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試圖和孩子講道理了!想做好爸媽,先學會閉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趴趴局看了兩條微博上的小文章,很是有感悟。


一個看起來脾氣就不是很好的男人帶著他的兒子去一個餐館裡吃飯。

小傢伙看起來才4、5歲,將將好是最好奇的年齡。

所以,小屁股才剛碰上凳子呢,小手已經揮舞了起來,要搶爸爸手裡的菜單看。

「你看得懂字嗎?要不要爸爸幫你點。

」男人有些無奈,但也只好把菜單遞給兒子。

菜單剛一到手,小傢伙就來了勁,看著上面的配圖直流口水,然後衝著服務員喊著:我要吃這個,還有這個,還有這個!一口氣連點了四五個東西,小傢伙才心滿意足地把菜單還給了爸爸。

「這麼多你吃得完麼?」男人皺了皺眉頭,看見兒子使勁沖自己點頭,也沒說什麼。

過了一會兒,菜全上了桌。

小傢伙張牙舞爪地揮舞著手中的餐具,把自己心儀的美食往嘴裡送。

可還沒吃幾口呢,小傢伙就吃不動了,皺著眉頭和爸爸討饒。

在一旁旁觀的「我」本以為這個爸爸肯定會勃然大怒,或者裝成非常生氣的樣子,至少要藉機發一次火,讓孩子知道浪費糧食和浪費錢的錯誤。

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男人卻對兒子說了這麼一段話:「你看,你點菜的時候點了很多東西,這個店的阿姨本來以為你很喜歡吃他們家的菜,所以非常高興。

現在呢,你吃了幾口就不吃了,阿姨看見了心裏面會有多難過?來,東西我們打包回家晚上繼續吃,現在你去給阿姨道個歉,說不是你的菜不好吃,是我吃不下了,好不好?」

一句厲言也沒有,卻把小傢伙說得抹了眼淚。

小傢伙拉著爸爸的手,跑去收銀台和一臉茫然的老闆娘鄭重其事地道了個歉,然後便拎著打包的飯菜,如釋重負地走了。

第二個故事也發生在餐廳。

一個小男孩,特別開心地對正在吃東西的媽媽說,媽媽媽媽,我今天在班級里的考試得獎了!是二等獎!這個媽媽頭也不抬地回問,和你一樣得二等獎的人到底有幾個?「十幾個吧。

」小男孩還是很興奮,卻沒想到,這個媽媽一盆冷水澆得他透心涼。


「十幾個人二等獎?那不就是你們全班裡一半以上的人都得獎了麼?你有什麼好驕傲高興的?」

兩個不同的家長,兩種不同的回答,兩種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

孰好孰壞,一看可知。

第一個孩子的爸爸,在關鍵的問題上,選擇了「閉嘴」。

孩子亂點東西?閉嘴。

孩子吃不下東西了?閉嘴。

他在幾乎所有其他家長都會發飆的時候,選擇了閉嘴,然後用自己的教育方式,三言兩語地教會了孩子感恩與不要浪費的道理。

簡單,有效,而且溫和中帶有一種「閉嘴」的力量。

第二個孩子的媽媽,在關鍵的問題上,選擇了不「閉嘴」。

你這點小成績就想嘚瑟?看我一棒子打醒你的黃粱美夢!

在孩子的教育上,她太把自己當成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了。

她把孩子的成績拉到了自己等同的世界觀里進行了評判,然後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了孩子。

這樣強加的價值觀,無異於是一種不會「閉嘴」的家暴。

尖銳,粗暴,令人隱隱作痛。

像這樣不懂得「閉嘴」的教育,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太多太多,多到每時每刻幾乎都在上演。

老話說得其實很對:「人教人不精,事教人才精。

」對於從小皮到大的我們大概都有這樣的體會,那些留有深刻印象的經驗,都是親身經歷得來的。

而在我們的童年,可沒有這麼多喜歡「張嘴」管我們的家長。

所以,好好地學學如何「閉嘴」吧。

不要試圖再用自己的想法強加干預孩子們的世界。

因為對於孩子們來說,此時的他們,正在經歷著自己的成長,而這樣的成長,需要「閉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