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安全感的兩個時間段,父母要重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月月今年兩歲了,爸爸媽媽不在身邊,都是三個月左右才回家一次。

每次一聽說爸爸媽媽要回家了,高興地不得了,幾乎天天粘在媽媽身上,像是個樹袋熊一樣。

不讓媽媽在家裡干一點活,就算去,也要抱著她才行。

每次爸爸媽媽該回去上班的時候,那一天是最難熬的,走的時候月月哭的不得了,讓人看著都心疼。

雖然孩子過幾天就會好了,但是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總是沒有那麼開心。

其實孩子是缺乏安全的表現,因為父母不經常在身邊,面對的是爺爺奶奶,畢竟照顧不是很精細,沒有爸媽在身邊,難免會沒有安全感。

當父母發現孩子出現咬手指、不敢一個人睡覺、自己在角落睡覺等現象的時候,孩子就是缺乏安全感了。

其實除了父母要多些陪伴之外,也不要太驚慌,這是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經歷這些時期。

當孩子在這兩個時間段里會缺乏安全感,父母要重視。

1、十個月左右。

在孩子剛出生之後的幾個月里,還並不會出現認生的情況,這是因為寶寶對周圍的一切還有好奇心,而且沒有太多的判斷意識。

孩子小時候周圍會有很多人來抱著的,可能抱著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也有人會抱一抱,孩子也沒有出現牴觸的情況。

到了十個月左右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開始會走路了,身體各個方面也有了更加完善的發育,對於周圍的一切事物也已經熟悉。

如果這時候突然有陌生人出現在面前,想要抱孩子的時候,孩子自己已經有了判斷,覺得這個人不熟悉,會讓孩子害怕的。

所以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不必那麼緊張。

2、兩歲的時候。

我們說過,在育兒上來說,孩子兩歲這個年齡段是「糟糕的兩歲」。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一些思想已經有了初步的形成,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語,自己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獨立意識。

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非常粘人的,如果爸爸媽媽不在身邊就會非常害怕,可能還會哭鬧不止。

因為他們的獨立意識還比較模糊,會開始自己學事情,但是又做的不好,對未知世界充滿恐懼。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沒有給到陪伴,沒讓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滿足,容易對孩子以後的性格造成影響。

可能會自卑、沒有自信的。

所以,在知道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時間段之後,一定要對孩子多些陪伴和關心,但是也不要太緊張焦慮,不然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的心情,他們也會焦慮性子急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