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錯在媽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是一個6歲孩子的媽媽。

在大家的眼裡,我對孩子很有耐心,總是和他講道理。

跟其他同齡的孩子比起來,我家的孩子就像個小大人,

體貼、暖心,最重要的是,幾乎從不無理取鬧。

事實上,我並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

但是,當了媽媽,就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暴脾氣。

首先要說的是,各位媽媽千萬不要為自己的憤怒感到愧疚,要知道,並不是只有你會這樣。

小孩子本身就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再乖再聽話再懂事的孩子都有調皮搗蛋的時候,這就是孩子的天性。

加上社會環境的因素,父母對還孩子的期待都非常高,不僅要求孩子什麼都要去嘗試,還希望十八般武藝孩子樣樣都能精通。

一旦孩子出現令人不滿意的表現,往往容易讓媽媽感到憤怒和沮喪,這就是我們憤怒的根源。

所以,媽媽們不要為此感到懊惱,人無完人,家長都不可能做到事事完美,更何況孩子。

媽媽們要做的是,放輕鬆,用溝通去解決憤怒。

那麼,什麼樣的溝通才是有效正確地溝通呢?

我認為,尊重是溝通的前提。

一方面,別把孩子當孩子,請各位媽媽嘗試著用平等的心態去和孩子溝通;

另一方面,學著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去思考,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表達。

今天我先講自己比較常用的方法中的一個:

儘可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對孩子使用攻擊性的言語。

親子關係中需要雙向共情

我記得自己有一次對兒子說:「你再不把玩具收拾好,媽媽的耐心就快要用完了,只剩一點點兒了,只有米粒那麼點了。

」兒子停下來,問我,「媽媽,我收拾完了你的耐心是不是就能恢復了,跟剛開始一樣多。

」我點點頭,然後兒子只花了5分鐘就把磨蹭了半個小時沒做完的事情做完了。

這個方法,其實來源於《賴克林兒童情緒手冊》裡面的一個案例。

比起我實在的兒子來說,案例里的兒子更加可愛——「 兒子停下來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笑著說,現在還有多少呢?有葡萄柚大嗎?媽媽承認了孩子的話,而且忍不住笑了起來,氣氛在一瞬間就變得融洽多了。

賴克林兒童情緒手冊

看,這就是有效的溝通。

通過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理解你。

我們經常講,當孩子生氣、委屈、沮喪地時候要共情,其實這也是共情的反向使用,讓孩子能夠和我們共情。

再舉個例子,比如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們鬧矛盾地時候,經常會不自覺地介入到處理孩子們的矛盾中去,批評欺負人的孩子「你怎麼不聽話,不能好好玩,不讓著弟弟妹妹,把弟弟妹妹弄哭了」,這些都是父母在處理孩子矛盾的時候常用的說辭。

這種時候,父母其實需要放平自己的心態,鬧矛盾也是孩子們之間的一種社交,大人之間,朋友同事之間都常常發生各種各樣的不愉快,孩子們也不例外。

對於這種情況,最佳的做法其實是袖手旁觀。

孩子們的事讓他們自己去處理,然而,現在很多父母要麼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吃虧,要麼擔心自己的孩子欺負了別人的孩子被別的家長理罵,所以,很多家長都會出面干涉。

那麼,如果要制止自己孩子這類行為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大多數的媽媽都會採取上面的不正確言語,一個聰明的媽媽應該說,「媽媽看到你罵人/打人/搶別人玩具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生氣。

沒錯,通過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受歡迎,不被允許的,在場的大人也不會過於尷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無理取鬧的也許是大人,不是孩子

今天要講的故事,不是嚴格的故事,但卻是很多父母都容易走入的誤區。要從專欄上一位父親的來信講起。來信內容如下: 我曾經看到過國內某「優秀母親」的著作中提到如何應對孩子無理取鬧,其中的例子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