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姥姥的區別,只有女人能體會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泡泡媽

親子閱讀資深達人,喜歡講故事、寫故事,為不同年齡的孩子們推薦最合適的繪本故事。

熱衷分享閱讀心得,啟發兒童心靈成長,是媽媽們育兒路上的溫暖陪伴。

晚飯後,泡媽在樓下散步,遇到小賣部的老闆娘,老闆娘很興奮地跟我們說:「我女兒懷孕了,我要做姥姥了!」大家聽了也很替她高興。

但她有點擔心地說:「我女兒孕吐有點嚴重,這幾天吃什麼就吐什麼,不知道是不是飯菜吃不慣,我得去照顧她幾天,所以這兩天我們小賣部可能要暫停營業了,大家要見諒呀。

」說完,就開始向其他人討教緩解孕吐的秘方。

現在80、90後有了娃,姥姥幫忙帶的也不少,她們明白,如果自己不幫忙的話,最辛苦的還是女兒。

奶奶和姥姥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同一件事,奶奶是從孫子孫女的角度出發,而姥姥則從自己女兒的角度出發。

懷孕篇

姥姥:你從懷孕就胃口不好,現在更是臉色蠟黃,有什麼想吃的,儘管告訴我,媽給你做好吃的,千萬不能委屈了自己的身體。

奶奶:你現在不是一個人,要多吃點,我給你準備的都是有營養的,對孩子好,吃不下也得努力吃!

姥姥:預產期什麼時候呀?回答:「七月份。

」怎麼趕在這個時候,坐月子太熱了,受罪呀!

奶奶:這個時候好呀,我孫子不容易著涼,入學也剛剛好,不錯!

分娩篇

姥姥:閨女怎麼還沒出來,千萬不能有事啊。

奶奶:我孫子出來了嗎?男孩女孩呀?真是急死人......

醫生從產房出來的那一刻

奶奶問醫生:「大夫,是男孩還是女孩呀?」

姥姥問醫生:「大夫,我閨女沒事吧?」

生產後

奶奶跟著護士去看孩子。

姥姥第一時間衝進產房看看女兒的情況。

奶奶:我就這麼一個寶貝孫子,吃的穿的都要最好的。

姥姥:我給孩子做了件衣裳,雖然款式不是最新的但布料都是最好的,穿著暖和、舒服。

坐月子篇

奶奶:需要什麼你叫我一聲,我先去看看我的寶貝孫子。

姥姥:你千萬不能下床、不能洗頭、不能老坐著,快躺下,要什麼我給你拿......

奶奶:我給你做了花生豬手湯、鯽魚湯,這些湯都很下奶的。

姥姥:生孩子最消耗元氣啦,多吃點有營養的才能補回來,來,再喝一口。

奶奶:奶水好,我孫子才能吃得飽,長得白白胖胖。

姥姥:喝一兩個月就行,不然長得太胖了,身材不好恢復。

帶娃篇

奶奶:你沒看見孩子在哭,還不去哄一下孩子。

姥姥:你身體還沒恢復,我去哄孩子就好,你多休息一下。

奶奶:為了孫子好,大人累點沒關係。

姥姥:為了女兒和外孫好,我累點沒關係。

奶奶:看娃的時候,教娃喊「奶奶」。

姥姥:看娃的時候,教娃喊「媽媽」。

奶奶:看了兩天,腰疼得受不了,還是你們自己帶吧。

姥姥:你多休息一下,我來帶娃。

媽媽做飯,很自然,婆婆做飯,不孝順;媽媽洗碗,天經地義;婆婆做家務,大逆不道。

媽媽給了你生命,拉扯著你長大,在她心中,永遠是看到你,然後才是外孫,這是一種血濃於水的親情。

而在婆婆心中,先看到的永遠是孫子,因為她和孫子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與你沒有血緣關係。

以上這些現象,可能存在於大部分的家庭之中。

只希望咱們老了,能夠做一個開明的婆婆,懂事的老人。

婆婆不能要求兒媳像女兒一樣貼心,兒媳也不能要求婆婆像媽媽一樣無私。

但是婆媳之間一定要學會溝通、包容和退讓,學會換位思考,老公也要學著在中間適當調停幫忙,這樣相處久了雙方也會越來越親近。

有獎留言看完有什麼感受?

歡迎大家大膽留言。

截止到明天中午11:30

我們將給點讚數最高的那位朋友

送上繪本《完美的回憶》一冊

(每人僅限領獎一次)

獲獎者會在明天育兒文章底部截圖公布

昨天獲獎得主是

請添加微信號paomakf留下您的收貨信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奶奶和姥姥的區別,有些諷刺,還算真實

↑點擊上方「板牙」關注我們編者注今天的話題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爭論,但板牙堅持自己對育兒生活的價值觀,有些社會現象的產生原因複雜,我們不去探究學理,也不去刻意褒貶某方,只是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