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易發火、脾氣差?父母只需做這2件事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實話,面對發脾氣的孩子,你有沒有那麼一瞬間,想狂揍孩子一頓?

如若真誠地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大部分父母的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但是能夠管理好情緒的父母,只是想想而已。

而情緒容易失控的父母,真的會對孩子大打出手。

很多父母常常會把孩子發脾氣當作是孩子不聽話,或者覺得孩子挑戰了自己的父母權威。

卻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哪怕是合理的需求。

其實,孩子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

如果孩子向我們表達憤怒,他們往往是在表達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犯。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憤怒和恐懼經常是同時出現的。

充滿力量的憤怒,伴隨著虛弱的恐懼,但其背後隱藏的卻是對愛的渴望。

例如,當一個孩子衝著家長怒吼:「夠了!我再怎麼努力你都不滿意!」他的憤怒的背後,是對自己的努力沒有被父母所承認、肯定,父母還一直苛求自己感到委屈,而更深次的原因是,他渴望得到父母的愛與肯定。

對待他們的憤怒,我們一定要思考這種他的憤怒的是否合理,努力覺察憤怒情緒背後的意義。

如果確實是因為我們的原因導致孩子受到了傷害,我們一定要正視自己的行為,告訴他們我們的本意並非如此。

有時候一句「對不起」,就能輕鬆的化解了孩子心中的憤怒,消除兩代人之間的代溝與誤解。

而爸爸媽媽們,真的能耐心去傾聽和找尋原因嗎?

在《虎媽貓爸》中,媽媽對茜茜有很多要求,要吃青菜,吃完青菜才能吃肉,不能玩遊戲,不能看電視……

過多的要求,讓女兒充滿牴觸,甚至因吃飯的事情,還爆發了一場夫妻大戰。

圖片來源:《虎媽貓爸》

媽媽認為茜茜不聽自己的話,非常生氣,而茜茜更是滿腹委屈,大喊:「我不要媽媽,媽媽不好!」

媽媽聽聞此話,失聲痛哭:「媽媽為了你,連工作都不要了,每天想著你吃什麼,學什麼,你說出這樣的話,到底有沒有良心?」

圖片來源:《虎媽貓爸》

教育界有一種說法叫「直升機父母」,就是形容一些父母跟直升機似的,整天盤旋在孩子頭頂,時時刻刻都要監控孩子。

上課、寫作業、看電視、吃飯、睡覺、與哪些孩子交往……所有的事情都在「直升機」的監控範圍內。

「直升機父母」對孩子,要麼是溺愛保護過度,要麼是控制過度,茜茜媽媽明顯就屬於後者。

小學階段孩子就開始叛逆,多半來自對父母規則的牴觸。

孩子願意在你面前發脾氣,是好事,不發脾氣才是壞事。

發脾氣說明他願意與你做正面情感的交流。

想想我們這一代人從小被壓抑的情感,壓抑有一定的自我保護作用,壓抑就不會被打罵了,但經常壓抑,就可能出現心理失常,心理疾病。

所以我們這一代人的心理問題特別多。

帕蒂·惠芙勒說:

孩子喜歡在家裡表達全部情感,是因為在家裡他能被傾聽和理解。

孩子被理解的越多,以後在外面他就會變得越好。

所以,如果你家有一個常發脾氣的小魔頭,那麼恭喜你,這是好事。

一個不發脾氣的小綿羊,才不是我們想要的。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希望各位媽媽能夠正確處理與孩子之前的感情,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語,多多陪伴他們,那才是真正的完整。

  • 面對脾氣大的孩子,我們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已經開始發脾氣,家長第一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靜,否則父母暴躁的情緒會激起孩子更壞的情緒。

然後,你可以嘗試蹲下來,和孩子以平視的角度輕柔地說話,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同情,不要急於解釋或爭吵。

如果孩子仍然難以平靜,可以試著抱抱他,讓他暫時不要想這件事,用其他新鮮事物轉移注意力。

總之,就是讓他在理解之下發泄。

我見過一個姥姥,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停地給他講道理。

也許姥姥覺得:道理說通了,你脾氣就能消下去了吧,這想法值得理解。

可是,姥姥忘了,成年人盛怒之下都聽不進去道理,何況一個孩子?再加上哭鬧聲中摻雜進不斷念經一樣的叨叨叨,真是讓人不勝其煩。

當時本來心平氣和的我聽得都想爆發大喊:「大媽,您閉會兒嘴吧!」

所以說,孩子鬧騰的時候,大人最好就保持安靜,然後接納他的情緒。

  • 孩子發脾氣之後,該干點啥。

一般「大戰」過後,氣氛都會有點兒尷尬。

如果家長不願意主動開口活躍氣氛,孩子當然也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儘快收場。

所以說,這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給孩子個台階兒下。

建議你在孩子發完脾氣之後就不要再提這件事了,如果他想要儘快結束髮脾氣的過程,就要及時表揚他,切記不要翻舊帳,不要針對他的壞脾氣教導他,更不要堅持讓他道歉或者承認錯誤,或進行任何形式的懲罰。

孩子發泄完之後,他通常很希望能夠得到家長的安撫。

你可以嘗試用小不點兒平時喜歡做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多抱抱他,讓他感受到父母不變的愛,這會讓他很快忘掉發脾氣過後的挫敗感。

孩子的表達方式受成長環境的影響。

如果一個孩子從來沒見過他的父母表達憤怒,那父母實際上就在教育孩子也決不能表達憤怒。

如果有家長總是以大聲、有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那麼他們的孩子的表達方式一定也是同樣的方式。

所以,如果我們想教會孩子正確的表達憤怒,就為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解決憤怒的榜樣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