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代的父母正陷入一個不自覺的矛盾中。
一方面我們擔心外面的世界充滿危險和誘惑;一方面我們又很焦慮小孩太脆弱,經不起挫折和打擊。
現在小孩情緒管理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挫折忍受力」。
溫室里的花朵是周圍大人共同關心的焦點,擁有的關心如此多,孩子幾乎不可能被忽視,幾乎沒有接受過適當挫折的鍛鍊。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去應對生活和學習上遇到的挫折,擁有高逆商才能在今後殘酷的社會競爭中取得領先,才能發揮情商和智商的優勢。
但在培養孩子挫折忍受力前,我們必須澄清三大誤區
誤區一 越挫越勇
大家都說越挫越勇,認為孩子沒有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因為承受的挫折不夠多,所以就想辦法製造挫折。
但這樣把免疫系統還不健全的孩子,放進充滿病毒的環境裡,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根據研究,擁有良好挫折忍受力的人,共同的「基礎」就是擁有穩固的人際關係,擁有愛與被愛的經驗。
父母在給小孩挫折之前,應該先讓孩子確知自己是被愛和獲得接納;同時自己在父母的眼中非常特殊,深受賞識,而不是急著給他「更多挫折」。
誤區二 太害怕孩子不快樂
現代父母常常太急滿足孩子的需求,害怕孩子不開心,無形中讓小孩養成自我中心,無法等待,一旦有絲毫情緒上不被滿足就覺得挫折。
小孩們只要一個「挫折」的表情出現,成人就急著介入幫忙解決。
這樣小小的舉動,無形中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的機會,小孩克服挫折的強度也因此愈來愈低。
誤區三 哪有這麼嚴重?
以大人的標準,孩子眼中的「挫折」往往渺小到可笑。
比方說:下棋輸了、積木拼不好、考試考不好、搶玩具搶不贏別人……
但此時,父母一句「哪有這麼嚴重」反而會讓孩子再一次受挫,讓他們覺得連有挫折的感受都是不對的。
漸進式的從小小的挫折中學習,才能夠讓小孩練出穩固的挫折免疫力。
認清了這三大誤區後,家長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提升孩子的挫折免疫力呢?
原則一陪小孩分析挫折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當小孩生病的時候,父母都會注意提醒要他多穿衣服、多吃營養補品、避免吃冰、充足睡眠等。
而不會只是空泛的拍拍肩膀說:「你要健康一點喔!」
但是,當小孩面對挫折的情緒時,父母往往忘記用同樣的態度去幫忙。
比方說,父母應該陪著孩子了解發生挫折的原因,去找到解決的方法,陪伴多多練習等,而不只是說句:「你要勇敢一點!」
原則二幫助孩子找到切合實際的目標
多數的都市小孩從小到大,生命的空間和意義只局限在教室里,很自然,成就和挫折也是被框在這小小的範圍。
因為成就的指標受限,能夠受到肯定的機會也變少,挫折也就相對變多。
父母能幫忙的就是欣賞孩子不同的特質,開拓孩子生命的經驗,跟孩子一起釐清、建立合理的目標,才能讓孩子理解,一切挫折的忍受「所為何來」這時,挫折才可能變得有意義。
原則三相信孩子有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能力
現在的父母對於孩子全部的事情都掌握得巨細靡遺,會讓孩子感受到背後有張無形的安全網,讓孩子感受雖然父母不在,但出了事父母會扛。
若父母有一些不知道、不清楚的事情,小孩就得學習自己一個人去面對,自己才會開始有能力、有信心。
父母就算覺得很痛苦,也要學會信任。
但是要信任到什麼範圍?比你現在可以接受的界線,再多一點。
原則四 找出挫折免疫力的死角
有些挫折顯而易見,但是有些挫折需要父母細密的觀察。
這些看不到的挫折往往容易被忽略,成為挫折免疫力的死角。
從小學開始,父母則該特別觀察孩子挫折免疫力的死角是人際關係。
尤其是對一些課業表現沒有大問題的小孩,因為這些孩子平常表現良好,父母往往會覺得沒有問題,不必擔心。
家長若只是泛泛的問孩子:「學校都好嗎?」可能也會獲得泛泛的:「很好啊!」家長應該細心的問:「你東西沒帶,都跟誰借?」、「下課和誰在一起?」、「上次跌倒,是誰陪你?」,或和老師多多溝通。
青春期被同學排擠的學生,這種人際關係的挫折,往往會嚴重到讓學生寧願放棄學業逃避。
這往往是因為人際關係的挫折在更小的時候,躲在死角,沒有被發現,因此失去強化免疫力的關鍵期。
如今的小孩看似比較好命,生活在一個必須用人造環境打造挫折的時代。
但是父母若能認清問題,掌握原則,還是能夠有效的協助小孩強化挫折免疫力,勇敢面對逆境。
北京小學生微信公眾號——小學生學習指南,家長育兒百科
關注微信號bj_xiaoxuesheng(長按複製),和您一起培養個性智慧的牛孩。
如何培養孩子面對挫折與失敗
雖然放開了二胎,但最近兩年的事,所以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和父母的父母關愛有加,卻往往忽視了對小孩堅強意志的培養,導致小孩越來越嬌慣,受點丁點挫折與失敗就苦惱,甚至放棄。其實小孩面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