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怎麼預防孩子著涼感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入秋後,早晚天氣開始變涼。
相信各位家長跟豆媽一樣開始緊張起來,因為換季寶寶最容易感冒。
秋裝早早拿出來、室溫努力控制好....可是很多時候,即使我們做了很多預防,依然是防不勝防,寶寶還是感冒了。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孩子為何會著涼?
要想知道孩子為什麼著涼,我們可以先詳細了解下「人體皮膚調節體溫」的原理。
關於這個原理,著名兒科醫生崔玉濤的解釋很通俗易懂。
崔醫生指出,我們的皮膚上有著豐富的血管和汗腺,它們會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當環境溫度增高時,皮膚血管就會舒張,同時汗腺分泌汗液。
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人的皮膚會發紅、出汗,就是這個原理。
因為這樣可以達到散發身體內多餘熱量的作用,讓體溫恆定在36℃-37℃左右。
相反,環境溫度下降後,皮膚血管會收縮,汗腺關閉,以保持體內溫度不會降低,同樣達到恆定溫度的目的。
當天氣特別寒冷時,皮膚的立毛肌還會收縮,以保證體內溫度儘可能少地散發到環境中。
除了皮膚具有調節體溫作用外,呼吸道也會通過調節呼吸頻率、控制呼出氣體的濕度等方式散發或保存人體內熱量,達到恆定體溫的作用。
這種生理現象也適用於孩子。
只是孩子通過「皮膚調節體溫」的作用不夠強。
如果秋冬季節孩子因為穿得過多而出汗,一旦吹了涼風,汗液會迅速變涼,但是皮膚立即收縮的功能不能馬上跟上,造成體溫降低,以致體內狀況發生改變,使存在於環境中的病菌有機可乘,侵入孩子體內,出現呼吸道感染。
在秋冬季節,通常室內溫度都會低於體溫,而孩子出汗時,汗液與體溫的溫度是一樣,這樣室內溫度自然就成了涼風。
特別是,孩子洗完澡後,皮膚毛細血管處於舒張狀態,身邊表面如存有水,就跟出汗後汗液遇到室內溫度受涼是一回事。
預防著涼要做到這兩點
了解的原理,那麼我們在秋冬季節,我們該怎麼預防孩子著涼?
很多家長只要發現孩子手腳冰涼,就會給穿上厚厚的衣服。
其實這是不對的。
因為孩子心臟的收縮能力有限,每次心臟搏動時達到四肢末梢的血液相對較少,造成孩子的手腳偏涼。
因此,不要以孩子的手腳溫度作為判斷孩子的冷暖和穿著是否合適的標準,應該以【頸部溫度】作為標準,只要頸部溫度溫暖就表明孩子並不冷,不用再加衣服和被褥了。
再有就是洗澡問題,家長往往都比較注意洗澡間和洗澡水的溫度。
但實際上,洗澡過程中孩子並不容易著涼。
反倒是洗澡後,如果不能及時將孩子的身體,包括頭髮、腋窩等褶皺處擦乾,即使衣服穿得再厚,仍然可能受到室內相對較冷溫度的影響,使孩子著涼。
豆媽建議,給小寶寶洗澡時準備一條幹的浴巾,離開水後立馬用浴巾包上,並快速的將頭髮、腋窩等地方擦乾;給大寶寶洗澡,可以先穿好浴巾,並用吹風機將頭髮吹乾後再穿好衣服。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還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nice_douma「,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
夏季讓寶寶遠離痱子的困擾
夏天的天氣比較炎熱,再加上孩子的皮膚細嫩,汗腺的功能有沒有完全的發育,因此就會使得汗液不能快速的蒸發,從而就產生了痱子,通常一般痱子分為三種,紅痱,白痱,黃痱。痱子又叫熱痱、熱疹,是由於在高溫悶...
寶媽注意了,預防及療法寶寶長痱子了應該這樣做
夏季到了寶寶們都脫掉了厚厚的大衣露出可愛的胳膊小手小腳甚是惹人喜愛,但是討厭的蚊蟲叮咬以及痱子總是喜歡纏著寶寶讓不少寶媽頭疼不已,寶寶的前額、脖子、背部、大腿內側等處出現針頭大小的小紅點,又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