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然而健康的身體與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息息相關。
也就是說,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身體健康的根本。
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
專家指出,2--6歲是培養孩子習慣的最佳時期,家長可以抓住這一關鍵時期,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良飲食習慣排行榜:
① 偏食、挑食、厭食:這種現象在幼兒時期較為常見,對於孩子正常的生長發育十分不利,如果孩子長期偏食、挑食、厭食會導致機體營養不足,從而影響身體正常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
其實讓孩子產生偏食、挑食、厭食的原因除了消化不良和食物過敏以外,更多的是受環境因素影響。
例如,有的家長就有偏食的壞習慣,還有的家長一樣的飯菜重複吃。
② 家長過分「溺愛「:由於2--6歲的孩子,身體協調能力還沒有鍛鍊好,所以在吃飯的時候,吃的慢,還會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有時還會把餐具掉地上,這時候有的家長就會認為讓孩子自己吃飯,不如餵孩子吃飯,又快又乾淨。
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吃不飽,自認為餵飯能讓孩子多吃點,這樣有可能導致孩子積食,同時還有可能造成寶寶厭食。
③ 過多的零食:孩子喜歡吃零食,這是大家眾所周知的。
有的家長考慮孩子不好好吃飯,買些零食給孩子吃。
這一舉動不僅提示了孩子可以不好好吃飯,還會讓孩子養成吃零食的壞習慣。
零食食用不得當,會影響正餐的進食量,甚至不吃飯,接著會出現身體營養攝入少,導致肥胖,兒童期的肥胖,成年後易患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疾病。
④ 飲料代替白開水:過多的飲用碳酸飲料會刺激胃液分泌,不僅會降低食慾還會影響鈣吸收,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嚴重會引起肥胖、齲齒等有害於身體健康的疾病。
下面說一說如何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① 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不厭食:家長的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是影響孩子的主要因素。
例如:家長飲食單一,還有的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家長就任由孩子,經常聽到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不愛吃蔬菜,這樣孩子就會潛意識的認為,我不吃蔬菜沒事。
其實只要家長用心一點,改變一下烹飪方法,孩子就會接受的。
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飲食多樣化,才能保證營養均衡。
② 鼓勵孩子自己吃飯:有些家長為了乾淨、省事,主動給孩子餵飯,殊不知長時間下去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性,對飲食習慣有很大影響。
所以家長要放開手,多引導並鼓勵孩子自己吃飯。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吃飯的慾望,只是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還不強。
家長及時給予支持和鼓勵,而不是指責。
③ 吃對零食:所謂吃對就是選擇好的健康的零食,例如:水果、自製果汁,酸奶,堅果等都是好零食。
兩餐之間適量的吃些好的零食,對身體是有好處的,能更好的均衡營養。
那些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零食,偶爾吃一次還行,多吃無益,否則會影響正餐時的食慾。
還有讓孩子少喝或者不喝碳酸飲料,多喝白開水。
④ 進餐時間要規律:一日三餐要定時,規律的進餐可以讓孩子的胃腸道以及內分泌系統建立起適應進餐的調節反射,建立清楚的用餐和不用餐的區別。
進餐不規律不僅影響孩子的食慾,還會影響消化功能正常運行。
⑤ 規範進餐行為: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現在孩子吃飯時間邊吃邊看電視、邊吃邊玩的現象很常見。
有的家長認為看著電視孩子會安安穩穩的坐那裡吃飯,可是進食不專心,會使消化器官受到影響,長此下去會引起腸道疾病。
所以良好的進餐行為也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吃飯時間專心吃飯,關掉電視,也不看手機,更不要在餐桌是教訓孩子。
有了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給孩子的身體提供全面而均衡的營養,有了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讓健康永遠陪伴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