏感性。

所以,我們也可以說,教育孩子,其實也在提升父母自己的道德修養。

當我們努力提高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那麼婚姻中的很多問題也就可以避免了,所以家庭和諧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這是一件雙贏的事。

學習成為一個好人,是一件持續一生的事情。

孩子提醒我們賞識他人、慷慨豁達,監督我們做事公平、誠實正直,也讓我們內心成熟強大,遇事鎮定不慌。

用一句雞湯來說,孩子讓父母成為更好的人。

相信你我都有同感。

結語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教孩子做一個好人?

因為做一個秉持道德、關愛他人的好人,只會讓我們擁有更好的性格、更高的成就,收穫更好的人緣,世俗點來說,還有更大的權力和更久的掌權。

教一個孩子成為好人,只會讓一個教育系統更加高效、更為人性,使一對父母更加柔軟、更加自律,家庭也愈加和諧。

用一句偉光正的話來說,這是一件讓整個社會都獲益的事情,只不過我們是通過科學研究來論證這個結果,相信會比雞湯更加有力。

不過,有的人可能會對於「教會孩子善良」這件事有所糾結,我知道你的疑慮在哪裡。

誠然,在中國,完完全全做一個好人,很可能是吃力不討好,或者有風險的一件事。

因為幫助他人而惹上麻煩,甚至丟掉性命的事件屢見不鮮,好心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訛上的事情,也令我們在他人需要幫助時遲疑再三,更不要說羅爾之輩利用群眾善良賺錢的醜惡之事了。

現在的社會,恪守道德有成本,做個好人有代價。

這也是為什麼,家長們在傳遞價值觀時有所糾結的原因。

到底應該教育孩子樂於助人,還是先教會孩子識別騙子和壞人呢?

當孩子受到欺負時,教他們以牙還牙很解氣,但也同時默許了孩子「你可以使用暴力」。

孩子尚且無法控制住行為,這種開綠燈很可能就讓他們習慣性使用暴力,正如很多國家不敢將安樂死合法化,因為人性在善惡之間跨越的尺度,你我從來無法估量。

在我看來,教會孩子基本的道德觀念、引導他們做一個大方向上的好人,是一定有必要的。

但同時,我們可以在他們年齡合適的時候,適度讓他們了解人性的醜惡之處,幫助他們學會識別騙術、覺察惡意。

同時,大事上為善,小事上謹慎;原則上守道德,底線上不作惡。

以最大誠意對他人和世界溫柔相待,以最惡揣測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如此以往,應該可以在確保孩子做好人的同時,不主動作惡,也不會輕易受傷。

至少未來我會這樣教育我的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