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寶寶打疫苗預防針應該知道的注意事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疫苗有兩種:減毒疫苗、滅活疫苗

所謂滅活疫苗,是去除病原微生物以及它們代謝產物的致病能力和繁殖能力,但是仍然保留了刺激人體產生免疫應答能力的疫苗。

所謂減毒疫苗,是指在製造過程中使細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喪失致病能力,但仍然保留它們的繁殖能力和刺激人體產生免疫應答能力的疫苗。

寶寶接種減毒活疫苗後,身體會經歷一次類似輕型人工自然感染的過程,從而產生與疾病類似的免疫反應,但不是真的發病。

減毒活疫苗進入人體後有恢復毒性的風險,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寶寶不能接種減毒疫苗。

在寶寶必須接種的疫苗中,有6類是減毒疫苗:

麻疹疫苗、A肝疫苗、麻腮風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糖丸、乙腦疫苗。

這些疫苗禁忌應該知道

給寶寶打疫苗,有兩種禁忌。

一類是暫時禁忌;另一類是絕對禁忌。

早產兒、難產兒,正在發熱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兒童就屬於「暫時禁忌」。

這些寶寶可以在疾病康復後補種。

但是,如果你的寶寶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嚴重過敏體質,就屬於「絕對禁忌」,接種疫苗可能發生異常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絕對不可接種疫苗。

各種疫苗的禁忌

1

【卡介苗禁忌】

早產的寶寶、低出生體重的寶寶(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難產的寶寶應該慎種。

正在發熱、腹瀉、嚴重皮膚病的寶寶應緩種。

結核病,急性傳染病,心、腎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寶寶禁種。

2

【脊髓灰質炎三價混合疫苗禁忌】

服苗前一周有腹瀉的寶寶,或一天腹瀉超過 4 次者,發熱、急性病的寶寶,應該暫緩接種。

有免疫缺陷症的寶寶,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如激素)的寶寶禁用。

(鯨姐特別提醒:脊灰疫苗出事的新聞最多,在打前一定要留意寶寶狀況,有條件的可選擇滅活疫苗)

3

【百白破疫苗禁忌】

發熱、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期的寶寶應緩種。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癲癇),有抽風史的寶寶,嚴重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用。

4

【麻疹疫苗禁忌】

患過麻疹的寶寶不必接種。

正在發熱或有活動性結核的寶寶,有過敏史(特別是對雞蛋過敏)的寶寶禁用。

注射丙種球蛋白的寶寶,間隔一個月後才可接種。

5

【乙型腦炎疫苗禁忌】

發熱、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期的寶寶應緩種。

有腦或神經系統疾患,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種。

6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禁忌】

腦及神經系統疾患(癲癇、癔症、腦炎後遺症、抽搐等),過敏體質,嚴重心、腎疾病,活動性結核病的寶寶禁用。

發熱、急性疾病的寶寶可緩種。

7

【B肝疫苗禁忌】

肝炎,發熱,急性感染,慢性嚴重疾病,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用。

8

【A肝疫苗禁忌】

發熱、急性病或慢性病發作期的寶寶應緩種。

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寶寶,過敏體質的寶寶禁用。

打完疫苗之後需要注意的事項:

1.當天不能洗澡

2.多喝水

3.一些加入吸附劑的疫苗容易出現紅腫、發熱、疼痛等症狀。

家長可用熱毛巾對紅腫的地方進行熱敷。

4.密切關注寶寶,看有無異常發燒,注射地方有無異常反應。

高能預警!不正常疫苗反應馬上就醫

●局部感染、無菌性膿腫;暈針、癔病;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

●遇到暈針、過敏性休克應立即讓寶寶平臥、頭部放低、口服溫開水或糖水;與此同時立即請醫生作緊急對症處理。

●出現皮疹,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應用脫敏藥。

●出現過敏性休克一般表現為接種後很短時間內寶寶面色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呼吸困難、甚至神志不清、抽風等。

此時一般醫生會立即給寶寶進行皮下注射腎上腺素,同時給激素和脫敏藥觀察治療。

孩子預防疫苗接種8個不宜之舉

預防接種是提高孩子免疫力、抵抗疾病的有力措施。

但孩子出現下列情況時不宜接種:

1.體溫超過37.5℃的發熱孩子不宜進行預防接種,應查明病因,治癒後再接種。

2.患牛皮癬、皮膚感染、嚴重皮炎、濕疹的孩子不宜接種,須待皮膚病痊癒後方可進行接種。

3.患有心臟病、肝炎、腎炎、活動性結核病的孩子不宜接種。

4.腦或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症、癲癇病的孩子不宜接種。

5.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孩子,不宜接種。

6.過敏體質及患哮喘、蕁麻疹的孩子不宜接種。

7.正在腹瀉的孩子,不宜服用小兒麻痹糖丸,必須待病好後兩周,方可服用。

8.腋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孩子,不宜接種。

4種情況千萬別給寶寶打疫苗:

(1)患有嚴重臟器疾病,各種疾病急性期或嚴重過敏體質的患兒禁止接種所有種類疫苗;

(2)對需接種疫苗中任何成分過敏者;

(3)有癲癇、驚厥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兒禁止接種百日咳、流腦、乙腦等疫苗;

(4)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者不能接種病減毒活疫苗;

因此,在寶寶接種前一定要記得跟醫生詳細描述寶寶的身體情況。

最關注的6大問題:

1、接種疫苗的時間可以變更嗎?

