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兒科醫生都闢謠了:新生兒有這6大現象都是最正常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歡迎關註:生娃養娃大作戰,寶媽小編持續更新育兒小知識推薦,歡迎評論熱烈討論你最關注的育兒話題!

今天這篇文章全是乾貨,我們來說說新生兒有哪些常見的現象需要學習,新手爸媽都來看看!

第一:打噴嚏

新生兒打噴嚏一般都是常見現象。

那是因為他們的鼻腔通道很窄,殘留的乳汁、或者衣服上一點毛毛,不小心塞到鼻子裡,都會導致打噴嚏。

偶爾打噴嚏,並不是因為感冒,而是不舒服在清理自己的鼻子!所以父母們千萬不要過度緊張和擔心。

第二:吐奶

印象當中,我家娃小月齡的時候經常吐奶,只要量不大,都是正常的。

寶寶剛出生的頭幾個月,吐奶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一開始不會坐,孩子的腸道也不能很好很直接的吸收,一般六七個月以後就會很好的緩解了。


面對吐奶的寶寶,不放心的寶媽可以看看底下這兩個小妙招:

每次餵完奶之後一定要豎起來抱著,幫寶寶拍拍嗝,打嗝了就好了。

有一點要注意,因人而異,有的孩子十幾秒拍兩下就打嗝了,有的孩子可能就需要幾分鐘,寶媽們千萬不要心急,多拍幾下。

而且很多時候都是手法的事,我家娃在孕嬰店的時候,專業的阿姨很容易就能拍出來,回家裡有時候就很慢。


二 餵完奶後千萬不要過度晃動寶寶,擠壓寶寶。

最常見的就是不要剛吃的飽飽的就來回翻騰他換尿布或者尿不濕,這樣很容易吐奶。

而且吃飽後,儘量也不要逗寶寶大笑,笑聲很大的話很容易嗆奶。

第三:眼屎

有一些寶寶出生幾周後,眼睛裡會流出部分黃色的分泌物,很多寶媽都會覺得,這是自己照顧不周導致孩子上火了,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

出現這個現象是因為新生兒的輸淚管很容易堵塞,堵上後就會流出這些黃色液體。

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沒事的時候多幫寶寶按摩一下輸淚管,過段時間自己就會好的,沒什麼大礙是不需要吃藥治療的。

第四:大便頻繁、變稀

很多母乳的孩子都會有大便頻繁且變稀的症狀,官方稱這是乳糖不耐受。

因為母乳里含有的這種成分,會天然促進排便,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大人喝奶也容易腹瀉的原因。


母乳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寶媽千萬別以為是拉肚子過於擔心。

我家娃那會每天大便各式各樣,稀得很過分,我不放心,經常一個星期就要帶大便去醫院化驗一次,檢查費花了前前後後花了好幾百,什麼問題都沒查出來,也沒有導致腹瀉的輪狀病毒之類的。

後來經一個醫生指點,才知道這是正常的。

喝了一個月的防腹瀉奶粉,才慢慢好轉。

寶媽們注意:真正的腹瀉,是呈水樣,如同蛋花湯一樣稀,有黏液、且會有惡臭,最重要的是寶寶會伴隨進食差、哭鬧等一系列異常症狀,寶媽們這回對比一下自己孩子,放心了吧!

第五:驚跳反射

月齡小的寶寶一般都會有驚跳反射,越小的孩子表現得越明顯。


驚跳反射的現象是:寶寶睡覺時會突然抬起手臂、雙腿蹬直,仿佛嚇到了一般,這種被「嚇到」的樣子就是驚跳反射。

專家一直在強調,這都是正常的現象,這是嬰兒的神經系統還未發育成熟而引發的反應,一般寶寶三個月後就會慢慢消失了。

出現這種現象,寶媽們可以輕輕的按住孩子的身體,輕拍安撫,或是直接準備那種能打包的睡袋,把孩子輕微裹緊,也會緩解孩子的驚跳反射。

第六:喉嚨啞,聽起來有痰

小的寶寶,還沒學會咽口水的時候,很容易被自己的口水嗆到,所以嗓子時而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很多寶媽誤以為這是孩子嗓子發炎有痰,進而給寶寶餵藥,千萬不要這樣。

這都是正常的,當寶寶漸漸學會了咽口水,這種現象就會消失的。

歡迎關註:生娃養娃大作戰,寶媽小編持續更新育兒小知識推薦,歡迎評論熱烈討論你最關注的育兒話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