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熱出疹性疾病,除了手足口病還有哪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發熱、全身出現皮疹的症狀在兒科門診比較多見,可以說絕大多數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至少一次發熱出疹性疾病

常見的兒童發熱出疹性疾病有幼兒急疹、風疹、麻疹、猩紅熱、水痘以及手足口病。

需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無論哪一種發熱出疹性疾病都建議請兒科醫生面診,由醫生判斷並決定用藥。

今天茸馬先來帶寶爸寶媽們一起了解下幼兒急疹和手足口病

什麼是幼兒急疹

由人類皰疹病毒6型導致。

發病率高達98.2%,多見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突然出現高熱,甚至會達到40.5℃,發熱可能持續3至5天。

發熱期間寶寶可能沒有食慾,也可能會出現輕微腹瀉、輕微咳嗽、流鼻涕、煩躁,高熱時甚至可有驚厥發生,耳後、枕部淋巴結可能出現腫大

皮疹特點為紅色斑丘疹,疹間皮膚正常,一日出齊,次日消退,熱退疹出,無需特殊治療。

高熱期間可適當餵退燒藥,鼓勵寶寶多喝水,多攝入液體。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全年都可發生,其中6~8月份為手足口病發病高峰。

根據國內外報導,手足口病每隔2~3年流行1次。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3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合併腦幹腦炎、神經源性肺水腫,導致死亡。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體有20多種,我國以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oxA16),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

發病時間和潛伏期

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但有兩個高峰期,每年的4-7月9-11月

潛伏期:一般3-7天。

染源及傳播途徑

傳染源為手足口病患者和隱形感染者。

傳播途徑主要是糞口途徑,其次接觸傳播(接觸病人皮膚,通過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等物,飲用被患者污染過的水及食物等),還有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傳播。

臨床表現

① 發熱或不伴發熱,體溫可達39度;

② 手足掌心、口腔內及臀部膝蓋見斑丘疹、皰疹;

③ 皮疹特點:不痛不癢不結疤,部分病重兒童皮疹不典型。

治療與預防

治療:普通病例對症治療,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若出現持續高熱、嘔吐、精神差、抽搐表現需立即住院治療。

隔離時間至少2-3周。

預防:

①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病從口入;

② 避免與患兒接觸,幼托機構發現病人,要採取隔離措施;

③ 不宜帶兒童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平時應加強體質鍛鍊;

④ 做到「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