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小的時候您怎麼沒讓我學舞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女兒:「媽媽,我小的時候您怎麼沒讓我學舞蹈?」

媽媽:「我讓你學了,是你覺得太累了,不想學了!」

女兒:「我小時候什麼都不懂,可你懂啊!」

媽媽:.......

孩子小的時候可能不知道學習一項才藝有多重要,掌握一項技能需要付出多少!孩子學習舞蹈身體有些累、或者進度跟不上,可能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這時家長面臨兩種選擇:

第一種

幫助孩子選擇一項或幾項喜歡的才藝,堅持讓孩子學下去,讓孩子懂得做什麼事不能半途而廢,要想實現夢想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第二種

放任孩子的個性,孩子接觸一段時間後怕累,怕疼,就跟隨孩子的意願放棄,然後再選擇、再放棄。

並為她準備好諸如:她太累、她現在太小等等理由。

我並不贊成每一個孩子都去學舞蹈,只是希望如此犀利的對話,不要出現在母女之間,孩子需要關心,但不需要溺愛,學才藝需要天分,但更需要恆心!不管是什麼才藝,你堅持1年、3年、5年,你會慢慢看到孩子的成長,如果是孩子自己的選擇,就要想辦法讓他堅持下去,如果無法堅持,最終,或許會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

人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那如果人都嫌家貧了,是不是連XX都不如了。

近日,微博上的一段視頻火爆全網,一個女大學生畢業之後嫌自己家裡窮,沒有條件給自己買房買車,對父母惡語相向,稱自己的父母是人渣、垃圾…

這個事情厲害了,吃瓜群眾紛紛放下手上的瓜來摻和一嘴:

@ 1900哦002

你明明可以是一個完美的死胎,但父母千錯萬錯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了,不知道感恩還讓父母傷心,到底誰毀了誰,真是白眼狼孩子。

@

大學畢業父母給你買不起房和車,你特麼有手有腳不知道自己賺錢買?你都成年了,父母完全可以不管你了好嗎大姐。

腦子不清白搞不清楚狀況吧? 好學生怎麼了, 就你這心理和你這樣對父母, 我嚴肅地和你說, 你這個人不及格掛科了,麻煩重修。

@ 管啊呀

只想說一句:「任何人都沒有義務無條件的滿足誰」我也贊同網友的觀點「一巴掌拍不響,父母的教育關聯很大」。

@愛廢話的豆沙

坐看事情發展, 不能聽信媒體一家之言,畢竟可能不是全部的真相。

@ 騎豬上天山

罵就罵了,無所謂,然後找人來拍?還發布了?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媽媽有故事。

@ 小芹卓瑪Mia

人生而為人,就該有起碼的道德底線,而當這層底線被打破,我們該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變為可怕的人。

家庭教育無疑是其中之一,如果這個女孩從小就有吃苦精神,那她還會怨天尤人嗎?

所有她想得到的,都該通過自己的雙手獲得,而不是嫌棄父母,抱怨家庭,提到吃苦教育,前幾日,電視中有這樣一則新聞:

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有了工作。

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閒在家,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

對於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

這個節目播出後,很多家長陷入了深思,自己家裡有沒有這種潛在的危機?

小時候,老人們跟我們說:「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

就是說,孩子在小時候,吃一點苦、遭遇一些困難,是好事。

如果我們怕孩子吃苦,而承擔孩子的責任,雖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鬧和糾纏,卻剝奪了孩子培養良好品格和發展自我能力的機會,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

我們總說,現在的孩子不懂事。

可是,我們卻不知道,是因為我們保護得太好了,不讓他們懂事。

要想讓孩子從小明事理,能為他人著想,體諒父母,就應該從小讓孩子吃點苦,讓他們識得人間疾苦,懂得珍惜懂得體諒。

現在的孩子大都很聰明,但他們大部分最後都沒能獲得意料中的成功,原因就在於他們缺乏意志力,缺乏堅持到底的精神。

兒童和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基礎階段,父母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條件,對孩子開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