每種疫苗都有自己的接種程序,家長應該按照醫生的要求來接種疫苗。

接種的原則為每種疫苗接種只能錯後不能提前。

如果寶寶去了外地, 一定要帶上孩子的預防接種證,到住地附近的轄區社區衛生中心去接種疫苗。

2、一類和二類疫苗有什麼不同?

國家強制且免費接種的疫苗屬於一類疫苗,包括B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等等;二類疫苗是家長自覺自愿並且自費接種的疫苗,常見的自費疫苗包括肺炎疫苗、輪轉病毒疫苗等等。

3、打某種疫苗有不良反應,以後能再打嗎?

這種情況比較複雜,一定要先分析下是什麼原因引起了疫苗的反應,才可以決定後面是否可以接種同一種疫苗和其他的疫苗。

4、進口疫苗真的比國產疫苗更安全嗎?

一般情況而言,進口疫苗和國產疫苗生產過程的標準是一樣的,因此其效果是差不多的。

5、每種疫苗只對應預防一種疾病嗎?

一般情況下,一種疫苗只對應預防一種疾病。

由於現在疫苗製備工藝的提高,也有聯合疫苗的出現,如百白破可預防三種疾病,五聯疫苗可預防五種疾病。

6、早產寶寶能和正常寶寶一樣打疫苗嗎?

不可以。

我國的免疫計劃程序是針對足月寶寶制訂的,因此不適合早產寶寶。

早產寶寶一般來說出生體重都很低,且常並發一些疾病,只有當這些疾病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寶寶體重達到2500克以上,並且得到醫生的允許之後才可以接種。

寶寶疫苗接種時間表

新生兒從出生到18個月齡之內,是接種疫苗的「密集期」,在這期間,家長平均每隔一個月就要帶寶寶接種一次疫苗。

6周歲之前,需注射的計劃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一類疫苗

出生24小時內:B肝疫苗—第一針;卡介苗—初種;

1月齡:B肝疫苗—第二針;

2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一針;

3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二針;百白破疫苗—第一針;

4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三針;百白破疫苗—第二針;

6月齡:百白破疫苗—第三針;B肝疫苗—第三針;A群流腦疫苗第一針;

8月齡:麻疹疫苗—第一針;

9月齡:A群流腦疫苗—第二針;

1歲:乙腦疫苗—初種;

1.5至2歲:百白破疫苗—加強;脊髓灰質炎糖丸—部分加強;乙腦疫苗—加強;A肝疫苗;

3歲:A群流腦疫苗—第三針(也可用A+C群流腦疫苗)

4歲:脊髓灰質炎疫苗—加強針;

6歲:麻疹疫苗—加強針;白破二聯疫苗—加強針;乙腦疫苗—第三針;A群流腦疫苗—第四針;

12歲:卡介苗—加強針。

二類疫苗

A+C群流腦疫苗:3周歲注射1針次,6、9周歲各加強一針。

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細胞百白破疫苗,接種程序同全細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風疫苗:1.5-2周歲注射一針,基礎免疫後4年加強1針。

A肝減毒活疫苗或A肝滅活疫苗:A肝減毒活疫苗接種時間是2歲時注射1針,4年後加強1針。

滅活疫苗1-16歲接種2針,間隔6個月,16歲以上接種1針。

水痘疫苗:1-12歲接種1針次。

B型流感嗜血桿菌苗:2、4、6月齡各注射一次,12月齡以上接種一針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歲每年注射2針,間隔1個月。

3周歲以上每年接種1次即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疫苗接種注意事項】寶寶疫苗接種時間表

養生之道網導讀:寶寶疫苗接種注意事項有哪些?為了提高寶寶抵抗傳染病的能力,需要有計劃地按時接種嬰兒疫苗,以保護寶寶健康地成長。那麼,寶寶疫苗接種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寶寶疫苗接種時間、注意事項,寶媽值得收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家長圈開始流傳一種說法,沒有什麼疫苗是必須打的,疫苗破壞孩子的免疫系統。自然免疫比疫苗免疫好,接種疫苗的不良反應很大。所以疫苗能給孩子不打就不要打。今天多媽就要告訴大家,這...

寶寶疫苗接種時間表,為了寶寶健康請仔細閱讀

寶寶從出生後至12歲,都要進行疫苗接種。疫苗接種,是將疫苗製劑接種到人或動物體內的技術,使接受方獲得抵抗某一特定或與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藉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製造,以產生...

寶寶疫苗接種詳細時間表,寶媽你清楚不?

寶寶出生之後就需要開始接種疫苗了,大大小小的疫苗有很多,根據孩子的成長需要來進行接種,因此要對於疫苗接種的時間做個詳細的了解,才能夠知道什麼時候該帶孩子去打疫苗了,避免錯過孩子接種疫苗的時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