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的這四個動作,都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孩子是很需要安全感的,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因為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對於孩子的健康和教育之中,所以就會忽視對孩子內心安全感的重視。

但小時候是否缺乏安全感對於擁有健康積極的心理是有很大影響的。

寶媽在以前照顧孩子的時候沒有重視這個問題,從現在起就得抓好這個關鍵東西了。

寶寶在兩歲左右時,如果出現這四種行為中的任一種,就說明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了。

1、喜歡抱著玩具睡

寶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必須抱著玩具睡覺或者需要把玩具放在床上才能睡著的話,那就說明孩子對於晚上睡覺這件事情是恐懼的,需要爸爸媽媽給自己關懷來增加內心的安全感。

兩歲左右正是一個孩子想像力發展的最佳時期,所以他可能會幻想晚上睡覺的時候有些怪物或者怪獸從床底下或者窗外跑進來傷害自己。

因此需要把玩具放在床邊阻擋或者抱在懷裡來增加安全感。

寶媽發現寶寶的這種行為就要及時疏導並且給孩子足夠的關愛。

2、逃避大人的眼神

這種情況尤其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更加常見,其實孩子在犯錯之後,可以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時候當意識到自己可能和爸爸媽媽眼神相撞的時候,就會覺得尷尬,所以就會自然的有躲避大人眼神的表現。

在發現孩子有這種表現之後家長不要置之不理,要及時的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行為錯在哪裡並給與教育和指導。

不然如果家長一直不對某件事情發表看法的話,那孩子就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因為這件事情存在自卑感,不利於正常生長發育。

3、用東西遮住臉

一般孩子在接觸新的環境或者新的人時,難免會出現用一件東西去遮住臉的行為,這往往是因為面對陌生的人和事物自己不熟悉,所以就想要借這個行為來遮掩自己。

這也是孩子內心缺乏安全的一種表現,家長要注意和孩子及時的溝通以及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

4、莫名暴躁

如果孩子在一段時間內經常發生莫名其妙發脾氣、摔東西的行為,那這就代表著孩子的內心也是缺乏安全感了。

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不能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有時候心裡不舒服或者是想要引起關注的時候,就會自然的用自己所認為的合適的方式來發解情緒,而孩子所能想起的直接的方式就是發脾氣,摔東西。

孩子的安全感是否缺乏和大人的行為以及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要密切注意這一點,內心安全感充足才能幫助孩子養成更好的性格和更好的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咪心事:2歲寶寶為何一定要讓我陪著睡?

寶寶到了2歲左右,自我意識就開始逐漸發展了。此時的他們,內心較敏感,容易被外界的細小變化所影響,更加需要家長的陪伴與關懷。一聽說爸爸媽媽要去上班,或者半夜醒來的時候看不見大人,就會哭鬧個不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