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母愛成為剝奪孩子自我的道具,讓他成為「無臉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千與千尋》中那些失去「名字」的人和無臉男,他們都象徵了社會中那些不同程度失去自我的人:
1 、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從何而來,去向何方;
2 、切斷了和自己情感的連接,感受不到自己的真實感受,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3 、無論吞噬再多的物質、權利和愛,仍無法填滿自己,寂寞和空虛如幽靈般緊緊跟隨者自己,生命喪失了應有的活力。
然而,可惜的是,現代的家庭教育、社會環境正在打造越來越多的無臉男,「乖巧」「聽話」「愛」「付出」成為了壓抑孩子自我意識和情感表達的工具,而「自我」也被貼上了「自私」的標籤。
失去了和自我的連接而長大的孩子,內心的空虛隨著年齡而增長,有的逐漸變得抑鬱、冷漠、無聊,找不到人生的意義。
有的轉而尋求物質,希望通過物質、權利、名聲來填飽自己,通過操控他人來瞞過自己的無力感……失去「名字」的人越來越多,如瘟疫般蔓延,如何才能保護孩子不被這種「精神上的疾病」傳染呢?
從小給孩子空間發展健全的「自我」,是唯一的方法!
不要讓孩子也成為「無臉男」
一旦成年,進入社會,人總會經歷很很多多挑戰自我的事情,如同《千與千尋》里的湯婆婆一般,誘惑著白龍、千尋放棄自己的「名字」:
現實利益和理想,到底什麼才是自己最好的選擇?
生氣、憤怒、悲傷時,為什麼只能不斷壓抑?
面對他人的不理解和嘲諷時,如何才能肯定自己的信念?
為什麼為愛付出,對方卻感覺受傷?
明明一心為了孩子好,為什麼換來的卻是孩子的抗拒和牴觸?
……每時每刻都在考驗著人的「自我身份認同」。
其實,社會、家人、愛人,特別是孩子,都是照出每個人自我的鏡子;每一次的挫折和挑戰,都是對自己「自我」是否真實的一次測試:
1、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才能表達出真正的自己,活出自己,毫不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
2、能感受和表達出自己真實情緒的人,才能體會出「愛」是要尊重對方的感受,允許對方也活出自己。
可惜的是,在國內的家庭環境中,孩子仍然常常作為父母的附屬品,缺乏表達自我的權利、展現真實情感的空間。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卻離自我越來越遠,朝著失去「名字」、「無臉男」一步步邁去。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無臉男一樣吞下河伯的丸子,獲得重新回歸自己的機會。
不毀滅孩子自我的方法
在這裡,推薦父母們一本兒童心理學小書《天才兒童的悲劇:別讓自己毀了孩子的人生》,作者是愛麗絲·米勒,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以研究童年早期心理創傷的成因及其對人成年後的影響而著稱。
參考這本書的內容,維卡簡單羅列了4條注意事項:
1、允許並尊重孩子發展獨立的自我
比如,允許孩子花上半天的時間學習自己穿衣,允許孩子自己挑選物品(即使是個糟糕的選擇),允許孩子說「不」……這並不是孩子故意挑戰父母的權威,他只是在摸索著尋找「自我」感,希望能確定自己是獨立的個體而已。
2、給孩子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如果父母自身就有焦慮、控制欲過強、難以取悅、情感壓抑的問題,孩子本能地會選擇壓抑自己的需求和情緒。
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孩子會變得凡事都只求達到父母的期望,不再以自己的感覺為主。
比如,過早地成為一個小大人,承擔著安慰、理解、關愛媽媽的角色,而徹底壓抑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這種看不見的心理創傷,將對他的一生產生不可彌補的負面影響。
作為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先過好「自己」。
孩子出現問題,常常是因為父母沒有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3、允許孩子展露自己的情緒,特別是負面的情緒:悲傷、憤怒、失望、煩躁……
每個人都必然會有負面情緒,一旦孩子發現父母無法接納這一點時,他們會壓抑這些情感的表達,只盡力表現出最好的一面,好讓父母喜歡自己。
直到有一天,當他們長大,卻感受不到自己的感受,內心也變成了一個空洞,變得即使被他人傷害,也感受不到自己的悲傷;無論吞噬多少物質和情感,都無法填滿自己的空虛。
4、父母們最需要記住的一點:請按照孩子需要的方式去愛他,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期待和情感需求來要求孩子。
親子關係「卡」了 有效溝通來「聯」
「一旦孩子不聽話,或者不按父母的想法來,父母往往就開始用情緒控制孩子,呵斥、哄騙、利誘、威逼,還認為是孩子出了問題。」日前,在新蕊計劃2017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巡迴講座上,兒童教育專家張娟建...
親子關係「卡」了 有效溝通來「聯」
「一旦孩子不聽話,或者不按父母的想法來,父母往往就開始用情緒控制孩子,呵斥、哄騙、利誘、威逼,還認為是孩子出了問題。」日前,在新蕊計劃2017北京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巡迴講座上,兒童教育專家張娟建...
父母必知:孩子的哭與笑同樣重要
案例:我有個朋友,他是個小時候不哭、長大後連苦都不會說的大人。他很優秀、很有責任感、樣樣都好,很會逗人笑,我見他時總是歡樂的。如果你心情不好,他就變得很彆扭了,不知如何跟你說話,因為他不擅長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