「吃苦」是一種心理承受力。

如何讓孩子吃苦,吃什麼樣的苦?搜集總結了以下幾點,和家長們分享。

1

父母要有讓孩子吃苦的意識

例如孩子學走路時,不要總是扶著他。

有心的父母可以發現,那些總是由父母扶著練習走路的孩子,學會走路所花的時間,比那些自己去練習走的孩子所花的時間要長。

孩子三歲,上街的時候就要讓他幫你提東西;

孩子到了五六歲,就要讓他掃地擦桌子,並告訴他如何節省用電,還可以教他們整理自己的房間;

孩子上學,告訴他們一些簡單的安全知識,要他們自己走路上學,放學自己回來,要他節約文具的開支;

孩子放學後,要他順便到菜場去買菜,以便減輕父母的壓力;

節日裡讓孩子洗洗馬桶,知道臭和髒是生活的一部分;

讓孩子干粗活和重活,知道父母需要他們照顧;

孩子上中學,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費,錢就這麼多,超支了只能挨餓。

鼓勵孩子參加公益活動,讓他們懂得奉獻的快樂;

培養孩子各種生活技能,讓他們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孩子十五歲左右,要他在家裡或到外面打工,鍛鍊自己,接觸社會,培養吃苦精神。

父母要捨得讓孩子去吃這些苦。

2

孩子要自立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在家裡,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掃自己的房間,清理自己的物品等。

學習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完成,心理上要獨立。

家長不能代替孩子去考慮問題。

要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能獨立思考問題,能有主見,從而為孩子以後的成功打下基礎。

3

父母主動與孩子一起吃苦

要知道,只知道享受的父母,是不可能培養出一個能「吃苦」的孩子的。

所以,父母可以與孩子參加晨跑,參加體育運動,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遊,這樣可以增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同樣讓孩子得到了鍛鍊。

吃苦的能力,來自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來自一件件沒有妥協退讓的小事情。

比如,天氣很冷,孩子今天不打算去幼兒園。

父母不遷就孩子,頂著寒風帶著孩子去幼兒園。

烈日炎炎,晚上回家很累了,父母會和孩子像平常一樣去沖涼,而不是倒頭便睡。

孩子和父母跑步,再有十幾米就要到達預定的終點了,孩子喘著氣不想再跑。

父母鼓勵著孩子,一起奔到終點。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在鍛鍊磨礪著孩子,使他們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使他們能吃苦。

越是愛護孩子,就越要加強他的「吃苦」教育。

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罪,才是真正的愛護與負責。

4

生活點滴積累吃苦能力

能吃苦來自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來自一件件沒有妥協退讓的小事情。

比如,當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不願起床的時候;當孩子難以完成一件手工製作的時候;當孩子跳繩跳到最後筋疲力盡的時候;當孩子正在完成份內的家務活,小夥伴來找他出去玩的時候;當孩子感冒發燒的時候,都是鍛鍊吃苦的場合。

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父母、家人的鼓勵、誘導和鞭策。

要求孩子堅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要求孩子堅持與困難作鬥爭。

實際上,吃苦的精神就來自這最後的咬牙堅持之中。

對孩子的吃苦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虎媽」、「狼爸」、「鷹爸」不足學。

父母需先估量孩子吃苦之力而後才行吃苦之教,需尊重孩子意願而不強迫命令,需身體力行發揮榜樣的作用而不能只動嘴不動手。

5

需持之以恆而不可一曝十寒

人生漫長的路要靠他(她)自己走,困難也得靠他(她)自己解決。

尤其是男孩,對一個未來的男人來說,吃苦耐勞是他的立世之本,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他註定難以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

讓孩子吃點苦,受點折騰,是為他們將來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穩順暢作加油充氣、儲能蓄勢的準備,讓他們踏入社會後,在風雨人生中,充分實現自身價值。

為人父母,不僅僅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和無條件地愛,更要有為之謀劃深遠的智慧。

要知愛需要自由的空氣,需要放手的勇氣。

從長計議,看長遠些,因為你陪伴的是孩子的一陣子,而不是一輩子,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不要等到一切都無事於補的時候,才後悔明白得太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