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了,到底怎麼辦?!不要再手忙腳亂,盲目退燒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剛剛經歷了妙寶的一場高燒。

毫無徵兆,突然就38度多,然後就40度的高燒。

美林吃了兩次,卻依然不管用,小臉紅撲撲燒了一夜,依偎在懷裡。

於是,就各種搜集相關知識,也諮詢了醫生朋友。

也有朋友勸我,趕緊輸水去啊,趕緊打針去啊。

但是,我始終覺得,不能操之過急,不能盲目退燒。

下邊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希望我們的寶寶都能健健康康,但是一旦出現發燒的症狀,各位爸爸媽媽也不要太手忙腳亂,忙碌退燒。

替換高清大圖

發燒是小孩子中非常常見的問題,孩子一發燒就各種怕,可是,到底怕什麼?怕抽筋?怕燒壞腦子?還是……?

1、我們應先知道體溫高到多少度(℃)以上才算髮燒?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如直腸溫度(肛溫)≥ 38℃(口溫 ≥ 37.3℃),介於 37.5℃ 與 38℃ 之間的體溫可能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必須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症狀判斷是否有發燒現象。

0~3 個月的小嬰兒正常肛溫為 37.2~37.8℃。

2、發燒會燒壞孩子的腦子嗎?會燒傻掉嗎?

如果會,那是因為那些孩子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而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症狀表現之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的感染。

再說了,發燒在41℃以下是不會「燒壞」腦子的,41℃以上的發燒有時會使意識出現程度不等的異常。

3、在孩子發燒的時候,家長還經常會糾結於要不要去退燒,該怎麼去退燒,要不要用退燒藥,用什麼退燒藥的問題。

然而,事實上,很多時候孩子可能並不需要積極去退燒,也不需要溫水擦浴或使用退燒藥,我們更需要關注的並不是燒到了多少℃,怎麼去退燒,而應該去關注發燒的原因是什麼,在發燒的時候孩子有沒有不舒服的表現,燒退後孩子的精神狀態怎麼樣。

1) 發燒就一定要用退燒藥嗎?

退燒藥屬對症治療,治標不治本,有時還可因用藥掩蓋了症狀而影響診斷,故對診斷不明的小孩子應慎重使用。

病因不明急性發燒的嬰幼兒,發燒時間長短不能完全預測嚴重細菌感染的總體發生風險。

發燒最主要的是要找到發燒的原因,必要時及時就醫。

更何況,發燒對人體也是會有好處的,很多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也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所以在動物實驗中用大量退燒藥反而會增加敗血症的死亡率。

人類生病的時候發燒,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目的在加強我們對於疾病的抵抗力。

發燒可以抑制某些病菌的生長繁殖,加之發燒時免疫功能增強,有助於清除致病菌,促進疾病的恢復,但具體情況還是應具體分析,必要時予以相應的治療。

所以,請勿為了退燒而退燒/使用退燒藥。

2) 我們為什麼要去退燒?

我們需要再三明確退燒的目是什麼:

(1)可緩解孩子因發燒引起的煩躁和不適感,讓孩子可以舒服點;

(2)可緩解家長對孩子發燒的緊張感或恐懼情緒,讓家長心裡可以舒服點。

總之,退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好舒服一點,只是讓誰好舒服點的問題而已。

3) 退熱藥可以預防熱性驚厥嗎?

目前熱性驚厥多指發生在出生後 3 個月~5 歲,發燒初起或體溫快速上升的過程中出現的驚厥,第一次發生熱性驚厥一般在出生後 6 個月~3 歲,平均 18~22 個月,絕大多數 5 歲後不再發作。

熱性驚厥總體預後良好,臨床上分為兩種:單純型熱性驚厥和複雜型熱性驚厥。

然而,不幸又得接受的事實是:退熱藥不能有效預防熱性驚厥的發生,也不可作為熱性驚厥的預防性使用。

4) 什麼時候要用退燒藥?

