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為你好,殺死了我們之間的溫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01
小時候母親常常對我說一句話:我是為你好。
我當然知道母親是為我好,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從聽到這句話開始,我的人生就與這句話脫不了關係。
「我要不是為了你,我會過得這麼辛苦?」
「我為了你放棄了多少,你怎麼還不好好讀書?」
「我叫你這麼做是為你好,我是你親媽我能害你不成?」
這些話一直在我的耳邊響起,母親也真的是為了我放棄了很多。
我現在還記得她與父親離婚卻牽著我的手說咱娘兩好好過的臉龐。
在那些年裡,那麼不服輸的母親,經歷了太多太多,而我總是很自責,如果不是我,是不是爸爸媽媽就不會離婚的想法也一直揮之不去。
這種負罪感讓我一聽到母親說是為我好的時候就潰不成軍。
別人對母親的感覺是溫暖,而我對母親的感覺要在溫暖上加一層嚴厲。
母親是特別要強的人,連同我都被要求著要成為一個非常有用的人。
讓她束手無策的是,她的女兒卻只是芸芸眾生中最平平無奇的一個。
已經記不得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只知道是有一次沒考好,母親非常生氣,指責我說:你知道我為了你有多辛苦,你就拿這些成績來回報我嗎?
她的語氣異常嚴厲,我忍不住一陣鼻酸眼淚順著臉頰落下愣愣的看著她。
我知道,她很辛苦,撫養我不容易,可是我真的努力了。
長大後我常常回想那天的情形,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是自己的問題,不夠努力讓她失望了。
直到有一次我的女兒依依不小心弄傷了別的孩子也這樣小心翼翼的看著我,我瞬間想起曾經的自己,有些心疼。
我拍了拍依依的頭,輕聲告訴她沒事,她緊緊的抱住我,「哇」的一聲哭出來。
我想,我那時,也是希望被母親這樣理解的吧。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依依的期望,從來不是她要有多優秀,而是要她快樂。
比起努力成為母親心目中的樣子,我更期望她成為自己。
畢竟人這一輩子,從來不是考的多好,長得多漂亮就是成功,而是誰以更舒服的姿態生活,過的開心,才算圓滿。
有多少母親年少時沒有得到想得到的,所以把自己的遺憾強加在孩子身上。
因為覺得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希望他能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
卻忘了,孩子也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他與你只是一代人看著另一代人的關係。
紀伯倫曾經說過: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以為的好,對於他來說或許並不是真好的;你想給他的人生,或許並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02
朋友盧丹對孩子果果的成績很不滿意,她這個做媽媽的從小考試沒有低於90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照理說自己的孩子再怎麼差也不應該不及格吧?果果看樣子一點兒都沒有遺傳到她的優點,不僅成績不好,長得一般,就連一點特長都沒有。
送去興趣班學了那麼久,可沒有哪一樣是突出的。
意外發生在她和丈夫的一次吵架中,她失言的說了一句:果果就是像你,沒有特色,沒有優點,一定都不像我生的。
說完她才發現孩子就在房間門口。
她急忙上前去安慰解釋,可是孩子卻傷心的跑開了,過後好幾天都不願意理她。
原本以為孩子生氣,只要過幾天就好了,可是幾天過後,果果不見了。
她報了警,還麻煩所有的親戚幫忙找孩子。
第一次覺得心慌,孩子到底去哪了?會遇見誰?會不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慶幸的是,在警方的幫助下在車站找到了果果。
問為什麼要離家出走,果果說:因為媽媽不喜歡我,所以我就不要媽媽了。
她伸手去拉孩子的手卻被拒絕,果果抱著警察大哭說不回去,媽媽要把他變成鋼琴家,他做不到。
後來民警給她上了一節思想教育課,而她也真正反思起來,是不是真的是自己出了問題?
我們都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替他謀劃好將來,出生後按計劃實施。
總是期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能接受孩子平庸的實事,所以想盡一切辦法,證明孩子不平庸。
卻忘了,他只是一個孩子,不應該被要求背負別人的期望。
03
我特別欣賞陳美齡的教育方式。
在她我身邊,很多爸爸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報興趣班,可是她不支持。
甚至孩子數學好、語文差,她一點都不擔心,鼓勵孩子學好數學,往這方面發展。
「奇怪」的是,慢慢的,孩子較弱的那一科跟上了。
她說,每個孩子都需要自信和時間,過度的「打壓」孩子,告訴他這一科不好要加緊學習,反而會讓孩子有抵抗情緒。
有些父母會說,為什麼會這樣呢?不應該是讓孩子補習沒有跟上的科目嗎?
可是研究發現,壓力越高,成就需求就越低。
成就需求是構成健康人格的重要部分,也是激發孩子內驅力的重要因素。
無論是學習,還是其他,缺乏內驅力,就很難有真正的突破。
因為你的期待遠遠超過孩子自身的資質和能力,孩子每天生活在焦慮、自卑、內疚、自責、對抗等情緒中,自然效率不高。
所以與其逼著孩子苦讀,還不如順應孩子讓其自然發展,這樣成長的孩子不僅學習效率高,還更自信。
你想要孩子優秀,首先你得打從心底里接受他的平庸,然後坦然的和孩子一起面對失敗,學會鼓勵孩子,尊重包容孩子,才是父母成功的第一步。
最後,你得學會放手,讓孩子去擁抱自己想擁抱的生活。
就像龍應台所說: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逝,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然後,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
我的父母不配有我這樣的孩子!毀三觀的孩子,越來越累的父母
大家都看了騰訊那個10歲小男孩嫌棄父母的話題了嗎?這個小男孩子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奧數、圍棋、輪滑各種業餘愛好出類拔萃。但小男孩卻口出驚人:我爸媽不配有我這麼好的兒子!反正我看完是倒吸了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