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男孩早戀,到底誰的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七歲男孩早戀,到底誰的錯?

我兒子在讀幼兒園時,有一天我送他去上學,到了教室里,趕上他的班主任在組織孩子們坐下來吃早餐,於是我留下來看了一會兒。

這時候,一個小姑娘由一位年邁的老人領著走進來,到了教室就對老師說:「你們班誰叫David?」我聽了心裡一悸,回頭看老人,老師也有點緊張地問:「怎麼了?」老人倒是開懷大笑地說:「我外孫女昨天晚上回家告訴我說她長大了一定要嫁給David,別人誰也不嫁。

我倒要看看誰是David,看看是哪個小帥哥。

」我聽了老人的話,不禁做了一個無奈的表情,這時老師把我拉過來對著老人說:「外婆,這個就是David的媽媽。

」我有些不好意思,笑著點點頭,卻無言以對。

那年我兒子6歲,小姑娘7歲,他們上幼兒園大班。

有些人會說,那小姑娘早熟,思想這麼成熟,以後得早戀。

有些人還說,你家兒子也要看好了,肯定也是有點早熟的苗頭了。

有些人也說,我家孩子也是,總說一些什麼情啊,愛的話,以後可怎麼管啊。

對著這些質疑,我真的無言以對,只能回應:呵呵。

我們從來就不缺焦慮的家長,我們從來也不缺什麼都管的家長。

從孩子踏入幼兒園開始,家長們,尤其是女孩的爸媽,會告訴女兒,要保護自己。

學校也在教育,關於自己的身體,什麼地方別人萬萬不能碰。

那個時候,我們的孩子不過3、4歲,殊不知,這個教育,便成為了我們對孩子的第一次的性教育。

當孩子再大點的時候,反倒我們開始迴避跟孩子談論性,一切和性有關的教育,都變成了四字原則:避免接觸。

於是,我們把平日裡愛聽的愛情歌曲改成了兒歌童謠,我們把電視的偶像劇改成了喜羊羊與灰太狼,我們把和愛人的二人世界改成了三人聚會。

我們要尊重孩子成長發育的特點。

那麼這個階段的孩子成長發育的特點是什麼呢?我們必須首先了解一下。

當孩子在3-6歲的時候,進入了他們人生的第一個「性敏感期」,他們會出現男童以父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戀母親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戀母情結,同理女童以母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戀父親的對象,則稱為戀父情結。

同時,他們開始嘗試著去探索自己的身體,此時的幼兒喜歡觸摸自己的性器官,並且幼兒在此時期也極影能辨識男女性別。

如果家長對這種現象過於處理嚴厲,孩子就會覺得羞恥,反而會繼續緊張,無法放鬆,導致繼續對自身性器官的過度關注。

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反而要淡定,這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定要經歷的一個正常階段而已,冷靜處理,這個時期便會順利過去,反之則會繼續加重。

所以,嚴格意義上說,我們不應該給孩子貼標籤:早戀。

七歲孩子的美好願望,遠不及我們想的那麼複雜,什麼叫愛?在孩子的世界裡,就是一個特別要好的朋友,喜歡和他/她一起做遊戲。

當然,一言不合,也會反目成仇,大打出手,哇哇大哭,隨即,兩人又會因為相同的一個玩具玩在一起。

而支持和鼓勵並引導他們用正確的方式去交往朋友,應該是我們做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強硬的認為這是早戀,或者針對孩子的一句話而覺得孩子的思想有問題,就要干預甚至制止,一定會適得其反,更有甚者,會導致當孩子踏入青春期時更加不能正確對待此事,甚至造成心理陰影和扭曲。

在這裡,我不禁要提醒各位父母:愛,不等同於性。

而追求愛,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天性和本能,它是美好且珍貴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別讓我們的關心變成枷鎖桎梏了孩子對天性的追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