揍孩子是一門技術活,家長們都掌握技巧了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是中國傳統教育理念,許多父母秉承著這樣的原則對孩子實施「棍棒教育」。

而如今,賞識教育、快樂教育等新潮教育理念開始衝擊傳統教育,不少父母開始迷茫:打孩子,不行;不打?教不好。

英美很多地區規定父母打孩子是違法的,法律更是明確規定不許對未成年人實行體罰;而韓國法律是允許父母打孩子的。

教育孩子到底該不該打?

雖然二胎已經開放,但是很多家庭中的孩子仍然是獨生子女,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簇擁下長大,儼然一副「小太陽」的神氣模樣。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早已經習慣了長輩對他的百依百順,稍有不如意就撒潑打滾、大哭大鬧。

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父母們為了讓孩子成才紛紛使出渾身解數。

當孩子犯了錯,批評教育見效甚微,或者孩子屢教不改的時候,家長們或許也會忍不住揚起巴掌,以此來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讓孩子明白要為自己犯的錯負責。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朱家雄認為: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會絕對不打孩子。

然而世界上又有誰敢自詡完美父母呢?當孩子犯錯屢教不改,適當體罰孩子是有必要的。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該不該打孩子,而在於怎麼打孩子。

揍孩子也是一門技術活,打得好,孩子認錯知錯,變得更加優秀;打得不好,孩子心存怨恨,愈加叛逆。

打孩子,家長要把握好幾個原則。

一,適度原則

常罵不驚,常打不怕,體罰孩子一定要講究「適度」。

如果經常打罵孩子,很容易讓孩子習慣挨打並養成無所謂的態度,結果孩子成為一個具有頑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傾向的人。

家長期望通過「棍棒教育」來培養孩子的做法絕對是不理智的,一味打罵孩子只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偏差,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二,及時懲罰

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關係非常密切,所以家長最好在孩子發生不良行為之後馬上對他加以懲罰,這樣才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越是年齡小的孩子這種印象越深刻。

如果等事情過去一段時間,或者集齊孩子犯的幾個錯誤對孩子集中懲罰,孩子往往會不明就裡,甚至會覺得家長莫名其妙。

所以懲罰孩子的錯誤要及時,指出孩子的錯誤並讓他承擔相應的後果。

三,隱藏原則

「人前教子」的傳統理念在當代早已經不合時宜,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管教孩子要注重場所,避免在公共場合或大庭廣眾之下打罵孩子。

家長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當眾頂撞,只會讓家長和孩子「兩敗俱傷」。

四,事後撫慰

在揍完孩子之後,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步驟不能忽略:愛撫孩子,給他講道理。

家長有必要讓孩子知道,打他是為了幫助他改正錯誤;對孩子的正面行為和言語,家長要予以肯定,別讓孩子有被否定、被冷落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他被打並不是因為爸爸媽媽不喜歡他了,而是因為他這件事情做得不對。

提供最豐富,最全面的育兒、親子、早教知識等資訊,伴您和小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關注微信公眾號「孩子怎麼教」,微信號:haizizenmejiao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寶寶到底該不該動用武力

在教育娃的過程中,到底該不該「打」孩子?「當然不能打啊」,一個朋友說。「打罵孩子是教育的無能。」另一個立刻反駁:「可是有時候太氣人啦,不打不行……」「氣人也不能打孩子呀,孩子還小,要慢慢教。」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