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這六種危險的溺愛方式千萬不要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溺愛孩子的案例屢見不鮮,孩孩優小迪一下為大家歸納的六種溺愛方式,也許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中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

孩孩優小迪建議家長要以科學的愛,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父母溺愛孩子表現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於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父母溺愛孩子表現2、祈求央告

例如邊哄邊求孩子吃飯睡覺,答應給孩子講3個故事才把飯吃完。

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父母溺愛孩子表現3、包辦代替

我曾問一些媽媽,要不要求孩子勞動,有的竟說:「我疼都來不及,還忍心讓孩子勞動?」也有的說:「叫『小東西』做事更麻煩,還不如我幫他做了。

」所以三四歲的孩子還要餵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幹、上進的孩子。

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父母溺愛孩子表現4、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

摔跤以後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

後來為什麼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

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父母溺愛孩子表現5、剝奪獨立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別的小朋友玩。

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摟抱著睡,偎依著坐,馱在背上走;含在嘴裡怕融化,吐出來怕飛走。

這樣的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養成依賴心理,還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裡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造成嚴重性格缺陷。

父母溺愛孩子表現6、當面袒護

孩孩優小迪發現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

」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知名教育家李彥芳認為,這樣的孩子當然是「教不了」啦!因為他全無是非觀念,而且時時有「保護傘」和「避難所」,孩孩優小迪認為這會使孩子的性格扭曲,也很有可能造成家庭的不和睦。

更多內容請關注孩孩優官方微信:孩孩優(hhy_co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慣子如殺子,何為慣

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如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以下10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一起來看看哪些屬於「溺愛」呢?

父母課堂斷送孩子前程的10種溺愛方式

點擊上方「金張掖婦女」可以訂閱哦!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如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

有害孩子身心的10種溺愛形式

(一) 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