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青島家長都應該向一頭豬學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鼓勵,而不是羞辱。
畢業於北大的留學生王猛拉黑父母六年,最近更怒寫1萬餘字的書信控訴父母的罪行。
「大約我上學前班時,我母親當著我的面對著她想像中的女兒『芽芽』說話。
事後看來,我認為的母親並非完全不能接納我的生理性別,更不一定要二胎,而是不能接納男孩子的剛強、自主等氣質。
」「雖然清陽不冷,但和很多家長一樣,我母親喜歡讓我穿很多,而且按自己的審美指定我的衣服。
」
作者細數了各種事情,從班級文藝匯演母親一定要自己穿長褲、小時候父母嘲笑自己不會剝雞蛋、父母邀請自己參加聚會居然讓自己跟兩個女孩子一個房間,一直到自己留學時遇到的種種問題。
很多人驚訝於這位美國留學生寫來寫去,無非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也許父母早就忘了,卻讓他記了很久。
可是就是這些小到父母都甚至不會在意的小事,卻讓他刻骨銘心。
長信曝光後,輿論基本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人不明白他的決絕,認為他偏執、不孝,本身心理就有問題,拿他自己的錯誤懲罰父母,另一部分人則表示理解,甚至有些人表示強烈的感同身受,講父母教育自己時同樣存在的問題。
這是由典型的中國式教育所產生的分歧,中國式家庭教育中,父母不願意交出孩子的控制權,孩子成人後對此決絕表態。
這個問題在中國具有廣泛的存在。
而更悲劇的是,這種中國式家庭教育,就算是把孩子表面上培養得無比完美,北大畢業、留學美國,這些光鮮的背後,卻是孩子從小不斷接受的羞辱。
中國家庭一方面把家庭的重心視為孩子,一方面卻漠視孩子的一切需求,在中國式的家庭教育中,孩子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可以任意塑造並隨意改變的機械。
中國家長對孩子的第一訴求是聽話,認為這樣的孩子最完美,最出色,殊不知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恰恰是有缺陷的。
我們拿王猛來說,作者一邊控訴父母對自己的行為管的太嚴,甚至連穿什麼都管,一邊又表達父母在很多場合不幫助自己,自己受欺負的時候只能一個人挺著,產生被拋棄、受辱的無力感。
這看似有些矛盾。
但是我們很容易就發現,父母的權威形象只存在於家中,他們掌握著一切言語權利,事無巨細都要聽從他們的安排。
而在外面作者是家庭形象的犧牲者,是面對利益抉擇是可以捨棄的那部分。
因為將孩子視為犧牲者,所以父母才可以站在和親戚、朋友一邊來嘲笑孩子的動手能力差,因為面對利益抉擇時可以捨棄,所以才可以面對孩子糟糕的學習環境置之不理甚至以此看不起孩子的承受能力。
控制也好,忽視也好,不論從哪方面看,他的父母都是自私的。
王猛就是這樣。
直到大學畢業,那些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傷害一直跟隨著他。
他在大一下學期焦慮很嚴重,「我一邊渴望自救一邊在焦慮中掙扎,緊鎖著眉頭咬著牙背書、做題。
」畢業後進入研究機構工作的他,無法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導致「績效評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離開。
」
在這萬字的長文中,作者提及了自己多年來的傷痛,父母過分嚴苛的管教、面對外在對自己的傷害採取冷漠的態度、拿自己「北大學子」的名頭來換取利益和滿足虛榮心、從未給予自己任何心理上的交流等。
他也多次向父母表示自己渴求交流,希望用自己的能力解決與父母之間的鴻溝,甚至去心理諮詢中心求助,醫生對他判斷有創傷性應激障礙的所有症狀。
他不斷努力,用寫信的方式表達心意,換來的卻是父親對他「病得不清」「建議回家修養」的回信。
王猛說,我沒理他。
這四個簡單的字後面,充滿了深深地絕望。
儘管如此,在脫離六年原生家庭後,他再一次舊事重提,我們可以看出他依然沒有完全走出陰影,這是他發出的一封「求助信」,他在等待父母的道歉。
很多家長包括很多同樣遭受過父母傷害的人之所以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為大家忽略了一個事實,王猛之所以特別敏感,特別重視內心感受,正是因為,他是一個智力比別的孩子高的天才。
這樣一個孩子,小心翼翼地保護自我,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依然考上了北大,依然到美國留學。
很多中國式家長不知道的事,敏感是一種天賦,敏感常常伴隨著高智商,高創造力,這樣的孩子本來就需要比別的孩子多一點關注,而恰恰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家長最討厭的就是敏感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最麻煩」,而這樣的孩子,往往是最有天分的孩子。
於是,中國式家庭教育最矛盾的一幕出現了,最渴望培養天才的家庭環境,卻在用最大的力量扼殺天才。
但我們必須要說,王猛的父母已經算相對靠譜的父母了,在中國式家庭里,比王猛不靠譜的父母有的是。
我國傳統教育中一直有一個很奇葩的思維,那就是孩子不能夸,誇了他明天就要「翹尾巴」,就要不虛心,就要張揚個性、放飛自我,不好管教了。
所以教育孩子就要把他的不足告訴他,還要提醒他這樣是多麼糟糕的一件事,而當孩子承受不起這種負面評價的時候,就是不夠堅強,承受力差了。
你成績不好的時候,「同樣是一個老師教,怎麼你就不如人家,是不是腦子不好使。
」
在學生時代,當你因學習以外的成就沾沾自喜的時候,比如運動會拿了金牌,書畫比賽拿了一等獎,他們就說:「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你以後又不走這行,有什麼用。
」
等上班後拿到了工資,回到家中表現自己能力的時候,「整天辛辛苦苦的,賺的也不是很多嘛,我同事的孩子沒畢業就賺的跟你差不多了。
」
要是你介意這種羞辱,就是太過敏感,而「小孩子想這麼多幹什麼?」
否定你的成就,打壓你的信心,時刻提醒你的錯誤,希望你因此羞恥而進步,這種教育被稱為羞辱式教育。
前幾天在微博里看到一群女孩子控訴自己的父母是怎麼當著客人和親朋好友的面,其中有一個女孩子的故事令人心寒,那個女孩講自己有一次內褲沒及時洗,這種事本來是孩子的私密,尤其是女孩子。
結果這對父母就當著客人的面一起對孩子品頭論足,那個女孩子緊緊關上房門,把自己捂在被子裡嚎啕大哭。
這個女孩的經歷看得我後背發冷,也許這個女孩的父母根本沒有認識到,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有自尊心。
種種令人髮指,就算是殺父仇人都未必會做的事,卻屢屢發生在本應該最親密的人之間。
中國的羞辱式到底從哪裡來?
