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三分脾氣,毀了孩子的七分人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總愛發脾氣,有時候發了脾氣,孩子還是不聽話,就激發出家長更大的脾氣....陷入惡性循環。
本以為發發脾氣孩子就會乖一點聽話一點,可往往是家長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事與願違。
你可知沖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給他的人生造成七分傷害?
父母的三分脾氣,讓孩子懷疑自己不被愛
有一次朋友來家裡做客,帶著自己6歲的兒子。
我聽聞朋友給孩子斥巨資報名了一個國際英語課程,這筆開銷對他們家可不是小數目,但她為了孩子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就感嘆的對小朋友說:「你有沒有感覺你爸爸媽媽很愛你呀?」
誰知小朋友怯怯地說:「嗯,爸爸媽媽應該是很愛我的....」我打趣到:「不是應該很愛你,是真的很愛你才對!」
誰知小朋友不依不饒:「他們凶我的樣子你又沒看見...."
聲音雖小,卻字字清晰,一時間大人們都有些尷尬。
每一對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常常沖孩子發脾氣的父母,給孩子的印象是總皺著眉頭瞪著眼睛。
一個常常對自己擺臭臉的人到底是愛我還是不愛我,孩子無法給出確切答案,我想家長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吧。
在孩子的心裡,愛是微笑是溫柔,難怪家長的三分脾氣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不愛我了。
父母的三分脾氣,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其實不光父母深愛著自己的子女,孩子也都同樣很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也想做些什麼讓爸爸媽媽開心一下。
可是碰上愛發脾氣的家長,孩子會發現自己做什麼錯什麼,總是被凶。
有次親子聚會的飯局上,大家在暢聊之際,有位媽媽不小心碰倒了自己面前的湯碗,湯水把時髦的衣服弄濕了大片,家長們紛紛遞紙巾過去,在場的小朋友們也都停止了嬉鬧。
突然她的孩子往包廂外跑去,她看見了大吼道:琴琴,回來!沒看見媽媽衣服都濕了,你還瞎跑,就不能讓我少操點心!
5歲的孩子著急的吞吞吐吐的說,我想找服務員....給媽媽拿紙巾。
這位媽媽原本是因為自己把漂亮衣服弄濕了,惱怒之下就把火撒在了孩子身上,可誰知孩子竟做出了這麼貼心的舉動,讓在場的家長們都十分動容,這位媽媽也有些羞愧自責的底下了頭。
後來大家還是繼續享受party,可是那位叫琴琴的孩子一直坐在角落裡,沒有玩鬧。
她一定很委屈和不解:自己想要幫媽媽,為什麼會被媽媽罵?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是孩子獻給我們家長的心意,可是都被大人關注錯了重點,我們非但不表揚孩子體貼,反而曲解孩子沖孩子發脾氣:
「哎呀,你倒杯水都能灑到外面,這眼睛是怎麼長的?」
「讓你今天把草莓吃完怎麼不聽,我買那麼貴,你就這麼浪費錢的?」
每當這種時候,我們也許應該想一想,孩子沒準是覺得媽媽累了,想給媽媽倒杯水,卻力弱沒有拿穩水瓶;孩子也知道草莓很好吃,所以想給媽媽留一點,結果卻被媽媽責怪....
你的三分脾氣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越來越自卑,你卻還抱怨孩子啥都不會。
有多少天才少年就這樣被扼殺在搖籃里,一輩子渾渾噩噩,一事無成。
父母的三分脾氣,讓親子關係疏離
親情原本是這世上最溫暖、安全的感情,可是很多父母硬是用自己的三分脾氣,逼著孩子和自己疏離。
我有個朋友是女強人,在單位她是說一不二的領導,能力強脾氣大,部門管理常年被評為先進。
可回到家面對孩子的時候,她竟也用起了在單位的那一招:期望通過自己大發脾氣,促使孩子做的更好。
結果10歲的孩子受不了這個總是沒有好臉色的媽媽,竟留下一紙書信,離家出走了!信上只有一句話:我不是你的員工,我不回來了,不要找我。
這可把她急瘋了,趕緊報警幫忙尋找。
三天後在小區後面那條街的網吧里找到了面容枯槁的兒子,她又氣又心疼地要帶兒子走,兒子卻說什麼也不跟她回去,還說自己寧可餓死在網吧里。
後來是在警察的調解下,她才把兒子帶回了家。
她常抱怨前夫狠心,離婚留下他們母子,也常抱怨孩子都快上初中了還不懂心疼自己,覺得很委屈。
可她也不想想,自己總是一言不合就沖孩子發脾氣,這樣的家長能培養出貼心的小棉襖和充滿愛心的暖男嗎?
她的三分脾氣,讓家人不肯重負,婚姻破碎,更讓孩子想著辦法逃離,寧可餓死也不要她這樣的媽媽,我真的希望她能改一改。
父母的三分脾氣,讓孩子更叛逆
我上初中的時候,班主任有次在班會上有感而發,說自己的孩子脾氣倔,就像班裡那幾個屢教不敢的壞孩子。
老師說自己有次發脾氣罵孩子,孩子就像劉胡蘭那樣反瞪著她;她很生氣,把孩子反手摁在床上,問她你錯沒錯,孩子依然扭過頭來反瞪著她。
老師的女兒一直是文靜的乖乖女形象,我真想不到竟也會叛逆。
老師實在黔驢技窮了,憤怒地對孩子大喊一聲:你就不能讓媽媽高興點嗎?女兒大聲回敬說:「我不知如何讓你高興,就知道如何讓你不高興!」她當時感覺內臟都要氣得出血了。
在我當了媽後,回想起這個小例子,十分能體會那種一口老血噴出來的感覺,想必老師當時也是難以釋懷。
孩子每天都在長大,他會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你的三分脾氣,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只會加重他的叛逆。
叛逆的孩子往往會做出許多另家長和自己都後悔的事情,比如:
你越是讓我好好學習,我越是吊兒郎當;
你越是管我,我越是飛揚跋扈;
你越是讓我往東,我就偏要往西!
