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自己辭職在家帶還是由爺爺奶奶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個家庭有了孩子之後,整個家庭的中心就變成了孩子。

一切圍著孩子轉,為了孩子的吃喝拉撒,做大人的都盡心盡力,生怕慢待了自己的孩子,掌上明珠、心肝寶貝一點都不為過。

所以說在孩子事情上所付的精力可想而知。

針對帶孩子的問題,又引發家庭多少的矛盾,究竟孩子應該自己辭職在家待還是由爺爺奶奶來帶的問題是很多家庭糾結的。

我就針對這個問題,根據我個人的經歷跟你們闡述一下個中利弊。


我是一個機關單位職工,丈夫在醫院工作,兩個人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們根本做不到可以洒脫的辭職在家帶孩子。

所以,即便知道在帶孩子的事情上,爸爸媽媽帶比較爺爺奶奶帶有著諸多的好處,還是不可能由自己來帶。

大孩子今年13歲,上初中二年級;二胎小女兒剛滿百天,我還在產假中,所以說下一步上班後,帶孩子的任務還是要有爺爺奶奶來做。

有一個朋友,工作不固定,結婚後接著要了小孩子。

孩子出生後,婆婆跟她說讓她也別盤算出去做工了,專門在家帶孩子。

因為她婆婆有泥工的手藝,每天都能賺不少錢。

所以,她就辭職在家帶孩子了。

家庭情況不一,具體結果就不一樣。

本來爺爺奶奶能幫著帶孩子,讓年輕人能夠把精力都放在工作和學習上,可以說是幫了孩子很大的忙,那麼為什麼會有人寧願辭職自己在家帶孩子也不讓爺爺奶奶帶?爺爺奶奶帶孩子究竟哪裡不如爸爸媽媽帶孩子呢?

首先,老人帶孩子老是用老觀念老辦法,不講究科學,所以很多時候顯得帶孩子讓人不是那麼放心。

比如:一歲以內的嬰兒是不能吃鹽的。

這個問題現在是個媽媽都知道,可作為老人,他們就說不吃鹽咋行,做的飯菜不香。

你要是跟他們講吃鹽會加重腎臟負擔的話,他們就說我們小時收他們就是那樣養的。


其次:教育方面:小孩子1-6歲是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

這個時期的智力開發就需要家長來完成,比如看卡片、講故事等等,老人因為能力有限,就可能做不到對孩子進行先期智力的開發,從而錯過孩子智力開發的黃金時期。

或者因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對孩子課程進行輔導,疏於對孩子進行管理和監督,從而使孩子在學習上放任自流。

再次:生活方面:老人多年來的生活習慣,在很大程度上跟現在的年輕人不同,或者是因為衛生習慣。

比如:老人在帶孩子時,因為孩子吃飯慢,或者食物對孩子來說咀嚼有點困難,有的老人就會幫忙咀嚼,這種事情是作為年輕人最不能容忍的。

再就是老人隔代溺愛孩子,凡事以孩子樂意為重,不講原則,加上孩子又沒有對事情是非的認知,所以極易使孩子養成懶散的習慣。

說了這麼多,哪些諸如我們不能辭職在家看孩子的又應該怎麼樣避免老人帶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孩子健康成長呢?

首先,即便工作上再忙,也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長。

儘可能的保證每天能夠見到孩子,跟孩子戲耍,跟孩子溝通,以保證及時了解孩子的成長變化,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把自己的角色扮好。

其次,平時將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跟老人及時溝通,讓老人由老觀念轉變,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老人的不能接受新觀念主要是從來沒有接觸過,有了那方面的認知,作為老人,為了自己的孫子,還是能夠接受並注意的。

最後,將老人不好的生活習慣當做家裡養育孩子必須克服的問題對待,堅決杜絕老人溺愛孩子的現象出現,凡事講求一個原則,讓孩子在一個有規矩的環境長大,養成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有一個良好的性格、習慣將是伴隨孩子一生的事情,作為家長都應該努力。

所以,不管誰來帶孩子,目的都是在能力範圍內保證給孩子一個好的條件,以保證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所以誰來帶還那麼重要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庭中最不好的7種現象,你家占了幾個?

我國家庭的家庭觀念普遍比較重,但是卻往往由於過分地重視,而導致了大部分家庭都存在著「界限不清」的問題。家庭的界限不清很容易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同時也會家庭環境的融洽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