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期語言教育,家長常中招的教育誤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 Monica 畫於塞戈維亞

自從我做兒童早期多語研究以來,身邊的媽媽常向我諮詢如何給孩子做雙語/多語教育的問題。

通過和家長們的深入溝通,我發現其實很多家長對兒童語言學習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

坦白說,沒有進行語言學研究之前, 我也有不少誤解。

從家長們的提問中,我總結出以下幾個最具有代表性的誤區:

(1)以為孩子學習語言必須一個一個學;

(2)以為家長必須耐心地糾正孩子講話中的錯誤,以此來幫助孩子學習正確的用法;

(3)覺得雙語兒童比單語兒童的語言發展緩慢;

(4)擔心太早給孩子雙語或多語輸入會對孩子日後的母語發展以及對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5)還擔心如果一個兒童多學習一門語言,這個新的語言會在孩子大腦占據額外的空間。

而人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腦容量的減少會導致學習其他東西會更困難。

今天,我將簡要地分享語言學前沿的研究成果,並結合我個人的經歷,來解釋這些認識誤區到底錯在哪裡。

不過我還在希臘開會,所以礙於時間問題,今天只能先解答第一個誤區,其他問題,會在接下來幾天一一解答。

錯誤認識:孩子學習語言必須一個一個學

真相

首先要強調一點:嬰幼兒並不是通過「學」來掌握語言的,他們只要「接收到」自然的、甚至是隨意的、成人日常的對話,就達到了咱們大人需要分析,理解,記憶,練習等才能達到的「學習」的效果。

這裡不得不介紹一個「關鍵期」的概念,通俗地講就是指孩子三歲前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

寶寶還未出生在媽媽肚子裡時就已經開始了語言學習,胎兒階段到三歲左右,寶寶們會像「小海綿」一樣迅速地汲取所有有用的語言信息。

「關鍵期」階段的這種「海綿般的吸收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

人類不斷演變後的基因里就承載著這個能力。

語言學的鼻祖喬姆斯基說:孩子的大腦里存有人類所有的語言,但這些語言能力的「啟動」需要環境中的「刺激」,也就是語言輸入去完成。

理解了嬰幼兒「無意間」學習的能力後,就可以理解如果嬰幼兒在學前階段接觸多種語言的自然輸入,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習得多種語言。

(聽上去是不是很神奇?如果家長們感興趣, 我可以在日後給大家分享諸多實驗來測試小寶寶們的各種神奇能力。

我和綠地

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在家教育寶寶的幾個做法:

上一篇文章提到過:寶寶的聽力啟蒙一定要在1歲前做才能儘可能地延長寶寶的聽力敏感期。

於是我在自己的拉丁舞健身房找了一個德國的舞蹈老師,剛好這位老師很想多接一些工作來增加自己的穩定收入, 於是我問她是否有興趣來我家帶孩子玩。

就這樣,在寶寶8個月時,寶寶剛剛會爬, 這個德國舞蹈家沒課時就來我家給寶寶唱歌,讀故事,有時也到花園去到處爬一爬,我對她「怎麼教」,「哪裡教」,「教什麼」 完全沒要求。

我雖然按小時付費,但絕對比有教學經驗的外教要便宜許多。

她可以唱她本身就會唱的兒歌,說她自己瞎編的故事,這不就是任何人都能勝任的工作麼?

在寶寶一歲左右,我認識了一個日本媽媽,她有兩個日本美國混血的兒子,一個已經5歲,另一個和我兒子同歲,我和她約好每個星期周末帶孩子們去公園,她說日語,我說英語,就這樣,不用花錢,就在鳥語花香間和不斷的歡聲笑語中,通過這樣美好的親子活動我們給了孩子最好的語言輸入。

自然的、「無意間」的語言學習能力是兒童在「關鍵期」里的「特異功能」,如果不充分利用將會事倍功半。

相反的,如果你家孩子參加的早教機構,或者你在家裡進行的早教方式是:一個詞一個詞重複,讓孩子跟著讀,一句句講解, 讓孩子理解,那我可以鄭重地告訴你, 這絕不是給孩子做語言啟蒙的「正確姿勢」!

或者,你現在還在糾結選到底是選這個學歷高的外教教寶寶好,還是那個經驗豐富的老師教寶寶好……我也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不用糾結,也不用浪費時間選擇了,真的。

事實上,沒有足量的、連續的、自然對話的語言輸入方式,無論請哪一位老師來教寶寶,都是非常低效的。

所以,只要你能找到一個人非常有愛地, 耐心地,堅持地和你和孩子談各種引起他興趣的話題,也認真地聆聽他,這就足夠了!

也就是說,對於一個三歲前的孩子,如果是母語的啟蒙,父母無論學歷高低,完全可以做得和任何有經驗的老師一樣好。

如果是英語啟蒙,任何一個母語是英語的人(或英語水平高的人),完全不需要任何教學經驗和高學歷,亦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哪怕這個啟蒙「老師」是一個五歲的說英語的小孩(孩子到五歲時,已經在大腦中形成了完整的語法體系,儘管他們的表達還需要更豐富的詞彙、多變的句型, 但他們的母語口語表達基本不會出現語法錯誤),只要他能定期來和你的孩子玩玩,這就是給孩子最好的英語教育了!

--------------------------------------------------------------------------------

相關文獻:

Diessel, H. The Acquisi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Stephen Crain & Paul M. Pietroski, Nature, nurture, and universal grammar,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24 (2):139-186 (2001)

Naja Ferjan Ramírez, Rey R. Ramírez, Maggie Clarke, Samu Taulu, Patricia K. Kuhl. 2016. Speech discrimination in 11-month-old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infants: a magnetoencephalography study. Developmental ScienceDOI: 10.1111/desc.12427

暢 · 語 · 路

暢語路 (CYLmks)

視界 · 家庭 · 教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