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哭鬧的5種表達語言,寶媽們讀懂了幾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新生兒這種生物,只適合遠觀,不適合照看。
你看他小手小腳小模樣挺招人喜歡的,可是你沒見他哭鬧時讓人多無措,又不會說話,哭起來可真是全憑當媽的智慧猜心思了。
又是餵奶又是換尿布的,各種原因試了一遍也止不住他哭鬧,別提多頭疼了。
其實不是我們寶寶難伺候,而是當家長的你們沒讀懂我們的哭聲吶!
哭鬧語言一:餓了
幾乎寶寶一哭,家長就會覺得:該吃奶了。
確實,寶寶因為肚子餓哭鬧的機率是很高的。
新生兒寶寶每隔2、3個小時就需要餵一次奶,如果沒有及時滿足他,那肯定是會大聲哭鬧一番的。
這個時候媽媽只要伸手去抱他,他立馬就熟門熟路地拱向媽媽胸部找食了。
其實在寶寶哭鬧以前,他就通過自己的小動作向家長表達過「餓」的慾望了,比如:嘬手指、吐舌頭、扭身子等,只是家長沒有讀懂他的語言,才急得他哇哇大哭。
家長不要在寶寶一哭鬧就立即餵食,這對寶寶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是不利的。
長此以往,寶寶會直接忽略掉想吃飯的小動作或者其它表達,直接選擇大哭來提醒家長「到飯點了」。
家長應該在平時多觀察寶寶的進餐習慣,和進餐前後情緒的變化,漸漸地就能在適合的時間裡餵養寶寶,滿足寶寶需求。
哭鬧語言二:累了
新生兒每天的大半時間還是需要在睡眠過程中度過的。
對於新生幼兒來說,一切都新奇又好玩,寶寶經常會強撐著困意堅持玩耍。
雖然他的心理還很想玩,但是身體已經無法負荷,到了一個爆點,就會哼哼唧唧哭鬧起來。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玩得好好的,一件很微小的事就導致寶寶大哭不止。
其實人家只是睏了,而你又剛剛「引爆」瞌睡蟲,不鬧你鬧誰呢!
家長應該給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觀察寶寶疲憊的狀態,及時阻止寶寶繼續玩耍的行為。
給寶寶一套自己的睡前小儀式,比如:吃奶、玩耍、洗澡、講故事、睡覺。
讓寶寶自覺知道他的下一步是要做什麼,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規律的睡眠作息。
哭鬧語言三:尿了/拉了
寶寶在尿褲子、尿床之後也會用哭聲表達情緒,一般哭聲較輕,還伴隨著蹬腿動作。
尤其是裹著紙尿褲的寶寶,長時間被包裹在封閉、悶熱的環境裡,寶寶屁屁很容易不適,感到潮濕、刺癢,如果再加上排尿、排便,不哭才怪呢!
家長應該保持寶寶屁屁乾爽。
每個寶寶的排泄時間不一樣,更換尿不濕的頻率也不同。
家長要主動查看寶寶尿不濕的動態,發現寶寶不適或者尿不濕已被浸濕,就要立即更換。
不然,寶寶長時間裹在濕熱的尿不濕里,很容易導致紅屁屁現象。
哭鬧語言四:寂寞了
是的,寶寶也會寂寞。
寶寶在還是胎兒的時候,每天都有媽媽心跳的陪伴,出生以後也會懷念那種安全、溫暖的感覺。
寶寶有時哭鬧只是因為想要陪伴、要抱抱,尤其是來自媽媽的。
君不見好多寶寶離開媽媽一會兒就哭得不行,只要一進入媽媽懷裡,立馬就止住了哭聲。
媽媽的抱抱是最好的解藥。
如果寶寶想要親近,那媽媽最好還是給他一個大大的抱抱,適當的親吻、撫摸也是很好安撫寶寶情緒的方式。
哭鬧語言五:冷了/熱了
新生兒的體溫其實是比成人高一些的。
只是因為寶寶還不會調節自己的體溫,所以當他遇到太冷或太熱的環境時,自己無法調節體溫適應,就會因為不適而哭鬧。
儘量不要帶孩子出入溫差較大的環境,室內溫度最好在24°C左右。
另外,很多家長都覺得應該給孩子多穿些衣服,以免孩子受涼。
其實孩子和家長穿差不多厚度的衣服就可以了,最多給孩子備上一件外套方便冷暖添衣。
過度保護對孩子抵抗力的形成是不利的。
參考文獻:
內藤壽七郎,東京大學附屬醫院小兒科工作,被譽為「育兒之神」《怎樣滿足嬰兒的心靈》
豆寶娘親,復旦醫學博士。
歡迎寶媽們關注微信公眾號【豆寶娘親】
寶寶護理問題免費解答,傳播分享千萬媽媽的育兒經驗~
這些行為其實是孩子表達愛的最佳方式,但多數家長卻感到煩人
每次和身邊的寶媽聊天,都能聽到她們抱怨,抱怨老公不體諒,抱怨孩子不懂得心疼自己,就只知道添亂。因此不少家長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況就忍不住發火,可在看到寶寶委屈的面容又難受後悔。要知道寶寶雖然不會說話...
老人這樣帶孩子,難怪孩子會害怕親媽了
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年輕父母的壓力極大,有很多媽媽生完寶寶後很快就重回職場,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自己偶爾陪陪孩子。雖說不嫌棄老人這一點是好的,但實際上有些老人卻不適合帶孩子,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這個年齡還穿尿不濕,就別怪影響寶寶的健康
懷孕生孩子以前,寶媽逛逛逛買買買的目標就是衣服、化妝品、護膚、做指甲、看電影。有了孩子以後寶媽就變了,一到超市先奔到嬰兒用品區,給孩子看鞋子、看衣服、看奶粉,還有很重要的一項工程就是選購尿不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