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巴掌打死了孩子!記住了,孩子這幾個地方不能輕易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凌凌今年8歲,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小姑娘。

然而讓家裡人想不通的是,在一天夜裡,凌凌突然表示自己不舒服,不僅頭暈還有想吐的感覺。

雖然家人把她緊急送往了醫院,但是凌凌還是不幸身亡。

因為凌凌生前吃過泡椒鳳爪,所以媽媽就懷疑,是不是鳳爪里有毒?但是醫生做過完整的檢查後發現,孩子的死亡和鳳爪沒有任何關係,而真正的死因是顱內挫裂傷,由外力導致。

而導致這一損傷的原因,竟然就是媽媽的一個習慣性動作...

據媽媽回憶,那天下午,凌凌一邊寫作業一邊看動畫片,結果作業上出現了一大堆錯誤,心急的媽媽就順手打了女兒後腦勺,沒想到這一巴掌就把孩子送上了死亡之路。

對此,醫生也做了相關解釋:孩子大腦內本身就有一些病變,比如腦血管畸形等等。

媽媽這一巴掌雖然不是直接死因,但卻誘發了孩子畸形的腦血管破裂。

麥咭知道,在生活中,

媽媽們免不了因為孩子的事情而發脾氣,

動手打兩下也成為了自己的一個習慣。

但動手打孩子並非一個好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這些部位打不得!

01

後腦勺

知名神經外科專家孫政說:「後腦勺,人的呼吸中樞在那裡,如果打的時候,造成呼吸中樞震盪,會引起一些呼吸衰竭的併發症。

02

太陽穴

專家說:「太陽穴的眶內壁是比較薄的,在震盪的情況下,會出現骨折,骨折對視神經發育也是不利的。

臨床上出現過,一巴掌打失明的情況。

03

擰耳朵

「擰耳朵會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孩子的聽力發育。

04

打屁股

「小孩的脊髓和脊柱發育不夠健全,經打屁股或者打腰部會造成小孩的脊椎損傷。

到老年的時候,脊髓結構不穩定,容易出現一些椎間盤突出之類的疾病。

當孩子不聽話或做錯事時,

爸爸媽媽是應該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

但是教育歸教育,

打,真管用嗎?

胡亂體罰,孩子真的很受傷!

體罰孩子,除了身體上的損傷,孩子也會出現心理上的問題。

所以從科學育兒方面來看,體罰並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式,甚至會把孩子越教越壞。

1

影響智力

長期受到暴力教育的孩子,其智商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這是因為長期處於這種環境,孩子性格會變得孤僻、不愛說法,也沒辦法展示自己的才能,相應的智力也就得不到提升。

2

心理問題

如果經常受到爸爸媽媽的體罰,那麼孩子就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比如他們可能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厭煩情況,覺得人生沒什麼意義;也可能會對這個社會產生逆反心理,做出一些反社會的事情等等。

3

親子關係

這個是最明顯的變化,體罰孩子,爸爸媽媽會發現孩子離你越來越遠,變得不願意和你說話,不願意在家裡分享幼兒園或者學校里的事情。

在成年之後,也不會對你心存感激,反倒存在著不小的怨恨。

4

成績下滑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就來一頓打,覺得這樣孩子被打怕了,就會認真學習。

雖然這種做法,會讓孩子的成績會有一點點提升,但是會很快下滑,所以體罰並不是長久之計。

懲罰「熊孩子」,有哪些好的新方式?

孩子犯錯了確實需要一定的懲罰幫他記住這件事情,而打罵對孩子的健康不利,所以麥咭推薦以下幾種方式,懲罰的同時還有著其它的好處。

01

出去遛狗

孩子做錯事,不妨把他「趕出」房門,讓他冷靜一會,比如讓孩子牽著寵物出去溜兩圈。

當然如果家裡沒有寵物,那麼就讓孩子在小區里跑上幾圈,以示懲戒。

但要注意哦,孩子出門,你最好偷偷跟在身後,確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02

整理家務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懲罰,不僅可以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可以訓練他的自理能力。

但要注意讓孩子做一些容易上手的事情,比如疊衣服、掃地、擦柜子等等。

03

提前睡覺

「因為你今天犯錯了,所以今天晚上玩遊戲的時間縮短了,提前20分鐘睡覺!」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和平地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等到第二天,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加遊戲時間來鼓勵他。

04

重複書寫

如果孩子作業沒有完成,或者總是粗心出錯,那麼就可以通過重複練習書寫的方式懲罰他。

注意,這並不是單純的處罰,這是一個練習的過程,讓他在重複書寫的過程中,熟悉和認識到自己作業中錯誤的地方。

05

自己選擇

在平時,讓孩子自己寫下一些懲罰的方法,並且收集在一個瓶子裡。

當媽媽們需要懲罰孩子的時候,就讓他自己從瓶子中抽出一個紙條,讓他自己選擇處罰的方法,這樣孩子也會比較認同和接受。

爸爸媽媽們,

教育孩子,其實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要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要適時地放慢腳步,靜靜體味

在歲月的流逝中,你會逐漸發現,

孩子們給了你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希望爸爸媽媽們都能在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加幸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