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人生第一個叛逆期,媽媽必須知道的5個套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麻麻都發現,自家寶寶到了一歲多快兩歲的時候,一下子變得不聽話了,分分鐘從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天使」變成一個恨不得朝TA屁股拍兩巴掌的「小惡魔」。
可怕的兩歲: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
這一時期,寶寶的行為通常表現為:1、拒絕父母的要求;2、和父母唱反調;3、不理睬父母;4、不要父母摟抱,不和父母親熱;5、不呆在父母身邊,從父母身邊跑開。
從寶寶一歲開始,這些事情就時有發生,在兩歲左右更加頻繁和激烈。
這是因為他們的語言功能沒有發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執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詞彙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所以,麻麻們會感覺,寶寶是和故意她們對著幹。
孩子的否定行為表明孩子開始產生自主意識,試圖了解周圍的環境,建立自己的好惡觀念,表達個人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表現為孩子對家長的話說「不」。
雖然孩子有「自我主張」是一件積極的事情,如果家長處理不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趁著年底,童姐給大家整理出來5條最實用、最有效的應對叛逆期寶寶的套路。
寶媽們趕緊做筆記,隨時在和寶寶們鬥智鬥勇的時候用起來。
第一招:給寶寶做選擇題
不知道吃啥
寶寶在鬧脾氣的時候,麻麻們通常都是耐下性子,用商量的語氣和寶寶說:
我們去吃飯好不好?
我們一起刷牙好不好?
毫無疑問,寶寶肯定會回答「不好!」。
接著麻麻們又會開始發脾氣或者講道理,那寶寶會更聽不進去。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選擇方式,給他兩個選擇!
你想吃米飯還是麵條?
你想穿這件小熊的衣服,還是有小兔子的衣服?
寶寶就這樣很easy地被你繞進去了。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另一方面讓孩子覺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
第二招:轉移注意力
這個階段的寶寶,轉移注意力對他們而言還是非常有效的!麻麻們如果能善用轉移注意力大法,一定會輕鬆很多。
寶寶晚上哭著喊著不要刷牙,這時候麻麻們千萬不要和寶寶對著幹,只需要在給寶寶刷牙的時候,戲份很足地拿著一把大人的牙刷給寶寶:「來,我們一起給爸爸刷牙吧!」
寶寶馬上來了興趣,注意力一轉移,寶媽這時候再給他刷牙就容易多了。
第三招: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下班回到家,看到客廳像颱風過境一樣,畫本能被撕成一頁一頁的,玩具扔得到處都是。
麻麻們一生氣,命令口吻的話就拋出來了:
相信我,這話對於一個兩歲正處於叛逆期的寶寶完全不起作用。
不如,牽著寶寶的手,指著地上的玩具:「我們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吧。
」
放棄命令的口吻,多用「我們一起______吧!」句式。
和寶寶一起收納玩具,把這件事變成一種趣事,而不是令寶寶覺得是一種懲罰。
多試幾次,寶寶自然就開始學會自己收納玩具了。
別問童姐是怎麼知道的,都是血淚的教訓。
第四招:適當地給寶寶一點盼頭
當寶寶哭鬧著不肯睡覺的時候,你是不是在用責備的語氣喝斥他呢?
「你看看,都幾點了!還不睡覺!」
結果寶寶鬧得更凶了。
這時候,不妨用寶寶喜歡做的事吸引他。
「我們一起玩大灰狼和小紅帽的遊戲吧!蓋好被子哦,被子是保護我們的……」
「媽媽放蟲蟲飛給你聽。
在奶奶那就聽不到你最喜歡的小姐姐唱的蟲蟲飛哦。
」
小傢伙略一掙扎,乖乖就範了。
第五招:堅守原則
這一時期的寶寶,其實每天的主要「工作」都在不停地「試探」大人。
寶寶通過不斷地對外界作出一些嘗試,想知道其他人的反應是什麼。
他們會這樣想:「如果我就是不穿鞋會怎麼樣呢?」
當發現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每件東西都能夠得到,寶寶就會頻繁地大發脾氣和哭鬧。
這時候,麻麻們一定要冷靜下來,正確地引導寶寶的行為,幫助寶寶控制情緒,該堅持的原則一定要堅持。
如果他打人,那麼就教導他用語言來表達他的氣憤,而且要向孩子解釋:「我們不打人,打人會使別人受傷的。
」
寶寶發脾氣的時候,麻麻們可以冷處理,不理睬他的哭鬧和發脾氣,但不能妥協。
這個時候,一定要呆在孩子的附近,直到孩子不再哭鬧為止,然後再給他講道理。
不主張處罰孩子,也不要讓孩子獨自呆在房間裡悔過,可以把哭鬧的孩子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使他慢慢平靜下來。
更多實戰育兒經,請關注 孩子王官方微信,點擊菜單精選分享可查看。
寶寶脾氣一來就滿地打滾,寶媽們這幾招治治他
有些寶寶總是任性,稍有不順心,不如意就亂發脾氣,這是很讓育兒寶媽們煩心的,生活中如何能防止寶寶亂發脾氣呢,看看幾點建議吧!1、預防發生並想好對策事先琢磨好相應的對策,是保證寶貝失去控制時儘快扭轉...
寶寶一不順心就哭鬧不止,咋辦?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小孩子太嬌慣了,一不順心就又哭又鬧,要求得不到滿足也是哭起來沒玩沒了的。真是受不了,但往往最後妥協的都是大人。那麼到底該怎麼應對孩子的哭鬧呢?怎樣才能讓情緒化的孩子安靜下來?應不...
孩子發脾氣的定義 如何改善
孩子發脾氣的定義是什麼呢?發脾氣是指兒童在受到挫折後哭叫吵鬧的現象。在各年齡階段均可出現,以幼兒期和學齡前期更為常見。該行為的發生與兒童的素質及所受的教育有關。困難氣質兒童易於出現這種現象。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