(1)當發熱的孩子表現出頭暈、頭痛、四肢酸痛等各種不舒適,或是煩躁不安、易激惹或疲倦乏力、情緒低落的時候,可考慮使用退燒藥,而且不必糾結是此時體溫到底有多少度(確定孩子有發熱就可以了)。

(2)當家長對孩子發熱的問題感到很緊張或很恐懼的時候,而且孩子肛溫≥39.0 ℃(口溫38.5℃,腋溫38.2 ℃ [5])時,可考慮酌情使用退燒藥。

(3)當孩子肛溫≥39.0 ℃(口溫38.5℃,腋溫38.2 ℃ [5]),又不能有效評估孩子有無不適時,可考慮酌情使用退燒藥。

5) 小孩子可以選用什麼退燒藥?

(1)一般而言,<3個月嬰幼兒建議採用物理降溫方法退燒;

(2)≥2~3月齡的小孩子,推薦使用對乙醯氨基酚;

(3)≥6月齡的小孩子,推薦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

布洛芬與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熱效果和安全性相似,選用上與發燒程度無關。

注意:一定要避免同時服用其他含有解熱鎮痛藥的藥品,如某些複方抗感冒藥。

6) 口服?塞肛?打針?

有使用退熱藥適應症時,應選擇毒性低、不良反應明確且少、患兒易接受的劑型的退熱藥,口服藥物與塞肛藥物的作用時間、退熱效果和副作用等都沒有明顯差別,能接受口服者儘量選擇口服。

如果有嚴重嘔吐、小孩拒絕吃藥等情形時,可考慮使用肛門塞劑。

一般情況下不推薦兒童使用退熱的針劑,建議儘量避免給兒童肌肉注射給藥。

7) 哪些退燒藥是不推薦用的?

地塞米松、甲強龍等激素、安乃近、保泰松、阿司匹林(包括其衍生物如氨基比林、安替比林、賴氨比林、氨酚比林、安痛定等)、尼美舒利(目前12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

中藥或中成藥退燒藥以及複方鋅布顆粒、複方小兒退熱栓等複方製劑的退熱藥。

8) 如果退燒效果不理想,需要換藥或聯用或交替用藥嗎?

當小孩子的不適並未減輕時可考慮更換其他藥物,切勿同時使用兩種退燒藥,只有在小孩子的不適持續或者在下一劑退燒藥到使用時間之前就再出現不適才可考慮更換退燒藥。

(@2013 NICE CG 160)

雖然在使用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燒基礎上聯合溫水擦浴短時間內退熱效果更好些,但會明顯增加小孩子的不適感,因此,不推薦使用溫水擦浴進行退燒,更不推薦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來退燒。

目前已不再推薦對乙醯氨基酚聯合布洛芬用於兒童退燒,也不推薦對乙醯氨基酚與布洛芬交替用於兒童退燒,因為,對乙醯氨基酚聯合布洛芬或與布洛芬交替使用,降低體溫比單用其中任一藥物效果要好,但不能改善舒適度。

9) 如何在護理中判斷是否脫水?

如果伴有持續的嘔吐、腹瀉或液體攝入不足,出現明顯的脫水者需及時就醫,以糾正水及電解質平衡。

如何在護理中判斷是否脫水:囟門下陷、口唇乾燥、眼眶下陷、少淚、虛弱。

若發現小孩子具有脫水征鼓勵其多補充液體,對於正處於哺乳期的小孩子來說,最合適的液體就是母乳。

10) 什麼時候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

(1)小孩子突然出現抽筋(驚厥);

(2)小孩子出現壓之不褪色的皮疹;

(3)家長或照看者主觀感覺小孩子較前情況變差;

(4)發熱長達5天或以上;

(5)家長或照看者很難過或很擔憂,或者擔心他們無法照顧小孩子。

總之,使用退燒藥一定不能盲目,退燒的目的是減輕兒童因發燒引起的煩躁和不適感,並減輕家長對孩子發燒的緊張或恐懼情緒,退燒藥不要隨意使用,一定要注意用法和用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發燒怎麼辦?

每當遇到寶寶發燒的時候,家長們都會心急如焚,有些手足無措,其實孩子發燒未必是壞事,發燒可以動用人體免疫功能,促進免疫系統的成熟。當然小孩子不舒服通常很難自己表達,會煩躁哭鬧,這時候需要耐心,還需...

退熱貼,退燒無效

不知何時開始,退熱貼在祖國大地風靡,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使用退熱貼,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方便,再加上說明書上的說明表示副作用少、效果好等一些好處及療效。有的退熱貼甚至還標有一分鐘起效,或者長效八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