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販子:這家的門口沒大人,我們趕緊抱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誰|來|保|護|孩子

我們總說父母是保護孩子的第一和最後一道防線。

口號喊得響亮,而現實卻是父母的疏忽是孩子丟失的第一關鍵因素。

據兒童常見被拐手段所占比例統計顯示:

由於大人放鬆警惕,把孩子偷走的拐賣手段高達26.6%占據第一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絕大多數的家長會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告訴TA:

遠離陌生人

不和陌生人說話

不吃陌生人的東西

在一遍遍地灌輸這些常識之後,他們以為自己做好了兒童安全功課,於是,放鬆了腦海中「防拐」的那根弦,也忘記了孩子由於年齡、閱歷等因素而對危險的界定能力低弱

正因如此,很多家長會放任孩子單獨在家門口、在小區,甚至去附近超市玩耍。

而人販子恰恰抓住了這個時機下手...

(例如是這樣的!)

壞人拐騙孩子常用方法

NO.1

家門口

家長自認為家門口屬於自己的地盤,孩子發生危險的幾率太小,從而對家門口放鬆了警惕。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對於人販子來說,在孩子的家門口拐走小孩更容易。

常見作案手段

1、用糖果哄騙小孩跟自己走,或直接抱走;

2、變魔術,分散孩子注意力,把孩子引到別的地方抱走;

3、瞅準時機,等大人離開後下手;

4、相互協作,專門找被老人看管的小孩,一人抱孩子,一人堵住追來的老人。

NO.2

商場或超市

超市或商場長期人流量大,人販子混在人群當中,家長眼睛一時沒看住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帶走了。

常見作案手段

1、趁家長忙於挑選商品時抱走孩子;

2、家人一起逛超市,都以為對方會照料孩子,結果都沒注意,孩子就不見了;

3、孩子看到好玩的玩具或好吃的零食,滯留在某個區域沒跟上家長,趁機帶走孩子。

NO.3

公園

周末或節假日,家長都會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遊玩。

而在地形開闊,人流量大,且人聲嘈雜的公園也成為了人販子拐小孩選址的不二選擇。

常見作案手段

1、找話題和家長聊天,熟絡之後離開,找機會帶走小孩;

2、和孩子套近乎,引孩子離開家長視線,瞅準時機,抱走孩子;

3、孩子玩耍時沒注意走遠了,找不到家長,假裝帶孩子找家長。

NO.4

遊樂場

遊樂場是孩子最愛的地方之一,在這裡,除了各種遊樂設施,最多的就是孩子,人販子很容易得手。

常見作案手段

1、合夥作案,一個去搶孩子手裡的東西,等家長去追時,另一個抱走小孩;

2、拿玩具或零食吸引孩子的注意,讓其離開家長視線,然後將其帶走;

3、趁孩子獨自玩遊戲時,抱走孩子;

4、故意找孩子問路,當孩子帶路離開家長視線後,將其擄走。

NO.5

火車站

火車站是出了名的人群擁擠的地方,尤其是節假日或春運期間,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人販子比較喜歡。

常見作案手段

1、看家長大包小包時,假裝老鄉混熟,以幫忙看孩子為藉口帶走小孩;

2、在火車站人最擁擠的地方下手,比如進站安檢口、候車廳、出站口等,趁亂抱走小孩。

防拐攻略大盤點

教孩子謹防「中招」

兒童防拐,「預防針」要早打

面對人販子層出不窮的作案手段

做好以下幾點是關鍵

NO.1

帶不能行走的孩子出門,應把孩子抱在胸前,最好用專門的嬰兒背帶將孩子綁在身上;孩子能夠自行走路時,家長更要小心看護,尤其在人群擁擠的地方,切忌孩子離開視線範圍

NO.2

家長不要把孩子交給任何陌生人看管,尤其在火車站、汽車站等場所,謹防他人起歹念。

NO.3

從小訓練孩子牢記家庭住址、家長姓名和電話號碼,或學校地址、老師電話等信息,教會孩子獨自撥打電話;教育孩子如果在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與父母走失,不要驚慌哭泣,不要輕信陌生的「好心人」;教孩子辨識警察、軍人、保安等「穿制服」人員的外觀標識和特徵,養成向他們求助、求救的意識;

NO.4

給孩子佩戴一些有特徵或能反映身份信息的物品,教育孩子一旦被陌生人強行帶走要留下線索;通過講述拐賣兒童事例或防拐防騙故事,教育孩子提高警覺,牢記防騙常識;學校也應開展常態化防拐騙教育,通過模擬場景讓孩子掌握儘可能多的防拐騙方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販子拐騙招數大盤點

作者:育兒寶典 來源:育兒寶典 公眾號人販子拐騙招數大盤點,轉起來讓每個父母都知道那些人販子的騙術,不讓悲劇發生在我們身邊!未成年兒童心智不成熟、社會經驗不足,家長疏忽大意,易給拐賣兒童以可乘之...

你的孩子離誘拐有多遠?

「按照不同的統計數字,中國每年失蹤兒童不完全統計有20萬人左右,找回的大概只占0.1%。」——(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被拐的孩子很多,能找回來的很少!還記得電影《失孤》里劉德華長達15年的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