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預防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們都不希望孩子沉溺手機遊戲,新聞也經常報導因為孩子玩手機遊戲而影響學習,消耗精力,損失錢財,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沉迷手機遊戲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一、 影響視力;

二、 孩子自控能力弱,容易沉溺遊戲,占用太多時間;

三、 有些遊戲中的暴力、色情內容危害少年兒童心理健康;

......

孩子迷戀手機的原因?

孩子沒有獲得足夠的陪伴

這種陪伴並不是時間上的,而是家長如何滿足孩子心理需求。

如果家長忽視了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分享他們的快樂與煩惱,很容易導致孩子心理上產生孤獨感。

於是他們需要藉助其它事物來獲得補償,比如零食、電視、網絡便成了他們最好的陪伴者。

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學後到上床睡覺這段時間,沒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時間,加上家庭成員各做各的事,很容易產生某個時間段無事可做,此時孩子便會容易想到看電視、吃零食或者玩遊戲。

父母在家頻繁使用手機

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做什麼他就學什麼,這就是身傳言教。

如果父母經常在家裡打電話、發簡訊、玩微信、或者打遊戲、看電影,那麼多半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興趣並希望從手機中獲得滿足。

如何判斷一個孩子是否遊戲上癮

社會功能是否受損——學習、社交、身體狀況如何

什麼叫做社會功能受損呢?一個孩子玩遊戲,但是他學習還是很好,社交功能還是很好,包括身體功能也很好。

他還是在鍛鍊身體,按時吃飯,按時睡覺。

那這種情況你根本不用太擔心。

如果一個孩子玩遊戲,即使看上去玩得比較多,但是功能性沒有太大受損的話,父母暫時可以不用太擔心。

人際關係是否受影響——和家長、同學、老師之間關係如何

要重點觀察,孩子在玩遊戲之後,他和周圍人的人際關係是否是和諧的?這個人際關係,主要是指他和家長之間的,他和同學之間的,還有他和老師之間的。

也許有些孩子的功能性沒有受損,但是你會發現他和周圍人的人際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比如說,他開始變得非常暴躁、易怒,或者他開始變得很不耐心,開始變得特別得忤逆,不過這些也是青春期的本身的一些特質。

但是,也需要區分,究竟這些是遊戲帶來的,還是因為青春期他本身的特質。

如果圍繞著遊戲這個過程本身,產生了很多衝突的話,說明某種程度上,遊戲成為了家庭或者其他關係中,張力和衝突的載體。

這個時候就是去審視這些關係的時候。

是否發展了不良癖好——是否熬夜、大量購買遊戲裝備

比如有的小孩,他因為玩遊戲而開始熬夜,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習慣。

或者有的小孩,他因為玩遊戲發展出了偷錢買裝備的習慣。

這些不良的癖好的產生,也是一種非常糟糕,需要被注意的狀態。

作息或性情突變——是否早上起不來、不吃飯、講話煩躁

可以舉例為,孩子是不是現在早上起不來,飯都不吃,包括性情大變,講話很不耐煩,或者說把自己包裹起來,用很沉默的狀態去進行回應。

這些都是需要被注意的狀態。

防止孩子沉迷遊戲,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當孩子開始沉迷遊戲的時候,家長首先需要「閉門反思」

有些時候遊戲本身是一個「替罪羔羊」,它反映的是親子關係當中,本身就結下的一些「梁子」。

通過遊戲能看到,孩子在關係當中所承受的,都是怎樣在虛擬世界當中被滿足。

所以當家長在思考自己該怎麼做的時候,第一點是要關起門去反思一下,在自己和孩子的這種親子關係中,是否出現了一些壓力或者狀況是需要去面對的。

這裡要強調的不是說,孩子玩兒遊戲就要去反思。

這個語境是說,當孩子已經沉迷於遊戲,或者說成癮於遊戲的時候,父母要去思考的一點。

如果孩子只是玩兒,但是不符合剛才講的那些上癮的標準,覺得父母大可不必太過焦慮。

家長要抓住孩子對「夠酷」的需求

建議父母適當地去了解一些遊戲行業的發展,和年輕人的一些語境。

因為青春期有一種非常典型的心態,就是我得做一些和爸媽和老師不一樣的事情,不允許的事情才夠酷,對不對?

那換句話說,從一個稍微狡猾一點的角度,如果一件事情爸媽跟老師自己也做得挺來勁的,一個小孩兒他可能就覺得沒興趣了。

他就覺得這個不夠酷,好像連我爸媽都做的事情,我就覺得很沒勁。

所以,當一個爸媽對於遊戲持一個比較中立、溫和的態度,而不是把他當敵人的話,有些小孩兒他自動就覺得這事兒也就這樣。

但如果說,你非常嚴肅地去反對孩子,可能會適得其反。

他反而就像找到了一個青春期叛逆的抓手一樣,開始死死地抱住遊戲不放。

所以最好去了解一下,遊戲的行業發展和年輕人的語境。

包括如何去幫助孩子去選擇相對適合的一些遊戲。

其實,網路遊戲也分很多種,這個網上可能有幾百萬款遊戲。

有些遊戲非常益智,而有些遊戲除了宣揚暴力和色情,騙裝備的錢之外就真的沒有什麼好處。

怎麼幫助孩子去鑑別這些遊戲,也是父母去做的一個功課。

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在玩遊戲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規則的權利去交給孩子,然後把監督執行的功能去留給自己。

這個是指,有些孩子玩遊戲,爸媽難免會擔心說孩子沉溺。

我覺得與其把擔心悶在心裡,不如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一聊。

跟孩子聊的姿態,可以是:你玩遊戲我並不會反對,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個規則,去更好的進行自我管理。

也就是讓孩子自己來說,他怎麼玩遊戲。

比如,有的小孩兒說每天做完作業,可以玩兒半個小時,有的小孩兒說我每天睡覺之前可以玩20分鐘。

但是,這個規則需要讓孩子自己去制定。

不然他就變成了父母的一種高壓政策。

自我管理的感覺,是給予孩子一種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覺。

這種自由度是不一樣的。

監督執行也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個邊界。

就是,當這些規則被制定出來之後,去監督他從始到終的執行,這個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幫助孩子認識遊戲背後的東西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這個遊戲背後的一些東西。

這個是指,現在網上也有很多學者或者文章在討論說,遊戲究竟為什麼會讓人成癮,或者說設計遊戲的時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

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討論這些內容。

就相當於你去解剖這個遊戲的過程,也能幫助孩子認識到遊戲背後的一些東西。

說不定,以後他長大真的會去變成一個遊戲設計師呢。

家長可以在有引導的狀況下,和孩子一起去看這些。

用一個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起,對於遊戲更加健康的態度。

幫助孩子從遊戲中學習做一個有趣的人

在有很多企業,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公司在進行遊戲化的管理。

比如說,員工打卡不再需要考勤機,而是用積分或者說像那種玩遊戲的方式,來進行。

那麼,在一個家庭當中進行這種遊戲化的思考,父母也是可以去學習和借鑑的。

比如說,當一個希望孩子他在學業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時候,你怎樣通過一種遊戲化的設置能讓他感覺到更多的成就感,或者說在你們的一個溝通過程當中,有沒有一些遊戲化的元素,讓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舊覺得你是一個有趣的人。

當孩子遊戲成癮時,請正確對待Ta

最後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如果孩子已經對遊戲成癮,有必要的話要求助專業人士,比如說一些家庭治療師,或者一些個人的心理諮詢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