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疫苗接種流程有哪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讀】新生兒自身的免疫功能不完善,從母體從帶出來的抗體也會因各種因素逐漸減少,因此寶寶自出生開始,就需要進行疫苗接種。
接種疫苗後的寶寶患這些傳染病的幾率是小之又小。
那麼寶寶疫苗接種流程是怎樣的呢?爸爸媽媽又該如何根據寶寶疫苗接種流程給寶寶安排接種疫苗?一起來了解下。
疫苗
寶寶疫苗接種流程
寶寶在出生之後就要開始進行各種疫苗的注射,之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定期接種疫苗。
以下是接種疫苗種類及時間安排:
一類計劃免疫:
1、卡介苗在小兒出生時注射1針。
2、脊髓灰質炎疫苗共接種三次,第一次接種在小兒2個月的時候,3、4個月各注射一次。
3、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共接種三次,第一次接種在小兒3個月的時候,4、5個月各注射一次。
4、麻疹疫苗第一次接種是在小兒8個月的時候,到1歲時複種,在6-7歲、12-13歲和18-19歲各加強一次。
5、B肝疫苗共接種三次,在小兒出生時、1個月和6個月時各接種一次。
6、流腦疫苗和乙腦疫苗都是在小兒出生6個月時接種,到1歲時加強。
二、二類選擇性疫苗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3周歲注射1針次,6、9周歲各加強一針。
無細胞白百破:可替代全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程序同全細胞百白破疫苗。
麻風腮:1.5-2周歲注射一針,基礎免疫後4年加強1針。
A肝減毒活疫苗:A肝減毒活疫苗接種時間是2歲時注射1針,4年後加強1針。
A肝滅活疫苗:1-16歲接種2針,間隔6個月,16歲以上接種1針。
甲B肝:16歲以上兒童接種
水痘:1-12歲接種1針次。
流感:1-3周歲每年注射2針,間隔1個月。
3周歲以上每年接種1次即可
HIB:預防肺炎和腦膜炎的,進口的要四針,反應也比較小。
2、4、6月齡各注射一次,12月齡以上接種一針即可。
最好第15個月去打,一針就OK。
...
為什麼寶寶要接種疫苗
寶寶自出生後,自身帶有一定的抗體,這是從母體中帶出來的。
這種抗體會在寶寶出生後的6個月內幫助寶寶預防一些傳染病的發生,起到暫時性免疫的作用。
但是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環境因素以及餵養的食物,都會影響到寶寶體內的抗體,使得寶寶對外界疾病的抵抗力也越發減弱。
而一些傳染性較強的疾病,如B肝、脊髓灰質炎,對人體的危害是極大的,如果寶寶患上這些疾病,即便治癒了也是會留下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接種疫苗的最大的作用就在於幫助寶寶產生抗體,使得病菌在浸入身體後自動產生相應的抗體來抵禦病菌,避免寶寶感染到這些疾病。
當寶寶免疫後患上該疾病,病情也不會太過嚴重,治療後也不會給寶寶健康造成威脅。
寶寶該如何接種疫苗
從寶寶出生,各種疫苗接種隨之而來,數一數寶寶需要接種的疫苗多達四十多項,真的有必要嗎?
專家指出,如今用於預防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疫苗越來越多,根據衛生部門規定的計劃免疫中,新生兒在1歲內須完成5種疫苗的接種,即通常所指的一類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質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類毒素混合製劑、麻疹減毒疫苗和B肝疫苗。
之後,根據不同的地區和疾病流行季節,可以進行二類疫苗的選擇性接種,如乙型腦炎疫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流感疫苗、A型肝炎病毒疫苗等。
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一類疫苗是由政府主導的免費接種疫苗,二類疫苗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性接種,沒有必要「流水席式」地完成每一種疫苗的接種。
通常情況下,一人一次最多可以打兩針疫苗,而且應當打在不同的胳膊上。
同一天在同一隻胳膊上打兩種以上疫苗應該絕對禁止。
並且,在給寶寶接種疫苗之前,需要先諮詢有關醫生自家寶寶是否有必要或者是否可以進行接種。
給寶寶接種疫苗要注意什麼
在接種疫苗的時候,如果寶寶有發熱或者其他一些特殊情況的,是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關疫苗接種的。
另外,在給寶寶接種疫苗時還需要注意下面這些事項!
