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美術教育究竟培養孩子什麼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家長送孩子去學習畫畫,但無奈大多數家長對於少兒美術教育並不了解,盲目跟風,把兒童美術教育變成過渡和模糊的投資對象,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坐不住,就去學美術,可是家長們了解少兒的美術教育究竟是培養孩子什麼呢?其實正說明對於兒童美術存在著諸多誤區!這可能是我們每一位學畫兒童家長最關心的一個話題。

1、過分強調繪畫技巧,輕視想像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畫的畫不實際或者不符合自己心中的標準,就片面的認為孩子沒有天賦不適合畫畫,實際上孩子的作品在成人思維中缺乏理解,家長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賞,從而忽視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興趣的培養。

2、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作品

生活中,孩子時常被要求畫畫一定要「像」。

橫要平,豎要直,把畫得「像」與「不像」作為學畫的終極標準。

時常會聽到家長對孩子的作品說「你今天畫的斑馬真像」「你怎麼和老師畫的不像呢」之類的話,這樣子會導致孩子膽子越來越小不敢畫,從而變得性格越來越內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3、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很多家長喜歡讓孩子去臨摹一些。

這種粗暴的行為其實會扼殺孩子的想像力,無異於是剝奪了孩子個體經驗和創造的權利。

只有充滿想像力的作品才是有靈魂的,才是孩子內心的寫照。

成年人的作品,習慣於用自己已有的經驗知識影響孩子的思維,這會讓孩子形成定式思維。

家長看到孩子把蘋果塗成藍色就硬要孩子改成紅色,看到魚畫在天上,就告訴孩子魚應該畫在水裡。

4、拔苗助長

部分家長曾問我:「老師,我們的孩子現在為什麼不學素描,畫石膏像,學油畫,早起步早學會!」家長們對孩子教育的迫切希望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想法違背了幼兒自身的發展規律,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

幼兒美術介於遊戲和心理表現之間,孩子們在學畫中鍛鍊手、眼、腦的和諧統一,開發智力,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勇於探索的精神。


兒童手握鉛筆自如地一筆一划地寫字,往往要到6—7歲才能做到,幼兒期孩子的手部小肌肉還無法靈活控制畫筆進行精細的素描活動,也無法準確畫出石膏大小的比例,讓幼兒進行這些高難度的訓練,只會給幼兒造成消極的情緒體驗,挫傷幼兒的繪畫興趣,無異於拔苗助長。

兒童畫是一塊神奇的凈土,這裡寄託了孩子們全部的愛,讓他們在這塊凈土上發現自我,展現自我。

讓幼兒美術教育走出誤區,讓兒童畫這發自心靈的閃光為幼兒開啟藝術生命和人類智慧之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