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男孩成長為男人,用對方法很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學三年級的手工課上,一個瘦弱的男生扭捏的走到老師身邊,晃了一圈,老師問他:你還需要什麼材料嗎?(手工課堂上,可以隨時添加耗材),男生低頭小聲嘀咕了一句,老師沒有聽清楚,又問了一遍「要什麼?」男生不聲不響的又回去了,老師正想走過去追問一下,同組的另一名同學走過來,大聲和老師說清楚需要的材料,領了新的材料回組開始繼續完成自己組的作品。

這是課堂上真實發生的一幕,據老師觀察,第一個靦腆的男生在組裡與其它同學交流時也是略顯羞澀。


上面的情況,大多數人會覺得應該是發生在女孩身上的一幕,可為什麼還是會發生在男孩子身上呢,也許可以從《養育男孩》一書中找到答案。

《養育男孩》是澳大利亞著名家庭問題專家、育兒類暢銷書作家史蒂夫·比達爾夫的暢銷書,該書從男孩的生理特徵開始講解,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男孩的生長特點,以及不同階段男孩的教育目標,對一些教育方式方法進行了闡述。

例如本文開始提到的關於有的男孩子表現出來的不夠勇敢、性格較為怯懦、表現出一定的女孩性格等等,其實都與男孩在小的時候父母的養育方式有很大關係。

在嬰幼兒階段,人們容易忽略男孩與女孩的差異,作者從生理變化視角來分析男孩子的養育過程與方法。

對於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一些性格特徵,曾經被認為是天生的,但實際上有很多因素是父母在不同階段養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造成。

書中明確的提出了在不同時期,男孩對父母需求的不同,有些是不言而喻的,而有些是平時及其容易被忽略的。

成長初期,媽媽對待孩子的方式很重要

孩子在成長初期階段,對媽媽的呵護與關懷十分敏感,不同的方式會對孩子未來的成長產生不一樣的影響。

例如,無論是孩子在嗷嗷待哺期的哭泣,還是在成長到一歲左右時的哭泣,都需要媽媽的擁抱來構建安全信息通道,雖然有的條件反射理論說,孩子笑的時候再抱,會減少孩子哭泣的時間與頻率,但同時,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全感,這種感覺會伴隨孩子一生的成長過程。

在書中,列舉大量案例對媽媽在男孩幼兒時期的養育進行了闡述,不難看出,在培養孩子時不僅要關注短期效果,而且也應該關注孩子內心情感構建與成長過程。

在孩子青少年時期,爸爸的陪伴是建立男孩性格的關鍵

爸爸是家裡的一棵大樹,爸爸是男孩最容易模仿的榜樣,男孩子尤其需要有榜樣來效仿提升自己的性格與能力,所以,爸爸在男孩性格成熟期的養育方式很重要。

現狀中,多數家庭是以媽媽的養育為主,即便在男孩子開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青少年時期,也經常有細心的媽媽陪伴,這樣會使得男孩子在後期的成長過程中,遇到事情時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男人與女人的處理問題方式與思維習慣是不同的,如果希望男孩子長大後可以成長為成熟有魅力的男子漢,那麼爸爸需要在孩子性格逐漸成熟的階段,及時加入陪伴與教育行列,與男孩子進行深入交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屬於男孩應有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這樣男孩在處理問題時才會更穩健,長大以後才更有機會成為有擔當的男子漢。

就這一點來說,書中做到了有理有據的論證、並能夠詳實的介紹在養育過程中,媽媽和爸爸的不同,使得閱讀者更容易理解和體會養育男孩的觀點與方法。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爸爸與媽媽的共同參與

說到底,很多生理性因素決定了男孩成長不同階段接受知識信息的不同特點與方式,一個家庭中,爸爸媽媽的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的成長更加完整。

《養育男孩》這本書,從家庭觀念出發,分別闡釋了爸爸媽媽在教育中的作用與重要性,同時,也讓更多的閱讀者對於家庭教育產生了新的認識,要想讓一個孩子茁壯健康的成長,離不開家庭中任何一個成員的努力。

當然,作者是澳洲人,引入討論的背景也是西方文化和教育,不過,從一個側面也可以反映出在傳統教育方式中,對男孩的教育過程所忽視的一些方面,教育本身不是公式,無法設定規範的公式與規則,但可以借鑑豐富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幫助孩子們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所以,在這裡多借鑑與參考,會利於男孩子的正向培養,讓男孩子更像男人一樣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想讓男孩成長為男人,用對方法很重要

小學三年級的手工課上,一個瘦弱的男生扭捏的走到老師身邊,晃了一圈,老師問他:你還需要什麼材料嗎?(手工課堂上,可以隨時添加耗材),男生低頭小聲嘀咕了一句,老師沒有聽清楚,又問了一遍「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