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手機遊戲毒害了您的孩子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李樹華

小剛上小學時是個很聽話的孩子,懂禮貌,放學回家都是先主動寫作業,然後交給媽媽批改,學習成績一直很好。

升入初中後,小剛就變了,上課不認真聽講,走神,打瞌睡,放學後不寫作業,還經常跟父母頂嘴,甚至動手打父母,成績也一落千丈。

造成孩子這麼大的反差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孩子迷戀上了一款叫做「王者榮耀」的手機遊戲。

近年來遊戲產業飛速發展,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尤其是在未成年人的管制上,遊戲開發商並沒有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讓玩遊戲,兒子跳樓身亡!」、「10歲熊孩子玩遊戲買裝備 24小時花費2萬多元」、「玩遊戲手機被父母沒收 14歲熊孩子放火燒房」…這樣的新聞持續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為家長們敲響了警鐘。

心理科門診遇到這樣的孩子也越來越多,絕大部分都是焦急無奈的家長來諮詢。

詳細詢問後發現,其實對於孩子的變化,父母並不是沒有採取辦法,大部分都是軟硬兼施。

但是來軟的,孩子不聽你講的大道理,有的還會反駁說同學們都在玩,不玩就被孤立了;來硬的,孩子就開始和父母吵架、打架,甚至要挾要「離家出走」「跳樓」!可想而知,這樣的結果都是以遷就孩子而告終。

孩子遊戲成癮問題的持續發展肯定會帶來很多難以接受的惡果,比如家庭的關係惡化,孩子的情緒障礙、學習問題、人際關係問題、個性成長問題、身體健康問題等等。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講,孩子進入中學階段開始進入了「自我同一性」的發展時期,這個時期孩子會反覆思考「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當這種同一性過剩時容易導致自我中心和盲目崇拜,當孩子接觸到網路遊戲,看到周圍很多人在玩,看到高手玩家叱吒風雲、笑傲江湖的爽快,很容易盲從,而沉迷其中,同時也開始沉默網路遊戲帶來的那種短期積累就能獲得較大的成長的快感(這在現實中是很難實現的)。

另外中學生正處於心理叛逆期,隨著身體的發育和思維能力的增長,他們開始對原有的價值系統進行批判,於是,家長和老師的權威色彩逐漸變淡,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大人了,所以這時採用極端強制的方式並不能起到很好地作用,反而會導致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激化。

那麼家長們應該怎麼辦呢?

1. 以身作則。

如果家長管不住自己,總是盯著手機,而讓孩子認真讀書,這是很不現實的。

董卿說的「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在這裡同樣適用。

2. 跟孩子進行「man-to-man talk」(開誠布公的交談)。

良好的溝通是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要隨之發生變化。

試著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他,像是面對一個成年人一樣,也許孩子的很多想法不成熟,但是孩子也遠比你想像的懂得多,你可以告訴他你對於他學業的擔心,告訴他你對於他不寫作業玩遊戲的憤怒,但是不要總拿出一種「我是你爸,你就得聽我的」的態度,這個時期,往往適得其反。

3. 對於網路遊戲不要一刀切。

遊戲本身並不像犯罪、毒品一樣,無須要求孩子決不可沾染,適當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

適當的玩遊戲對於孩子的智力成長是有幫助的,比如反應速度、手眼協調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等等。

可以給孩子限定一下遊戲的時間,或者把遊戲時間作為一種獎勵手段。

通過這些,也可以鍛鍊孩子的自我克制能力。

4. 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

孩子總體來講還是好動的,如果業餘生活太單調,孩子才可能會沉迷於網路遊戲。

在孩子的業餘時間可以帶孩子去運動,游泳、打球等;或者參加一些孩子喜歡的課外的活動,比如爬山、真人CS、遊樂場等;也可以去參加一些親子活動,暑期夏令營、野炊、親子遊戲等。

5. 引導孩子去選擇合適的朋友圈子。

如果孩子周圍的朋友都是沉迷遊戲的,那麼孩子不容易從裡面脫離出來,因此可以多創造機會,讓孩子跟有自控能力的朋友去接觸、玩耍。

當然,這些建議都是普遍性的,每個家庭里,每個沉迷網路遊戲孩子遊戲成癮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如果上述方法仍不解決問題,建議尋求專業的幫助,可以去當地的心理科就診,以免問題的持續惡化。


關注更多精神心理問題,請下載好心情APP,為您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