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董卿的爸爸20年前看到這篇文章,董卿就不會遺憾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中國詩詞大會》的主持董卿很紅,她的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

她說童年不能照鏡子、不能穿衣服,現在即使雖然收到了爸爸的道歉,依然落淚地表示無比遺憾,那二十年的自卑和缺失,永遠也無法補回。

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時候的我很愛美,看到漂亮的衣服會央求媽媽給我買,每天讓媽媽給我扎不同的辮子。

那時候我們家也不是很富裕,奶奶總會說:「這麼小就開始愛美了?天天想這些美不美的幹什麼!天天買新衣服不花錢嗎?看看你們這麼窮。

」媽媽不會每一次都滿足我,她只會在我生日的時候,還有過年的時候才給我買新裙子,但是辮子還是每天給我扎不相同的,所以我的童年過得很開心,長大了我也會將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人也很自信。

相反,我有一個和我差不多年紀的鄰家女孩,她也像我一樣很愛美,也渴望穿漂亮的衣服,可是她的媽媽從來不給她買親衣服,都是撿親戚家的舊衣服給她穿,每天都和女孩說:」你看看我們家這麼窮,哪還能給你買新衣服啊,能供你上學就不錯了,還想打扮。

」鄰家女孩從此都不敢再和媽媽說要新衣服了。

長大的她不會打扮,也不捨得給自己買衣服,也是穿別人送的舊衣服,做人沒有自信,所以到了30多歲了也沒有男朋友。

其實我想說的是,愛美是每一個人的天性,一個從小審美就被畸形壓抑的孩子,如何能自信地欣賞自己?

當我們的孩子,第一次吵著要穿漂亮花裙子,或者想扮酷扮帥的時候,我們為什麼不能微笑著告訴他們,寶寶知道愛美了,真不錯!孩子就是從一次次認可的眼神里,明白追求美、欣賞美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才會在這其中學會熱愛自己的身體,抬頭挺胸,開心自信地笑。

可是在生活中我們卻常常聽到一些令孩子沮喪,沒有自信,不敢追求的話:我們很窮;我們哪兒買的起;我們哪兒吃得起……它們似一把把利劍,讓孩子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扼殺了孩子對未來的期待,將他們禁錮於眼前的一粥一飯。

有人或許會說,美好是用錢堆起來的,沒有錢,談什麼美好?曾經在超市里看到過一幕,一家三口在逛超市,經過車厘子的貨架時,一個小男孩兒正膩在那裡不走,他不哭不鬧,只是對著旁邊的爸媽重複說:「爸爸媽媽,我還從來沒吃過這種水果呢。

」超市的車厘子普通的也要七八十塊一斤,對於一般的中國家庭來說都是比較奢侈的水果。

夫妻倆對視一眼,有點為難。

但猶豫了片刻,爸爸深呼吸一下說:「兒子沒有吃過,我們就買兩斤嘗嘗。

」媽媽小聲嘀咕:「太貴了,我們怎麼吃得起?」爸爸的回答很是讓我觸動:「孩子得多見識見識,他想嘗試穿上東西,咱不能斷了他想嘗嘗的念頭啊?」這位爸爸口中「想嘗嘗的念頭」,就是孩子對一種事物或者一種生活的嚮往,這種嚮往很大程度上是讓生活更美好的原動力。

見識在很大程度上能決定一個人的格局,身為父母,我們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性格

所以,當孩子對從未體驗過的事物表示出強烈的興致,即使我們此時此刻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也一定小心呵護他們神往的心靈,正是那些或小或大的願望,無意間拓寬了孩子的生命寬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每個女孩兒都該用漂亮衣服來裝點公主夢

女兒在小區里有一個好玩伴妞妞,我和妞妞媽呢,也時常在一起聊天。她給妞妞穿的衣服,都是從親戚家收拾來的舊衣服。她說,小孩子長得快,根本用不著穿那麼好。而且,她還列舉了新衣服的幾大壞處,超標的各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