在長文中,作者多次提到了他在外面遇到傷害,父母的冷漠態度。
他寫道:「一個剛從如前所述的學校環境中脫身的孩子在公眾場合被開不適當的玩笑,父母不幫反罵。
那麼,他對父母還能有多少信任?他對參與社交活動還能有多少勇氣?他會因求助不得而何等自卑?」
喪失自尊的羞恥感、自卑心理、對社交活動的恐懼、被拋棄感都在他的心裡埋下了種子。
中國有大量的羞辱式教育的土壤,除了傳統的「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給了眾多家長羞辱式教育的「理論基礎」外,我們文化大環境所帶來的羞恥感,似乎是每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都具有的。
中國所有的家長都應該向一隻豬學習。
《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提供了一種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完美,喬治天天抱著恐龍搗蛋,佩奇常常欺負弟弟,作為一個女孩一點也不淑女,爸爸愛吹牛還丟三落四,媽媽迷迷糊糊的。
作為一個家庭,他們每個人都有缺點,尤其是兩個孩子,如果是中國式家庭中,簡直可以說完全疏於管教。
然而,就是這樣槽點一堆的小豬們,卻告訴我們怎樣才是良性的家庭關係。
中國的所有家長,都應該跟這隻豬學習一下,怎麼進行家庭教育。
每次下雨,佩奇和弟弟喬治都愛往泥坑裡跳,豬爸爸和豬媽媽沒有責怪他們把衣服弄髒了,只是給了他們雨衣和雨靴,提醒他們不要感冒。
甚至,還跳進泥坑裡和他們一起跳,比兩個孩子玩的都要開心。
動畫中最常見的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在地上滾來滾去,豬爸爸最常幹的事,就是跟孩子一起把身上弄得髒兮兮地,而豬媽媽從來不會指責豬爸爸,不去計較,而是一起跟他們翻倒在地捧腹大笑。
無論小豬佩奇和她的弟弟喬治做什麼事,豬爸爸總是耐心傾聽,無論這件事聽起來有多蠢,他都會讓他們嘗試一下。
其中有一集,佩奇的朋友山羊蘇西來家裡玩耍,喬治想要跟姐姐一起玩耍,蘇西和佩奇不想跟蘇西一起玩耍,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一般媽媽會出現,對姐姐說,你比弟弟大那麼多,怎麼不懂事?你不帶著弟弟玩,算什麼姐姐?對姐姐痛批一頓,但是姐姐是不是因為自己大,就應該放棄自己的快樂,帶著弟弟玩呢?當然不是了。
動畫片里,豬媽媽是怎麼做的呢?豬媽媽沒有教訓佩奇,而是對喬治說,喬治,來幫媽媽做飯。
媽媽有個碗需要你幫忙舔乾淨。
《小豬佩奇》之所以好,就是因為它告訴了我們,家庭教育最好的樣子。
豬媽媽的優點在於,她永遠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看待,孩子有獨立的人格,有自尊,有需求。
在她的家庭里,佩奇和喬治兩隻小豬,看起來並不是馴養的個體,而是兩個完全自由,充滿野性的人(豬?)。
而這是中國式教育最欠缺的。
孩童時期,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關愛,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可以形塑一個獨立自信的性格,而不是對孩子實施羞辱式的言語傷害,孩子很單純,會把嘲笑當作不愛,會把羞辱當作自卑。
也許我們不能給孩子像動畫片中那種完美的快樂童年,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多陪伴孩子,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一件事情,給他們提供一個互相尊重,彼此相愛的環境。
動畫片里學育兒!一部《小豬佩奇》,讓90%家長受益的教育法則!
《小豬佩奇》2004年在英國首播,很快席捲了全球,全世界超過120個國家的電視頻道都播映過。中國大陸於2015年8月由CCTV引進,隨後登陸優酷和愛奇藝,僅一年時間播放量就超過了100億次,單就...
為什麼啟橙要免費派送10000本《小豬佩奇》貼紙書?
《小豬佩奇》是一部2004年在英國首播的動畫片,其風潮很快席捲了全球,全世界超過120個國家的電視頻道都播映過。那麼,除了有趣可愛,《小豬佩奇》的成功背後,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有家長這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