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2歲叛逆期,5招教你全搞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叛逆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小乖乖」也因此變成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具體表現為凡事總喜歡「不」字當頭,比如:
「睡覺」、「不覺!」,「吃飯」、「不飯!」,「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也有一些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就開始這樣「叛逆」了,這也許是因為媽媽在跟孩子交流時,總喜歡用命令式的口吻和孩子說不要怎樣!不許怎樣!耳濡目染之下,孩子就過早地學會了說「不」。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的性格品質,都會在他那裡得到反射。

面對這一時期的孩子,父母該如何管教呢?

往下翻↓↓↓5招教你全搞定!

1. 切記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長看似民主,其實是「愚蠢的民主」。

凡事都與孩子用商量的口氣:寶寶,我們去吃飯好不好?寶寶,我們一起刷牙好不好?……諸如此類的「民主」,孩子通常都會回答「不好!」如果接著開始發脾氣或者講道理,只會適得其反。

2. 讓孩子做選擇題

用自己所能接受的選擇方式,讓孩子進行選擇。

比如:你想吃米飯還是麵條?咱們是現在出去,還是五分鐘後出去?當然,也有一些孩子會給出額外答案,那就明確地告訴他這不在選擇範圍內,然後嚴肅地再重複一遍命題,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根據所設定的範圍來進行選擇。

這樣做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又能讓孩子覺得受到尊重,有一種小主人的感覺!

3. 不要用命令的口氣交流

相比起「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來說,「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

」更容易被接受。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所有的性格品質都會在孩子身上映射出來。

家長粗暴,孩子就會跟著學習粗暴,接著就是無休止地「以暴制暴」,所以家長改變1%,寶寶就會改變99%。

4. 給出孩子做準備的時間

當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父母簡單粗暴地喊停,孩子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是無法順利完成指令的。

父母需要儘早提醒他,比如:「寶寶,再過十分鐘,我們要吃飯了哦~你需要收拾玩具和洗手。

」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很多時候他只是需要時間來接收指令。

5. 讓更多的人參與孩子的成長

如果只是媽媽一個人帶孩子,媽媽的脾氣秉性早就被孩子摸清了,很容易就能在「鬥智鬥勇」中取勝。

因此,在樹立規矩、制定規則這件事情上,就需要爸爸多多參與。

爸爸多跟孩子交流,陪他玩兒,把規矩規則示範給孩子看,成效會很不一般哦~除此之外,父親自帶的嚴厲屬性,會讓孩子「規矩」很多。

最後,我們都應該思考,到底是孩子「叛逆」,還是父母沒有足夠的耐心去教導?其實並沒有什麼「叛逆」,這不過是大人們一廂情願的說法罷了。

對孩子來說,這只是成長的一個標誌而已。

當我們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也就不會再為此而感到頭疼了。

你說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的叛逆期也沒那麼可怕!

我家娃也到了第一個叛逆期,2歲,我就很民主啊,我說寶寶我們睡覺好不好,寶寶說不好,我說寶寶吃飯,好不好,寶寶說不好,寶寶有時候叫我阿姨,我說我不是阿姨,我是媽媽,然後寶寶非叫阿姨阿姨,很撓頭,也...

孩子叛逆不服管?這幾招教你輕鬆化解!

其實,所謂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對孩子來說那是成長的一個標誌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為此而撓頭。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孩子2歲左右出現叛逆期 家長該怎麼教育?

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父母一定得這樣管!

孩子在逐步成長中,開始有自己的小心思了,變得十分有「個性」,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處理好,以後會越來越叛逆,再想建立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就顯得尤為艱難,孩子成長過程中有3次叛逆期,只要關鍵時候處理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