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皮,是因為你不懂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家長抱怨,我的孩子特別皮!其實,當我們把平常認定的孩子調皮的行為看成是對環境的適應、不同發展階段的需要,或是對家長某些行為的反抗和應對,也許我們對孩子的反應就能更理解和溫和。

那麼家長口中「調皮」的行為,其實是孩子的天性呢。

1

難以控制的衝動行為

你有沒有跟孩子說過:「不准扔東西!」,然後孩子就把東西給扔了?

研究表明,人體腦部主管自我調控的部分在出生時是不成熟的,隨著孩子長大,腦部發育逐漸完善,到青春期末才發育成熟。

這也就解釋為什麼自制力是一個長期緩慢的發展過程

(Tarullo, Obradovic, & Gunna, 2009, 31).

近期的一個調查顯示,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在很小的年齡就能做很多事情,這是不完全正確的。

例如,56%的父母感覺3歲以下的孩子應該是能夠控制得住自己的慾望,不去做父母禁止做的行為,然而事實上,絕大部分孩子要到三歲半或四歲之後,才開始慢慢能夠做到控制自己的慾望

(Zero to Three, 2016)。

父母提醒自己,孩子因為大腦發育還不夠成熟,所以並不能總是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衝動,這樣能讓父母更加理解孩子的行為,反應也能夠更加溫和。

2

過度刺激

我們把孩子帶去公園、各種興趣班、各種體驗活動……但不可避免會看到孩子不願配合、甚至拚命反抗。

滿滿的時間表、大堆的瑣事、太多的刺激和疲憊,是現代很多家庭都出現的現象。

研究表明,美國28%的家庭「經常感覺匆匆忙忙」,45%報告說「沒有額外輕鬆的時間」。

Kim John Payne,《簡單父母經》的作者說到,過多的刺激、活動、選擇、玩具,會讓孩子產生「疊加的壓力反應」。

他強調說,孩子需要大量「空閒」的時間來平衡他們「學習」的時間。

當我們給孩子大量安靜的時間、讓他自己玩耍的時間和休息的時間,孩子的行為往往會很顯著地改善。

3

核心需求的缺失

你感覺特別餓的時候,脾氣會煩躁些嗎?或者昨天睡眠很差,今天很多事情都失去耐心了?

當我們的核心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我們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而孩子情緒受影響程度是大人的三倍。

孩子在疲憊、飢餓、口渴、生病等等的時候,他們控制情緒和行為的能力會大大削弱

所以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行為在飯前一個小時,或者半夜醒過來,或者生病的時候會情緒往往很差,行為也不受控制。

孩子並不能總是很好地溝通,或者像大人一樣,知道自己找吃的,喝的,找藥吃。

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行為突然很不同,情緒很差的時候,不要簡單認為是孩子調皮或無理取鬧,而是考慮下他們的核心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並給予幫助和理解,這樣孩子就很快能夠平靜下來。

4

劇烈情緒的表達

作為大人,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乖巧順從,要學會通過壓抑、轉換或轉移注意力把自己劇烈的情緒藏起來。

孩子卻不一定能做得到。

早教專家Janet Lansbury是非常鼓勵孩子表達和發泄如尖叫、哭嚎等劇烈的情緒。

建議家長應該「順其自然」,使孩子的情緒得以表達,而不是為此懲罰和冷漠他們

5

好動是孩子的發展需求

「給我坐好了!」「不要追來追去的!」「不要扒拉那個鏡子!」「不要在沙發上跳來跳去!」

其實,孩子好動是發展性的需要,他們需要大量的戶外活動的時間,騎自行車啊,玩耍啊,爬啊,打滾啊,跳啊蹦啊,到處沖啊等等。

當孩子充滿精力時,都不叫壞,或者調皮,給他們時間在操場或者公園玩耍,會非常有助於孩子的發展。

6

不聽大人、爭取獨立是孩子發展的需求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每當天氣到20-25度左右,家裡孩子與大人的抗爭就開始了。

