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父母,卻忘了丈夫和妻子的角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也許你和愛人在沒孩子的時候很相愛很甜蜜,但做了父母之後,便一心撲在了孩子身上,孩子成了生命的中心,所有的一切都圍繞著他展開。

愛情?那是戀愛時才談的,現在都要為孩子讓路。

安嵐在生孩子前,和老公如膠似漆,每天都膩在一起。

看到新鮮的美食,她會第一時間做給他吃;發現一個好玩兒的地方,他也會興沖沖地帶她一起去。

那時的日子過得跟偶像劇似的,誰知兒子來了,一切都變了。

安嵐一頭扎進育兒社群,研究各種育兒方法,在媽媽群里聊起育兒經頭頭是道。

而老公則為了賺奶粉錢努力工作,加班加點。

但是,隨著他們和兒子越來越親密的同時,彼此卻漸漸疏遠了。

為了給孩子做地道的芝士蛋糕,安嵐費盡心思買各種進口配料,卻連一盤最普通的可樂雞翅也懶得給老公做;安嵐用心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而很少考慮老公最近在想什麼,有什麼需求。

老公又何嘗不是如此,孩子生病了,他急得什麼似的,而安嵐感冒發燒時,他就應付地倒杯熱水了事。

安嵐唉聲嘆氣:「當了媽,地位下降太快了!」

另一位爸爸李嘉也有同感,沒娃的時候,老婆說他就像是星空,每次仰望都心花怒放。

現在有了閨女,老婆母愛爆棚,覺得閨女才是她最愛,每天眼睛不離孩子,都懶得多看他一眼。

以前和老婆有聊不完的話題,現在,他們的話題只剩下孩子。

當了父母的夫妻,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早就無暇顧及曾經的詩和遠方。

難道就要這樣過一輩子?

分析與應對

常聽到有人說:「我本來不想要孩子」或「我不怎麼喜歡孩子」,可生完孩子後卻判若兩人,完全沉醉在親子關係中,更甭提那些原本就期盼孩子的人了。

原因在於人們低估了血親關係中蘊含的先天親職傾向和強大的本能聯結。

孩子的到來會帶來巨大的成就感、滿足感、價值感和幸福感,且在嬰兒階段,孩子也確實需要父母,尤其是媽媽全身心地投入和付出,於是形成母嬰融合的狀態。

但融合階段不應超過3~6個月,漸漸地,母親應該慢慢拉開和嬰兒的距離,這既有利於母親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也有利於孩子的發育和成長。

不過,有不少女性像安嵐一樣,沉迷在「母親」的角色中出不來,將其放在第一且最重要的位置,卻忽略了自己其他的角色定位,如妻子、女人……進而引發許多問題,如冷落忽視丈夫、邋遢不修邊幅、無心工作、過於控制孩子等。

諮詢中,當我直覺來訪者在角色定位上出現問題時,會請她們勿做過多思考來回答「我是誰」或更直接的「我的角色」,同時在白紙上隨意畫出自己每個角色的大小。

下面是一個真實的諮詢案例。

來者一直抱怨老公不上進、不關心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兩人分歧大,常發生爭執等。

她邊畫邊說:「孩子就是我生活的中心」,於是在「XX的媽媽」處畫了最大的圈,接下來,是「科室主任」「醫生」「自我」等,一直到第8位,她才想起「妻子」的角色。

我問她:「你覺得第8位和你諮詢的問題有什麼聯繫嗎?」

一開始,她不明白,甚至理直氣壯地認為就應該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老公做的不好,排在第8位理所當然。

我順著她的思路啟發她:第一,就算要教育孩子,一個人的力量大還是兩個人的力量大?被貶低、忽視、排斥的人會感到壓抑,得不到溫暖和關心,也沒有自信和動力投入工作和家庭建設,陷入惡性循環。

第二,長遠看,孩子終將離開父母,夫妻才是陪伴到老的核心關係。

第三,父母恩愛在給孩子帶來安全、穩定、和諧的家庭氛圍外,本身即是非常好的愛的教育和幸福模板。

夫妻恩愛的家庭,孩子將來幸福的機率大。

一段時間後,我們共同制定了家庭關係調整方案:

1.提高夫妻關係的位置,邀請、鼓勵丈夫進入三角關係,多給丈夫陪伴孩子的機會,拉開過於緊密的母子關係。

2.對丈夫少抱怨、多關心,學習正面強化,即多注重他做的好的方面,並給予言語或行為(如親吻)的讚賞。

3.在孩子面前維護丈夫的權威和地位。

不當孩子面批評、貶低、嘲諷他,讓他下不來台;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4.遇到教育的問題和分歧,夫妻先溝通。

學習分享不同教育理念以及夫妻如何妥協、達成一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媽的育兒焦慮,根源都在爸爸身上

有了孩子以後,生活會發生不一樣的變化,這種變化有丈夫妻子要適應做爸爸做媽媽的角色,還有孩子要適應新世界。這都會產出新的焦慮,引發新的家庭問題,尤其是爸爸媽媽因為細節更容易出現裂痕。在《育兒大作戰...

父母經常吵架,孩子性格焦慮脾氣差

自從有了寶寶是夫妻之間出現了新的磨合期。許多家庭因為對孩子的養育觀點、經濟壓力和或工作不順心等生活問題,新手父母常常鬧矛盾,吵架、冷戰、甚至家庭暴力。然而父母的這些行為,直接給幼小的寶寶造成心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