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自卑,大都是因為父母的這幾句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膽小、自卑多是因為具有恐懼心理。
恐懼的產生有一定的誘因,與孩子的年齡、認知能力、看護方式及家庭關係有關。
導致孩子恐懼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家庭關係不和諧,尤其是夫妻教育方式不一致。
教育方式不一致的家庭經常發生爭吵,導致父母有不同程度的焦慮,焦慮會讓孩子緊張,從而影響孩子安全依戀關係的建立。
即便是新生兒,對情緒的感知也是非常敏感的,媽媽焦慮時,懷裡的孩子會哭鬧不安,甚至拒絕吃母乳,所以和諧、一致的家庭關係可以減少孩子的緊張和恐懼。
家長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恐懼和焦慮,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下面這些現象。
嚇唬、威脅孩子
「有了弟弟妹妹,媽媽就不要你了!」
「大灰狼就喜歡吃不愛蔬菜的孩子!」
很多家長喜歡用「大馬猴」「狼外婆」等嚇唬孩子,尤其是不聽話的孩子。
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不能真正理解這些事物是否真實存在,經常拿這些莫須有的事物嚇唬孩子,會使孩子越來越膽小怕事。
還有一些威脅式的語言,比如「不要你了 」,這句話最讓孩子恐懼,他會相信爸爸或媽媽真的要拋棄他。
說教、評價和比較
「小男子漢畏畏縮縮的,一點小事都做不好,你還能做點啥?」
「鄰居家小明期末考試第一名,就你天天讓我丟臉!」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如果不停地說教,甚至發脾氣,會導致孩子無所適從。
所以,如果孩子做錯了,100句批評的語言,不如一次正確的示範。
聽到最頻繁的是「別人家孩子」,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家孩子的長處比較,只關注孩子的缺點,而忽略孩子的優點。
有些父母甚至不分場合地指責孩子,長期人前教育孩子會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強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情 「來來來,給大家唱首歌,你不是天天哼哼麼!」
「我兒子英語說得可棒了,來,告訴奶奶蘋果怎麼念?」
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得到他人的認同和表揚,所以喜歡強迫孩子在他人面前表現特長,尤其是在家庭聚會的時候。
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因為不是每個孩子都善於表現,這就需要家長們了解孩子的個性和特點。
脾氣暴躁、強勢的父母會讓孩子產生恐懼,簡單而粗暴地對待孩子的一切,不給孩子說話和做選擇的機會,孩子每天惶惶不安,唯恐哪句話或哪個動作導致父母不滿意。
家長要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特點,不能簡單粗暴地訓斥,更不能強化孩子的恐懼。
要客觀、理智看待孩子的成長過程,鼓勵孩子挑戰不同的事物,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培養孩子沉著、冷靜地面對現實的性格。
「你不聽話警察就來抓你!」這個鍋警察不背
博士媽媽說:昨天我和朋友們聊起小時候每逢我不吃飯、不睡覺、不聽話的時候,爺爺奶奶總會嚇唬我:「門口有大灰狼,再不聽話就咬你!」「不好好吃飯的小孩是會被乞丐背走的!」「你不聽話
這3句話,聰明的父母都不會對孩子說
博士媽媽說:昨天我和朋友們聊起小時候每逢我不吃飯、不睡覺、不聽話的時候,爺爺奶奶總會嚇唬我:「門口有大灰狼,再不聽話就咬你!」「不好好吃飯的小孩是會被乞丐背走的!」「你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