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學:寶寶戀物多為愛家表現,並非缺少安全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上一篇的《嬰幼兒獨立性教育》,是理工科奶爸第一次嘗試科普嬰幼兒心理學。
值得高興的是,得到的反響大多很正面,更有不少父母留言希望看到更多關於嬰兒心理學的文章。
最近在家讀了一些關於嬰幼兒心理學的書,包括Lynne Murray新出的《The Psychology of Babies》,頗有些感觸,因此決定寫一個《幼兒心理學》的系列文,感興趣的爸媽可在近期多關注我號。
作為第一篇,今天我們將討論寶寶在1-3歲間常見的心理問題 — 「戀物」。
對於寶寶的戀物行為,很多人會在後面加上「癖、癮、症」等帶負面意義的詞,個人認為這是不正確的說法。
因為寶寶「戀物」大多都屬於正常健康情緒,只有極其嚴重的才屬於「癖、癮、症」。
傳統認為,寶寶戀物行為是缺少安全感導致的,因此很多父母被莫名其妙戴了一頂高帽子,然後不幸地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責問。
其實大多數父母都好冤的,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問題所在 ~~>_<~~
理工科奶爸的師兄T就碰到過這個問題。
T師兄在業界是大牛級別的,屬於一人幹活全家不愁,因此T太太雖然是高學歷也選擇全職在家照顧小小T。
小小T享受T太太全方位愛心照顧,T師兄更是慈父典型,節假日必定家裡蹲,然而小小T依然義無反顧地迷戀上了從小陪他的小毛毯~~ 出門旅行不帶上這條小毛毯堅決不睡覺,絕對是真愛!
T師兄眉毛擰成了T也沒想出啥問題導致的小小T安全感缺失,幸好沒兩年小小T無藥自愈,也算白愁了一場。
其實小小T這種情況,根本就不是安全感缺失,而是太愛家了,通常發生在父母平常對寶寶非常關注的家庭。
寶寶平日感受到持續而充足的關愛,因此離家時便希望能保持家一樣的舒適和安心,這種需求經過轉換就會變成對某件可以代表「家」的物品的依戀。
顯然,在寶寶開始發展獨立性的時期,尤其是面對新環境、陌生人、黑暗、寵物等時,孤獨、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會讓他們更希望得到「家」的照顧。
選擇依戀某種物品是寶寶緩解自身壓力的一種方法,是他們走向獨立的第一步。
幾乎每個寶寶,或多或少都會有點戀物。
因此對於父母來說,寶寶戀物的問題一般都勿需擔心,只需要巧妙地幫助他們度過戀物的時期就可以了。
下面是一些簡單的守則:
第一條, 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千萬不要用寶寶的依戀物來逗他,也千萬不要「強迫」寶寶放棄依戀物。
第二條, 如果可能,儘可能按照寶寶的依戀物再買件一模一樣的。
這樣你可以經常性地交換它們,並為依戀物的破損或者丟失做好準備。
第三條, 如果可以的話,設置一點簡單的使用限制,比如寶寶的小熊可以在家裡帶著玩但不可以帶到室外玩。
又或者可以帶進車裡,但是不可以帶進商場。
你可以跟寶寶講道理,比如帶到室外會讓小熊變髒或者丟失哦!他可能會聰明乖巧得讓你吃驚!
第四條, 讓寶寶幫助收納依戀物。
比如讓寶寶在出去玩之前,自己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安放他的小毛毯。
第五條, 注意依戀物的清潔,讓寶寶從小習慣小毛毯或者小熊經常性地拿去清洗。
第六條, 讓寶寶保持雙手忙碌,找一些有趣的需要動手的事情讓他做,比如拼字遊戲、做手工、搭玩具等等。
第七條, 持續性地表現出對他的愛,比如經常性的擁抱和保證,讓他習慣從別處獲得心理上的慰藉。
一般2-5歲間,寶寶的戀物會隨著他們社會活動的增加而逐漸消失。
來自同伴的陪同和壓力,都會讓他們慢慢離開依戀物。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在極少數案例中,寶寶會形成「戀物癖」。
但「戀物癖」一般有明顯的標誌,比如寶寶除了跟依戀物玩沒有其他任何愛好或興趣,拒絕出門活動,也拒絕跟其他孩子玩。
這種情況下,家長需要考慮家庭或者託兒所或者祖父母給了寶寶心理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頻繁的爭執也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心理障礙。
遭遇到孩子的小「癖好」,我們可以放手不管嗎?
孩子是爸媽手中的寶,孩子天真、活潑帶給家裡更多的歡樂。但是孩子也常常會有一些奇怪的舉動,讓父母費解、抓狂,甚至懷疑這個小生物來自於外星球。孩子的這些「怪癖」,到底是成長過程的必然規律還是必須及時...
除了大人,原來寶寶也會有戀物情結?
寶寶特別喜歡某個玩具或玩偶,一定得抱著它才能入睡,外出旅行也不能少了它,是不是有戀物癖?媽媽該怎麼糾正呢?其實對小寶寶而言,這些類似行為只能說是「戀物情結」或「戀物行為」,是尋求安全感的表現。寶...
寶寶「戀物」?媽媽,我需要你的理解!
摘要:隨著寶寶的長大,你會看到他的每一種變化,有的讓爸媽驚喜連連,有的讓爸媽煩惱不已。比如,有的寶寶會對某件東西愛不釋手,很是依戀,這件東西很可能是奶嘴、毛絨玩具、枕頭、小被子等等,簡直依戀到寸...
寶寶24小時都要摸著媽媽耳朵!是戀物癖還是孤獨症?
晴寶是個可愛的小美妞,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一直快樂成長著,可是最近晴寶媽有點擔憂,因為晴寶愛上了一個小熊玩偶,睡覺時一定要抱著它,半夜醒來小熊不在身邊,也會兩手亂抓,只有把小熊塞到她手裡,她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