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餐桌上,藏著孩子20歲以後的樣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用心的陪伴,從吃好每頓飯開始 上周末,跟媽媽出去吃飯。

等餐的時候,看到鄰座坐了一家三口,很明顯是爸爸媽媽周末帶著孩子出來玩,好像一派其樂融融的樣子。

可仔細一看,場面卻不是很美好。

孩子欣喜地看著四周來來往往的服務員和餐廳里有意思的東西,興致勃勃地想要與爸爸媽媽互動,而他的爸爸,忙著打電話處理公司的事情,媽媽正埋頭刷手機,不知道在忙些什麼。

孩子的小歡喜,一次次落空,充滿希冀的眼神,也一次次變得黯淡,看了著實心疼。

可能對許多父母來說,自己平時忙,能抽出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已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殊不知,用心的互動交流,才是高質量的陪伴,才能給孩子溫暖與愛。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 或許可以從認真陪孩子吃頓飯開始。

沒有溫度的餐桌,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小時候,我很羨慕阿暖的生活,因為她隨手就可以拿出幾十元買零食,或者在外面吃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用受家人的限制。

而我只能每天定點回家吃飯,想多買些零食,還得一直向爸媽要,日子過得很是「拮据」。

十幾年後的某天,阿暖到我家吃飯,聊天期間我向她表達了我小時候的羨慕之情。

她卻說如果可以,她寧願跟我換。

她告訴我,小時候爸爸媽媽特別忙,自己早晨醒來的時候,爸媽已經出門工作了,晚上要睡覺了,他們都還沒回來,有的時候,甚至一連三四天都看不見人影。

她還說,自己最不喜歡的就是吃飯時間。

別的小夥伴可以快快樂樂地回家吃爸媽煮的飯菜,而自己只能聞著鄰居家窗戶飄出來的香味,寂寞地遊蕩在小巷的各個快餐店、小酒館裡,那滋味,太難受了。

因為小時候幾乎沒跟爸媽一起吃過幾餐飯,現在的自己也不會煮飯,不愛煮飯,丈夫和兒子也埋怨了好多次,可是自己心裡就是過不去那道坎,就是不願意去學做飯。

阿暖缺少的,表面看是幾頓一起吃飯的時光,實則是爸媽的陪伴、關愛與呵護。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只想與你,一日三餐,一年四季。

」 一頓飯,不僅僅是一頓飯,它是感情的交流,是放下一切的用心陪伴。

沒有溫度的餐桌,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真正的教育和愛,不需要用「詩與遠方」來堆砌,它囿於一方餐桌,卻容得下山河湖海。

一家人吃飯,才是熱騰騰的生活 小時候羨慕阿暖,聽完她的講述後,卻暗自有些慶幸。

原來從前習以為常的時光,竟暗藏著如此深厚的愛與溫情。

媽媽嫁給爸爸之前,其實是不會做飯的。

但為了一家人能吃得更健康,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媽媽也圍起了圍裙。

每天,去菜市場挑選最新鮮的食材,認真研究我們的喜好,搭配出最健康最有營養的食物。

每當有什麼特殊日子的時候,還會搗鼓出一頓大餐來鼓勵,或是犒勞我們。

除此之外,我們家還有一個「死規定」,無論爸爸媽媽多忙,每天至少要一起吃一餐飯。

可以是早餐,也可以是晚飯,鐵打不動。

雖然小時候挺嫌棄每天都要定時回家吃飯,現在卻很慶幸媽媽當時的遠見。

育兒專家曾經提出「太空時間」的理念。

這是利用心理學中的一種抽離法,讓父母和孩子在這段時間裡把不愉快的記憶或情緒都拋開,就像坐火箭去了太空,可以毫無拘束地說出心裡的話。

現在想來,當時的「餐桌時光」就是這樣的太空時間。

每天吃飯的時候,我們都會向彼此分享自己當天有趣的見聞,在這樣的傾訴與交流中,我們忘記了所有的煩惱與不快,感受到的滿滿都是愛的深意和幸福的體恤。

一家人吃飯,才是熱騰騰的生活啊。

餐桌時光,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愛的陪伴。

現在獨自在外打拚,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想想那段時光,就會感覺瞬間渾身充滿了力量。

餐桌時間關係著孩子的未來 餐桌時間,關係著孩子的未來,除去我的切身體會,更有科學證明。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過近10年的數據收集,發現能走到人生豐盛頂點的人,大多童年都有父母高質量的陪伴,特別是能經常與父母共同進餐。

為什麼父母陪著吃飯對孩子的影響如此之大呢? 首先,孩子可以在餐桌上鍛鍊學習能力。

餐桌是孩子學習詞彙的重要場所,爸媽陪著吃飯長大的孩子,能從爸媽嘴裡聽到較多的詞彙,能更多地刺激大腦的成長。

其次,父母可以在餐桌上培養孩子的社交禮儀。

小孩子貪玩,很容易在餐桌上打鬧,對著食物挑挑揀揀,這些都是很不好的習慣。

而當父母陪著一起吃飯,便可以及時糾正這些壞習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餐桌禮儀。

這些,會對孩子以後的社交、人脈、氣質產生深遠的影響。

最後,和孩子一起吃飯能培養孩子的交流溝通的能力。

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氣氛是比較輕鬆愉快的。

在這種氛圍中,孩子的心扉比較容易打開,會更樂於交流白天發生的事情,也會更勇敢地說出自己關於某些事的看法,長久下來,孩子的交流溝通能力,自然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于丹曾說過這麼一段話:「教育是一個起點,是一種陪伴,是一種理念和鼓勵。

而最終的成全,是每個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靈。

」 在我看來,餐桌時光,就是教育的一個起點,是一種很高質量的陪伴。

在簡短卻不簡單的20分鐘裡,給到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他們建立完善的人格、塑造美好的心靈,幫助他們去感受愛和學會愛。

孩子的事才應該是最大的事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心都快碎了。

十幾個不同的家庭接受了同一個採訪。

採訪里,唯一的問題就是,如果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共進晚餐,你選誰。

大人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有比爾蓋茨、賈斯汀·比伯、瑪麗蓮夢露...... 而孩子們的回答,卻出奇地一致,都是爸爸媽媽,一家人。

對爸媽來說,世界裡裝了很多東西,有孩子,有事業,有朋友,有偶像...... 但對孩子來說,他們的世界裡,爸爸媽媽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這個視頻,父母總是有許多事要忙,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殊不知,孩子的事才應該是最大的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要讓您的孩子成為假性留守兒童

當您拖著疲憊的身體下班回到家中,家裡的小傢伙朝你飛奔過來,讓您陪他玩耍給他講故事的時候,您給他的回應是什麼?爸爸(媽媽)好累,想休息一會兒,你去找奶奶(爺爺)!我幫你開電視,你看會兒電視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