1、先了解自家寶寶的健康狀況。
寶寶近幾天是否接觸過有傳染病的人,有沒有發熱、拉肚子、咳嗽等症狀,這些問題在給寶寶接種前都需要告訴醫生,作為能否進行預防接種的參考,以免造成反效果。
2、查看寶寶有無禁忌症和過敏史。
心臟疾患、肝腎疾病、活動性肺結核、皮膚化膿性疾病、急性傳染病以及有過敏史、驚厥史等都屬不能進行預防接種的範疇。
此外,如果寶寶正在接受皮質激素、放射治療或抗代謝藥物治療也應推遲接種時間。
3、需詳細了解要接種的疫苗。
接種前,父母不但要事先準備好《預防接種證》以便讓醫生憑證接種,而且自己也要了解接種的是什麼疫苗。
如果寶寶在上次接種這種疫苗後出現過一些嚴重的不良反應,或出現過敏反應,都要告訴醫生,看這次能不能再接種這種疫苗。
4、接種前的護理。
在接種前,爸爸媽媽要讓寶寶吃好睡好好,以免影響到接種時的狀態。
另外,還要給寶寶洗澡或洗凈手臂,如果天氣較冷,要換上柔軟寬大的內衣,不僅注射時捲袖子方便,也可避免內衣摩擦針眼處的皮膚。
寶寶接種疫苗後要怎麼護理
在給寶寶進行疫苗接種後,寶寶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最常見的就是接種部位的疼痛和紅腫,這種情況一般會持續1-2天,爸爸媽媽們無需太過在意。
如果寶寶出現下面這些反應時,就要特別注意了。
1、輕度到中度的發熱,部分可伴有頭暈、噁心、乏力等。
這時候爸爸媽媽們需要注意時刻監測寶寶的體溫,當體溫超過38℃時需用藥物退熱,同時注意給寶寶多喝水,以及保暖。
2、輕度皮疹。
在接種後數小時或數日內身體局部有可能出現皮疹現象,一般2天後會自行緩解,如症狀沒有明顯改善,可由醫生進行對症治療。
3、如果有嚴重的過敏反應、高燒或異常的頭痛時,就需要特別注意了。
這些反應無論是注射任何疫苗都不該有的現象,需及時諮詢有關醫生。
4、打預防針後,要讓寶寶多喝溫開水;飲食照常,不必忌口,可適當增加魚、蛋、瘦肉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
5、注射疫苗當天不要洗澡,不要進行劇烈運動,注射部位保持皮膚清潔,不要讓他抓到。
6、注意觀察,如果反應加重,出現高燒不退、紅腫不消、活動力減弱、食慾降低等,應請醫生處理。
中國母嬰健康成長萬里行成都站: 兒童保健科專家王紅和您聊聊寶寶接種疫苗的那些事兒
中國母嬰健康成長萬里行 該活動一項健康大工程,專注於0-3歲寶寶健康發展,活動聯合百餘位母嬰行業頂級專家開展20場線下大講堂,活動攜手貝舒樂、Culturelle(康萃樂)、Blueair(博露...
兒童疫苗接種超全攻略手冊,家長們可以看看,很實用!
今天帶孩子去打疫苗接種,在等待孩子接種這半個鐘,我聽到寶爸寶媽問醫生最多的話是:醫生,孩子為什麼要打疫苗接種呀?醫生,沒有帶疫苗接種證可以打針嗎?醫生,孩子感冒可以打疫苗接種嗎?
新生兒免費接種疫苗可預防12種疾病 疫苗接種時間表
導語:前段時間的疫苗風波,讓不少家長談疫苗色變。但是,疫苗接種還是很有必要的,醫生提醒正確看待疫苗接種,目前新生兒免費接種疫苗可預防12種疾病。前段時間的疫苗風波,讓不少家長談疫苗色變。近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