結果就是知識沒學好,還養成了不好的性格和習慣,在社會中到處碰壁舉步維艱。
我有很多朋友都感嘆過,自己當時不和媽媽對著幹就好了,但是當時的他們只是個孩子,叛逆是每個青春期孩子必過的一個坎。
所以專家才建議:在孩子的青春期里,請母親們控制好脾氣,哪怕您也正處在暴躁的更年期。
因為你的三分脾氣,不僅傷了自己的身體,更是讓孩子叛逆的偏離了軌道,錯過美好人生。
父母的三分脾氣,讓孩子難有好人際
心理學研究指出:脾氣暴躁的父母容易培養出兩種孩子,一種孩子永遠在討好別人,永遠怕自己做的不好惹對方生氣;另一種是情緒難以穩定,動不動就暴怒。
這兩種孩子長大後都難以擁有好的人際關係。
沒有人喜歡動不動就暴怒的同事或者朋友,因為沒有人願意在朋友面前小心翼翼,朋友是因為快樂而相聚相知,而非因為喜歡安慰一個暴怒的人。
而永遠在討好別人的孩子呢?且不說這樣的孩子有多可憐。
交朋友是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礎上的,一味的討好,只會讓人看輕了去。
見誰都討好,雖然不會得罪任何人,但是沒有絕交,也必然沒有摯交。
現在大多數家庭就一個孩子,孩子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沒有一個好的人際,交不到一些靠譜的好朋友,將來怎麼在社會上立足?
是家長是三分脾氣,讓孩子或謹小慎微,或暴躁易怒。
你發了脾氣是舒坦了,可不知卻給了孩子孤獨的性格和人生!
父母的三分脾氣,會在孩子身上延續
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
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敏感、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也會脾氣暴躁、多疑苛刻,讓人難以親近。
脾氣很差的人,童年經歷往往有兩個特徵:一是身邊有個愛發脾氣的人,二是內心常常有委屈感。
正是童年時代的這兩種遭遇,埋下了壞脾氣的隱患。
愛發脾氣的父母需要先反觀自身,是不是因為有一位愛發脾氣、擺臭臉的親人,所以自己處理起問題來缺乏彈性,一言不合就動怒,總把氣氛搞得緊張兮兮。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如果父母們已經意識到發脾氣是多麼傷人的一件事,就不要再讓孩子成為壞脾氣的犧牲品!
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父母的問題,我們找藉口說是因為孩子冥頑不靈惹自己生氣,發脾氣都是迫不得已,但是據我所知很多父母發起脾氣來根本停不下來,有時甚至從簡單的教育孩子幾句變成了一種對生活的發泄。
你看,我們不反省自身的問題,卻打著愛的旗號去修理孩子,孩子得多委屈!
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
發脾氣傷了自己身體,更傷了孩子的人生和初心!
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的脾氣,現在還不算晚:
01 控制不好情緒,談何掌控人生
心理學研究發現,「表露情緒,可以強化情緒。
抑制情緒,則會削弱情緒」。
這就是說,人的情緒有互動性,投射出去的情緒往往會反彈回來,每一次反彈都是強化。
好情緒有好強化,壞情緒有壞強化。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變成「好脾氣」,就要讓「好脾氣」不斷和我們相逢,儘量不讓壞脾氣出來露臉。
學會真誠的面對自己的情緒,認識到:我自己情緒管理不好,和孩子無關。
02 換種溝通方式,繞開壞脾氣的坑
看到孩子做錯事,不要先急火攻心,永遠記得他還是個孩子,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經歷,你在他這個年齡的時候也不一定能做的更好。
把將要出口的話先審視一邊,確定這是最好的表達方式嗎?還有沒有更好的語言,讓孩子既懂得了道理,又明白媽媽還是愛自己的。
總之要和孩子多溝通,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
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
03 沒有脾氣的胸腔,才能裝滿溫暖和愛
就好比裝滿水的碗,無論再放進什麼都會溢出水來。
如果胸中只有一腔怒火,那孩子就只有點火的份,無論怎麼做都會惹到爸爸媽媽。
想要有好脾氣,必須在胸中裝滿溫暖和愛,看到孩子做錯事,才能不再大發雷霆,而是陪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困難。
這樣做不僅省時高效,也建立起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會更加信任家長,家庭氛圍也變得溫馨甜蜜。
培養孩子成才的方法有千千萬萬種,毀掉孩子往往只需要一個壞脾氣的家長。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和家庭希望,希望每個父母都能修煉出好脾氣,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一個美好的人生!
為什麼孩子發起脾氣連媽媽都打?
孩子最可愛的是吃飽就睡的階段,他們唯一的要求就是——「奶我」。我哭了「奶我」、我餓了「奶我」、不小心磕碰我了那你更要「奶我」!!但是不知不覺孩子就開始有更多的要求,搞不好還會有小脾氣,在他們的心...
父母經常沖孩子發脾氣,孩子自卑膽小又怕事!現在改還來得及
閨蜜從學生時代開始,說話就是口無遮攔那一類型的。開心和不開心都寫在臉上,開心的時候笑得像個小孩子,不開心的時候兇巴巴的像頭猛虎。有了孩子以後,她依然沒有改變這一點,所以在孩子眼中她成了成日裡亂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