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外,女主內"這句話傳了多久,就騙了多少女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小到大,無論是電視劇還是生活,聽的最多的就是「男主外,女主內」,你們知道這話造成了多少家庭的悲劇嗎?

不只是這一代悲劇,上一代,下一代都可能再重寫歷史。

這兩天有個話題上了熱搜,網易考拉海購專門針對「喪偶式育兒」髮妻了一次深度的網絡用戶調查,有個媽媽說,我想讓他幫忙帶一下嗷嗷待哺的寶寶時,剛20分鐘他就受不了大喊「好累啊」!

有個網友說的好,什麼叫幫忙帶?不是自己的兒子麼?

我們的觀念里,似乎一隻都默認了這句話,男主外,女主內。

所以!如果有一天丈夫幫了家裡的忙,這絕對是要給自己加分的,就像談戀愛,如果男人專一不出軌,就認為這個是絕世好男人了,可是專一不出軌,難道不是一段感情里最基本的要求麼?

記得在網上看見一個很火的話題,說的是一個日本丈夫一個月給妻子留下11萬家用,半年沒踏入家門,無數的女人在下面留言,拿錢回來,十年不回家都行啊、

我們這個社會,真實的越活越糟糕。

在古代,為了保證家庭穩定而定製的明確分工體系:男主外,男人只要負責養家,掙錢;女主內,女人只要負責照顧家。

那時候,丈夫拿錢回家少了,是要被女人罵街的!

可是到了現在,有幾個男人能拍著胸脯說,靠我自己,就能養家?養不了你還要打我不成?別說男人沒訥訥公里養家會被老婆打了,女人話自己掙的錢買一套高檔點的化妝品都會被婆家念叨不會過日子。

何其可悲!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小學老師問學生,什麼是父愛如山?

學生的回答:父愛如山就是不管媽媽有多忙,爸爸永遠都窩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穩如泰山,竟然還有孩子說爸爸就像一隻白天的貓,媽媽罵一句,動一下。

每天學生回家,看見的畫面就是:爸爸重複問:老婆,今天中午(晚上)吃什麼?媳婦,我的衣服(襪子,領帶,剃鬚刀)在哪裡,還經常問:兒,你媽呢,哪去了,怎麼又不做飯?

中國人的感情模式就是在找媽,小時候被媽媽照顧,長大被老婆照顧;本應成為家庭頂樑柱的男人,長大後卻不知道該如何給婚姻和家庭做有力的支撐,只是會用「工作忙」作為藉口一次次逃避自己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同時,還錯誤地估計自己對家庭的貢獻(要真的每個月拿出幾萬塊家用,估計老婆都不需要你)。

仔細想想,這就是一場可怕的因果循環,巨嬰爸爸,造成女人對孩子無條件付出,卻沒有得到爸爸的認可和協助,孤獨感更強,對孩子就更加孤注一擲地愛,藉此轉移喪偶式婚姻帶來的失落感。

「巨嬰」不斷的出現,周而復始,在中國,形成了無限的死循環。

這兩天有個孕婦在坐月子期間死了,她爸就特別生氣去找女婿吵架,老了老了,喪女又喪孫,一屍兩命。

可如果一個爸爸能多陪陪女兒,身體力行地告訴她,什麼才是一個合格丈夫和爸爸的標準,也不至於女兒眼瞎又找個隱形爸爸和丈夫吧。

我認識一個小姑娘,十五歲跟一個三十五歲的男人談戀愛,她爸氣得瘋了,小姑娘還很淡定回了她爸一句,小時候你去哪了?

我以前說過,小時候沒有爸爸的女孩,你就不要怪她以後找個爸爸,中國的爸爸們,前半生越偷懶,後半生後悔的就是你。

「當你躺在床上看手機,人為屏蔽了和孩子的聯繫,不久之後,你將收穫和你同款姿勢躺在床上玩手機的少年。

當你的孩子興致勃勃地和你講訴今天發生的趣事,你冷冰冰地打斷孩子的話,轉而看向電腦或電視,不久以後你將收穫一個電視控的孩子,思想不集中,上課開小差,成績不優秀。

當你的孩子需要你陪她出去運動,你拒絕了,理由是你要加班、陪客戶,她會覺得錢比她更重要,你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是一個性情冷漠、利益至上的工作狂。

這個世界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不陪孩子的父親,這一代的因,遲早變成下一代的果。

久而久之,在家庭和育兒中,爸爸的存在感就變得特別低。

我有好多當了爸爸的朋友,會集體抱怨一句話:反正做不做都會被念叨,而且做多錯多,不如就不做唄!

這樣沒有存在感的隱形爸爸,有時候並不是男人自己的選擇,反而有可能是被媽媽一點點推出去的!

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中有一段台詞:

「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

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不要讓自己孤獨的最好方式,並不是由著老公一步步變成巨嬰,而是,把他當做一個孩子一樣,去幫助他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