讀一年級的孩子覺得天氣夠暖可以穿短褲了,而媽媽覺得不行這天氣必須要穿長褲。

埃里克森(1963)將孩子發展過程分成八個階段,其中學步兒童(3歲開始)會開始要求自己完成市區,而學齡前兒童則已經開始規劃和實施計劃了。

儘管看到孩子把菜弄成一塊塊、自己剪頭髮、衣服配搭得很奇怪等等的行為會讓你哭笑不得,但他們卻是在實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嘗試實行自己的計劃,自己做決定,變成一個獨立的小大人。

如果家長在這種時候鼓勵孩子,適當引導孩子,不僅能培養孩子的主見,還能讓他變得更加獨立

7

絆倒孩子的核心品質

我們都有核心的品質,這些品質有時候也會給我們下絆子。

也許你做事非常專注,但有時候過於專注會讓你忽略很多其他的事情;也許你非常敏感和依賴直覺,但這讓你很容易感受到其他人的負面情緒,有時候也給你帶來苦惱。

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在學校遇到麻煩的時候,情緒也很難控制很好。

例如性格熱情開朗的孩子,犯錯的時候可能會大吼大叫;

謹慎細心的孩子可能對新的活動接受度沒那麼高;

很有創造力的孩子,可能不是那麼整潔(房間地板到處散落著玩具)

父母能夠理解孩子就像我們一樣,性格的優勢有時候也可能會有不那麼完美的一面,我們的情緒就更不容易受到波動,也不會認為那是孩子調皮搗蛋、不願配合。

8

需要很多玩耍的時間

你的孩子將酸奶塗得滿臉都是,或者是在你想給她刷牙的時候跟你玩警察抓小偷的遊戲,或者是在你著急出門的時候,穿上爸爸的而不是她自己的鞋子……有些孩子看起來是「調皮」或者「壞」的行為,其實都是想和你玩耍的「邀請」

孩子喜歡傻乎乎又好玩的行為。

他們特別喜歡充滿愛意的、快樂、驚喜、激動的互動,和父母一起大笑能讓他們從中感覺與父母的情感聯結。

玩耍時常意味著要家長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有時候會讓家長覺得孩子調皮,「妨礙」了他們忙「正事」,其實並不如此。

當父母每天有意識增加與孩子互動的時間,陪他們玩耍,當孩子不需要「求著」父母玩的時候,他們其餘時間的行為也會大大改善

9

對父母情緒的反應

許多研究表明情緒是具有傳染性的。

激動和快樂的情緒,或者悲傷、憤怒、恐懼的情緒只需毫秒即可悄無聲息從人群中傳染開去。

孩子對父母的情緒尤為敏感,當我們感覺壓力、心不在焉、情緒低落或者一直很沮喪時,孩子會不自覺受到感染,並且模仿這些情緒。

當我們是平靜、溫和和穩定的時候,孩子也會視為模仿的榜樣。

10

對父母行為前後不一致的反應

一次放學,你給孩子買了M&M巧克力吃;下一次你可能跟孩子說,「不行,你吃了巧克力就晚飯就吃不下了。

」然後孩子開始尖叫哭嚎來抗議。

一個晚上,你給孩子讀了五本故事書,第二天晚上你跟孩子說,今晚不夠時間只能讀一本,孩子哭鬧要求再讀一本。

當家長的一些行為和設置前後不一致時,孩子會感到沮喪,因而哭鬧、吼叫都是自然地反應,就像大人一樣,孩子也想要(以及需要)知道有什麼東西是可以期待的,穩定的

所以家長能夠儘量保持穩定、一致的要求、邊界、設置將十分有助於改善孩子的行為問題。

譯:伊理雅通育兒心理團隊

微信原文標題:原來孩子這些行為,並不是調皮

-------------------------------------------------------------------------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歡迎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廣州伊理雅通心理諮詢中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要說給5歲孩童聽的3句話,一句也不能少

5歲的孩子最難搞,他不是兩三歲的小不點,不是對大人言聽計從的初形!他是一個已經對自己的生活有著初步想法的小大人,這個階段所表現的性格特徵是極為明顯的。3歲開始萌芽到這個5歲基本成型,但由於5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