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方丨和孩子說話的語氣,能改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說話是一門藝術,不僅指為人處世,和家人相處上,尤其是在面對孩子時,家長更應該學會這一項技能。

和孩子說話,一定要避開雷區,才能讓自己的話對孩子起到作用,不然,說再多也是白費功夫。

言辭不尊重孩子對孩子好好說話,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尊重,心理上就會達到一種平靜。

孩子在六個月以後,就有自己的想法,即使不會說,但會表達。

所以,當我們在面對一個能說會走、有自己思想的孩子的時候,更加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

不要是簡單的命令,或者是指揮,而是用平視的目光注視他們,尊重他們,和他們好好說話。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很容易收穫一個特別懂事和聽話的孩子。

總有家長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哪有這麼多的事。

如果,在讓孩子收拾玩具這樣一個模擬場景里,不同的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如果你說——趕緊把玩具收起來!這個時候,孩子感覺自己是被受控制的,他的第一反應是語言上的拒絕——「不行」,當再次被家長要求的時候,孩子選擇的是不理睬。

這個時候,如果換一種說話的方式——寶貝,請你把玩具收拾好,讓它們「回家」好嗎?聽完這個話,大多數孩子會立馬就去收拾玩具,即使有的磨磨蹭蹭,但是也會認同讓玩具回家的想法。

而且,大多數孩子心情也很好,會一邊收拾一邊說:「帶你們回家嘍」。

我的孩子和經常和樓上鄰居的孩子在一起玩。

那個孩子脾氣特別暴躁,一言不合就又蹦又跳,耍賴躺地那是家常便飯,讓他媽媽情緒很低落。

她無奈地問我,該怎麼辦?其實,她的孩子不是本來脾氣就暴躁,而是因為她的一些語言行為導致的。

比如,吃飯的時候,如果孩子沒有好好吃,她會立馬催促他:「吃,快吃!」口氣里,全是家長對孩子的打壓。

我建議她使用一個定時鬧鐘的方法,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吃完飯。

可是,她兒子對這一招兒根本不搭理。

兒子哭鬧的時候,她會在一旁提醒他,「你再哭,時間就更少了啊」孩子哭得更大聲;而她呢,又說「反正我吃完了,你不吃飯餓的是你」,孩子徹底崩潰了,說她是一個大壞蛋。

她雙手一攤,搖晃著身體說「我就是一個大壞蛋啊,所以你要抓緊時間好好吃飯」。

這一頓飯,孩子沒有吃完,而且,鼻涕、眼淚一大把,還把碗摔在了地上。

她跟我說,這個方法不適合她兒子。

我說,錯的不是方法,而是你對你兒子說話的態度。

對於孩子來說,照顧和陪伴他們的人,也是他們最值得信賴和依賴的人。

這些陪伴者對於孩子的性格塑造有很大的影響。

當孩子用近似尋求幫助的心情在哭泣的時候,而陪伴者是這樣無所謂的態度,會怎麼樣?孩子的內心立馬會向這個人封閉。

在孩子崩潰,說媽媽是大壞蛋的時候,這個鄰居的做法更是錯誤的,她用了一個很輕鬆的姿勢說「我就是大壞蛋」。

這時孩子會發覺自己被戲弄了,被嘲笑了。

很多家長,都在質疑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其實,不需要質疑,除了個人差異,家長說話的方式真的太重要了。

既然規定了時間,鄰居就不應該在旁邊一再提醒孩子。

因為她的提醒用的都是一種「不會好好說話」的方式,起到了反作用,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遠的影響。

信任的語氣:孩子都是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

尊敬的語氣:從兩三歲開始,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意識會愈發強烈。

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話、任性,而粗魯地直接反對,而應該運用尊重的語氣進行回答。

商量的語氣: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

要孩子去做某些事情,可以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讚美的語氣:每個孩子都有優點,都有表現欲,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讚賞,會讓他更加樂於表現自己。

所以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讚美。

鼓勵的語氣:要讓是孩子做到沒有過失,那是不可能,沒有失敗就沒有進步。

當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指責批評,而應該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鼓勵能夠讓孩子重拾信心,獲取成功。

當然父母在與孩子說活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取決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培養一個懂得關心和尊重他人、正直、誠實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一項艱巨任務。

每個家長應該務必完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