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孩子最深的父母4大排行榜,第一名簡直不能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影響到孩子,包括孩子的性格,孩子的習慣,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受到父母深深的影響。

所以說,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自己,不要讓自己的一些行為,帶給孩子無法彌補的傷害。

那麼,父母的哪些行為最能傷害到孩子呢?鑫鑫媽咪總結了一下經驗,與大家分享,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快樂溫馨的家:

第四名:過於溺愛孩子的父母

鄰居有個孩子叫小歡,來上幼兒園的第一天,不象別的孩子那樣哭鬧,象個小大人似的,忙上忙下,開心極了,對待小朋友也是熱情無比。

媽媽也是非常積極,什麼舞蹈,網球,繪畫,也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一起上!可沒過多久,孩子不再活潑可愛,嘰嘰喳喳了,干起事情來總象是不知所措,甚至於問她話時,她也只用點頭和搖頭代替了,孩子不開心了。

原來,媽媽在未給她商量就報那麼多興趣班的同時,還給她定下很多不成文的規矩,例如不准跟男孩子一起玩,放學回家必須先向父母匯報在學校的情況,學了什麼知識,有沒有跟小朋友好好玩等等。

媽媽是不問出來決不罷休,因為是剛上幼兒園,還沒有形成上課認真的習慣,所以孩子的回答總是不能令媽媽滿意,於是孩子形成一種上學時的無形壓力----怕錯,所以不說,繼而發展成為你問我,我乾脆不理的局面,性格趨向自閉。

第三名:控制欲過強的父母

父母控制欲太強,剝奪孩子自我表現和發表自我看法的機會,會讓孩子產生「我不會」「我不行」「我不好」的心理,導致孩子自我懷疑,性格懦弱。

我的一位前同事,是個年輕的小伙子。

在單位里非常努力,但是為人處事總有些欠考慮,衝動,與同齡人相比,身上總顯得稚氣、「單純」。

後來熟悉後得知,他有一個大包大攬的媽媽。

這位操勞的媽媽家務全自己做了,家人孩子的衣食起居無不悉心照料。

與此同時,媽媽管他也很嚴格,死死地控制住了他的生活。

他說媽媽一直把他當做小孩兒看待。

久而久之也就認同了媽媽的評價,屈從了媽媽的控制,一直以一個孩子的姿態而存活,稍有想要長大的意願,內疚指責各種道德壓力就接踵而至。

他感覺自己從未真正長大過,為此,他曾難過地說:我是個沒有人格的人,我沒有辦法為自己做主。

第二名:脾氣過於暴躁的父母

在我所住的小區里有一位年僅21歲的小姑娘,媽媽也有52歲了。

在我記憶里小姑娘就是在媽媽的吼叫、打罵中長大的。

經常聽到她家裡爸媽吵架的聲音,甚至連小姑娘也罵,完全不顧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小姑娘的脾氣像很溫和也很能忍,有點軟弱。

所以每天都能忍受父母的壞脾氣,從來只是默不作聲聽著父母打罵卻什麼都不敢頂嘴。

小姑娘的媽媽沒什麼文化,一罵起人來就歇斯底里的像潑婦罵街一樣,各種髒話各種詛咒完全不像是一個母親罵女兒的話。

而且她像一根澆了汽油的乾柴一樣一點就著,任何無關緊要的小事都能招來她的咆哮。

而且不管是在人多的大街上還是家裡她都不分場合的發作,周圍鄰里也是人盡皆知,對這對父母都敬而遠之。

在這樣一個環境下生長的孩子,無非出現的就是這兩種結果,第一,孩子沒有安全感,缺乏愛,長大後會比較懦弱,第二,受到父母的影響,長大後也會跟父母一樣,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不懂冷靜,朋友也會很少。

第一名:經常惹媽媽生氣的爸爸

婚姻關係 是所有家庭關係的核心,父母相愛 孩子也會更加懂得去愛。

當一位母親得到丈夫的關愛時,女性的魅力自然散發出來,媽媽誇讚爸爸的了不起,爸爸自然就成了孩子最親近的守護神,成了學習的好榜樣。

這樣和諧的家庭關係,漸漸形成一個積極陽光的氛圍。

這樣的孩子不僅樂觀向上,也明白這種愛的表達,學會欣賞生活,讚美他人。

做為爸媽的我們,應該多看看身邊的這個枕邊人。

我們終有一天也會明白,父母之間的款款愛意,不會越用越少,反而越來越多,還會溢出很多很多去滋潤我們的孩子。

這樣才會為孩子編織一個溫暖的家庭,一個快樂的天地。

我是鑫鑫媽咪,專注孩子學習與教育的研究,可幫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寶爸寶媽們記得關注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最傷孩子的7種爸爸,你有沒有榜上有名?

女孩眼中,爸爸是依靠,是未來嫁人的標準;男孩眼中,爸爸是榜樣,是長大後要成為的男人。所以,爸爸的形象,爸爸的所作所為,爸爸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都非常非常重要,但有時候爸爸無意中的小動作卻傷害了孩...

寵兒就是殺兒

中國古語說「捧兒無異於殺兒」,西方教育理念認為「太過完美的童年是一生悲劇的開始」。話雖不同,但都是一個道理,溺愛不是愛孩子,而是害了孩子。「李天一」事件引發了許多普通家長的反思:無論富貴與貧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