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2歲前,家長一定要做到的3件大事,少一件都不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成長 父母做法

1529字,建議閱讀時長4分鐘

孩子在12歲之前,他的成長速度是非常快的,各種習慣的養成,也集中在這一時期完成。

如果父母在孩子12歲之前沒有做到位,那麼12歲之後孩子就很難管教了。

所以,在孩子12歲以前,優秀父母一定要完成這3件大事,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1

和孩子「稱兄道弟」

家長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孩子大了就不跟自己親了?寧願整天在外面和朋友們壓馬路,「喝西北風」,也不願回家好好跟爸媽吃頓飯。

明明是親人,內心卻藏著許多秘密。

一般出現這種情況,都是家長把自己的權威看得過重的結果。

在家長心裡就覺得,自己是長輩,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

於是凡事都以自己的要求為標準,不聽孩子的意見,使得孩子與父母之間無法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自然會破裂。

常見的家長式對話:

孩子:媽媽,我覺得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媽媽:你個小屁孩,你懂什麼!

孩子:媽媽,我有一個問題。

媽媽:哎呀,媽媽忙著呢,你自己玩去。

時間久了,孩子自然什麼事都憋在心裡不說了。

朋友式對話:

孩子:媽媽,我覺得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媽媽:是嗎?那你說說,媽媽哪裡做的不對了?

孩子:媽媽,我有一個問題。

媽媽:你說吧,媽媽聽著呢。

當孩子想要和你交流的時候,請忘記自己是家長的身份,把孩子當成朋友來聊天,這樣才能無話不談啊。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過:「做家長的最高境界是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一旦彼此成為朋友以後,孩子有什麼樣的心情,對事情有什麼樣的看法,以及對父母有什麼意見等都能夠及時與父母溝通。

這樣,父母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孩子,更清楚地知道應該從哪裡入手教育孩子,運用什麼樣的方法更合適。

2

花時間陪孩子玩

既然想要跟孩子做朋友,那跟他一起玩是最好的辦法了。

陪孩子玩,肯定要花時間。

可我們大多數家長,有錢的沒時間,有時間的沒錢,整天還要想著賺錢,留給孩子的時間就所剩無幾。

其實,孩子真正在父母身邊的日子,也就那麼幾年,而且孩子真正願意讓父母長久陪伴的時間,大概也就在10歲前。

如果家長沒有在這之前與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的話,那之後就更無可能了。

魯迅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會有的。

」更何況,我們並不是忙得一點時間都沒有——下了班回到家,寧願攤在沙發上玩手機,也不願陪孩子玩會兒;寧願和朋友打個電話粥,也不願陪孩子聊聊天……

事業再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

陪伴孩子,不需要父母每時每刻都陪在孩子身邊,而是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一定要在。

不要以忙為藉口,推卸責任,既然生了他,就有責任和義務去陪伴,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

小時候,孩子說:「媽媽,你能陪我一起堆積木嗎?」你說:「不行啊,媽媽還得收拾屋子呢,收拾完還得洗衣服,你自己去玩吧。

長大後,你說:「孩子啊,你能陪媽媽一起吃頓飯嗎?」孩子說:「不行啊,我還要陪朋友去逛街呢,你自己吃吧。

3

給孩子做好榜樣

我們總是抱怨孩子不認真寫作業,不好好吃飯,不講衛生……那你自己有做到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吃飯的時候不干其他事,平時不亂扔垃圾嗎?孩子都是先看我們怎麼做,再看我們怎麼說的。

孩子現在的表現,都是父母當初種下的「惡果」。

如果想收穫一個愛閱讀的孩子,那父母平時就要多看書,家裡多擺放一些書;

如果想收穫一個有禮貌的孩子,那父母平時就要尊敬長輩;

如果想收穫一個舉止優雅的孩子,那父母平時做事就要沉穩……

父母先把自己做好了,才有資格去教育孩子,否則就別怪孩子沒有長成你期望的樣子。

言傳不如身教,榜樣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別以為自己年齡大,懂得就多,有時候孩子的一個奇思妙想,甚至會打破你對世界的認知。

做個有心的家長,不如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然後再去指導孩子。

活到老,學到老,別以年齡大為藉口,覺得都這麼大了還學那麼多有什麼用?這就跟孩子才上三年級,卻跟你說:「我覺得自己將來肯定學不好的,我根本就不適合上學讀書」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您正為教育孩子的事兒發愁,推薦您添加教子有方的微信公眾號:

jiaoziyoufang

長按可複製到微信,添加朋友,粘貼即可關注,那裡有200萬家長與你一起探討教子方法,值得擁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成長為他自己的模樣

孩子,作為生命的延續,我們對孩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們給孩子最好的吃穿,最好的教育條件,把所有的愛都傾力付出,我們覺得這樣是在愛孩子。我們給孩子選擇補習班,選擇興趣班,甚至連孩子的生活都要插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