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溝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溝通,相信是很多家長困擾的問題。

本來懂事聽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突然變得叛逆、沉默寡言,不服管教,甚至故意處處針對自己,沒有有效的溝通交流,矛盾日益加劇,親子關係日漸疏遠。

什麼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成長發育的過渡階段,一般在10~20歲之間,以性成熟為主,心理,生理急劇快速地成長發育,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的生理,心理,行為會發生突變。

孩子們的行為將擺脫兒童特徵,更接近與成人,渴望獨立和自由,而現實是物質上他們又無法不依賴父母,由此產生一系列消極情緒,反抗傾向,涉及到每個個體的情況有所不同。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1、平等與尊重

孩子在向成人轉化的過程,急於擺脫原來小孩子的身份和行為模式,內心渴望大人將他也看作是一個「小大人」。

這時,家長們不要再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適當的放低自己的姿態。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感到尊重,轉換心態,適應一種新型的平等的親子關係,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的挑刺和找茬適當的包容,反思自己是否有問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大人也會犯錯,與孩子共同成長才是健康的親子關係。

2、肯定與讚美

孩子在青春期性從身體、外貌、行為模式、自我意識、交往與情緒特點、人生觀等,都脫離了兒童的特徵而逐漸成熟起來,更為接近成人。

這些迅速的變化,會令其產生困擾、自卑、不安、焦慮等心理。

孩子在這一過程中,心靈脆弱,時常自我否定。

這時候,家長就更要對孩子給予肯定和讚美,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多談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不要輕易的否定孩子的想法和觀點,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流露出不屑或不滿,很有可能關閉雙方交流的大門,如果孩子要求不合理,要有耐心,擺事實,講道理,和孩子一起權衡利弊,讓他覺得他掌握著選擇權。

這樣,孩子再面對難以抉擇的問題時就會考慮我是不是應該聽聽父母的意見,而不是逃避與父母接觸。

3、給他足夠的空間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擁有自己的小空間,仿佛每天都裝著無數個小秘密。

牧羊人式教育與溝通,父母不要想著洞察孩子的所有心思,給他一個相對獨立自由的空間活動,適當的指引但不做過多干涉,這樣「羊兒」才能放寬心地吃草。

4、必要的限制

給孩子空間,不代表對孩子不管不顧,無條件放任,對於危險的活動要把他們扼殺在搖籃之中。

性行為、菸酒以及反社會性質的拉幫結派等行為的危害在青春期之前就讓孩子有充分的認識。

青春期時孩子的判斷力較弱,思想尚未成熟,容易壞人蠱惑,這時家長就要把好關。

受例如限制孩子的晚歸時間,避免孩子與幫派團伙的接觸,禁食菸酒等也是非常必要的手段,有效降低孩子接觸危險的機率。

您的孩子青春期經歷了哪些問題麼?歡迎與我們進行交流討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4歲的青少年最叛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個叛逆期,這是每個人從兒童向成人過度的關鍵時期,所以經常兼有兩個時期的特點:一方面,這一時期的孩子缺乏適應社會環境的獨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動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