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心之家|家長常出現的7個錯誤溝通方式,你中了幾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批評子女
有位高中生自己搭公交到補習班補習,不小心在公交上睡著了,老師打電話到家中查問。
等孩子回家時媽媽便興師問罪,「那麼短的距離你也睡得著?我早告訴你晚上不要一直上網,這麼晚睡...」雖然媽媽說的有道理,但得到的卻只有孩子的不滿。
本來孩子在這個時候應該自省,但是因為被罵他開始遷怒,只覺得很生氣,最後的結果就是罵了孩子也沒有改善,反而破壞了親子關係。
這個時候,建議家長換個角度想問題,改用討論的方式來了解孩子需要什麼樣的協助,鼓勵孩子動動腦來解決補習能不能準時抵達的問題。
否則下次發生若同樣的情形,孩子很有可能被情緒帶著走或者乾脆就不去補習了。
二、批評孩子的朋友
同儕是青少年時期很重要的發展議題,在這個時期孩子的生活重心從父母關係轉變為同儕互動。
父母一旦知道子女的朋友品性問題特別多的時候,都會希望子女能夠與之保持距離,不要往來。
如果父母直接告訴孩子,「你千萬不要跟XX交往哦,他會把你帶壞」或者「都是XX人害得你功課退步這麼多。
」這個時候孩子並不會認為你是在關心他,只會認為你是在攻擊他的朋友。
基於正義感和面子問題,當下他一定會為了保護朋友而對抗父母,覺得大人就只會看表面,不懂得朋友的好,也會認為父母小看了自己,沒有被信任自己有判斷事情的能力。
這個時候,如何與孩子溝通是家長們最大的挑戰。
單純的好心提醒不代表孩子能聽進去。
如果你想把人生的經驗與智慧送給孩子,不妨換個角度和子女討論。
當然,這樣的討論即使完成了,仍然要持續注意子女們後續的行為表現,並且適時地關心他們的人際交往狀況,做到防範於未然。
三、糾正生活瑣事
大多數父母都不太欣賞青春期孩子說話的方式跟生活態度,他們常常有口頭禪或者不屑一顧的態度。
但當父母一糾正「你這什麼態度!」彼此的溝通關係就結束了,或是陷入雙方各說有理的僵持氣氛當中。
如果孩子偶爾脫口而出髒話或罵人的話語,很有可能是同儕間流行的語彙或自己覺得很酷。
父母如果覺得聽起來刺耳,不妨用經驗和智慧先讓自己冷靜以對,不要直接把孩子說的話當成是對自己的攻擊,然後找尋一個適當的時機和孩子討論說髒話以及罵人話語給人的感覺。
如果孩子嘴硬仍然認為很酷,請千萬不要再繼續跟他辯論下去。
這時只需心平氣和地提醒他,這個家是大家共有的,希望他可以尊重其他人的感受。
四、喜歡做結論
常常聽到很多孩子抱怨家長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都老愛提「當年勇」。
當父母提供經驗分享的時候,最好讓孩子自然而然地產生心得,而不是直接地將結論告訴他。
當然,這需要過程和時間。
如果父母只是單純地分享,而不是一直掛在嘴邊,倚老賣老,加以比較,子女通常都是會參考的。
如果一定要子女遵循或是拿來比較、要求,子女常常會問:「為什麼你就是對的?」反而不會去思考其中的益處,而且會影響他聽進去的意願。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想做自己,只要結論是媽媽說的,為了證明自己能做主、也會有其他的好主意,絕不會想要照著家長的意思走。
因為,孩子想要告訴家長,「我跟你不一樣,我已經長大了,不需要總是靠著你。
」所以,父母也需要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心態,承認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太一樣的,否則非常有可能會無法適應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改變。
五、不信任子女
越信任孩子,孩子越會讓你信任。
他們很喜歡掛在嘴邊說,「有很多事你根本就不知道,根本就不懂。
」父母就會開始擔心,孩子在外面到底發生了什麼?請記得,人與人的相處是以信任為基礎的,如果沒了信任,就會充滿猜疑和保留。
因此,對孩子所說的話,請你務必要以信任為前提。
當然,這並非意味著家長就不能去查證,或者再次確認孩子的言行是否一致,只是方法需要更有技巧。
例如:當發現孩子的最近得行為比較浮動的時候,可以試著關心他「都還好嗎?」同時藉由生活當中自由情境進行討論,「你最近有玩過很紅的遊戲叫吃雞嗎,你都在哪玩呢?隊友都怎麼找的?」或是在一起看電視劇情的時候,可以藉機提出,「怎麼主角交了這個朋友之後個性就變了這麼多呀?怎麼樣才不會受到他的影響呢?」從孩子願意討論的話題著手,自然地去了解孩子的想法跟現況。
六、偷看子女隱私
為了了解子女,有的家長會偷看子女的日記,這種事情在我們小時候就發生過了。
我以前還會特地拿一根頭髮夾在日記裡面呢,如果發現頭髮掉了就知道又被查了,以後這本日記的內容應該寫一些可以公開的內容了。
現在則因為科技的發達,家長開始會偷看孩子的手機,有些家長還挺自豪地說自己會破解孩子的密碼了。
又或者是跟著孩子出門的行蹤,看了又擔心,擔心就忍不住去問,問了就穿幫,親子關係因此破裂。
所以常有家長跟我說,「心理師,你不要跟孩子說我看了他的訊息,但是他好像認識了一個大了他十歲的男人,你可不可以幫我問問他,叫他不要跟他見面?」
七、過度的涉入
不知道家長朋友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給孩子的愛也有可能是一種負擔呢?我自己曾經在外地念書,有一次生病要看醫生,我爸爸立刻就說要搭飛機過來看我,我當下跟他說,「不用啊,因為我這樣壓力很大哎...」我爸回答說,「自己爸爸有什麼壓力啊?」我當下才驚覺我們親子雙方想法、感受上的差距。
有些在校任職的父母,刻意安排孩子在相同的學校上課。
有一些父母會擔心給孩子的空間不夠,刻意沒有把孩子安排在自己的班級,而是請其他同事幫忙。
只是每天都跟自己的孩子一起上學、一起放學、一起回家。
中午的時候還會逛到孩子的班上,順便幫他帶一份便當。
考試成績還沒公布,家長就會第一個知道了。
在這樣的狀況之下,請問各位家長,孩子會不會有壓力呢?現在也常常看到有許多父母有過度代勞的情況,出門叨念,「哎呀,你衣服多穿一點啊,動作快一點啊...」水果、飲料也送到房間給孩子,孩子們面對這樣的方式,到底會有比較多的感謝,還是覺得煩呢?
與孩子交流時,有兩條「不要」得遵守,不然會傷害孩子
文|文兒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能和孩子有好的溝通,有親密的親子關係。孩子不好交流,不願意和自己多交流,讓很多家長感覺自己受到了冷落。家長自己雖然也有多次嘗試,可是效果遠遠低於自己的預期,以至於產生更...
話要怎麼說,孩子才會聽你的,家長與孩子必備的溝通技巧
收到媽媽來信,信中媽媽提到:「為什麼每次感覺孩子有心事的時候,怎麼問都不肯說?」「跟她好好講道理,卻總是跟我反駁!」「好話都說盡了,孩子真的是管不了了,她就是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