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連續幾天反覆高燒,治療後竟還高達40度,急壞媽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媽媽用手摸了摸在午睡的小寶,發現小寶額頭溫度熱的超出了正常體溫範圍。

趕緊用體溫計一測,體溫計顯示38.5度,真的是發燒了。

張媽媽不敢耽擱,趕緊帶小寶去村裡的診所看病。

醫生按照張媽媽說的情況給小寶開了藥,開給了張媽媽三張退燒貼,讓張媽媽貼在小寶額頭,用於退燒。

小寶寶喝藥後,漸漸的睡去了,體溫好像也有退下去的徵兆。

晚上睡覺張媽媽不敢睡死,每隔一會張媽媽都會起床摸一下小寶的額頭,是否有升高。

半夜12點,張媽媽發現小寶體溫又升高了,額頭滾燙滾燙的,張媽媽立馬叫老公起床送去鎮醫院治療。


醫生聽說是復燒,用體溫計一測高達了39.5度,沒辦法只能吊瓶了。

因為孩子還太小才一歲手背血管極細在手背找不到血管,只能在頭部扎針進行輸液。

第二天早上,經過一晚的打吊針後寶寶的燒好像退的差不多了,回到家後張媽媽按時給寶寶服藥。

本以為寶寶病好了,沒想到第三天的早上,張媽媽醒來按例摸了一下小寶的頭,發現比之前還要燙。

嚇得張媽媽緊急叫醒老公,讓老公送去市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一測孩子體溫居然高達40度,便向張媽媽詢問了孩子的病情,得知孩子反覆發燒,立即讓張媽媽拿著單子去血液科抽血檢驗。

張媽媽拿著剛出來的血液單子給醫生,心裡七上八下的擔心極了。

醫生看了一下說,是麻疹,沒什麼問題。

我開點藥你按時給孩子吃就可以了,這個麻疹就是反覆發燒的,出了疹子就好了。


那到底什麼是麻疹?為何會被人誤以為是發燒?為何會反覆發燒?

典型的麻疹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潛伏期 一般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

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 也稱發疹前期,一般為3~4天。

這一期的主要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①發熱,見於所有病例,多為中度以上發熱;②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狀,以眼症狀突出,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增多、畏光、下眼瞼邊緣有一條明顯充血橫線(Stimson線),對診斷麻疹極有幫助。

3、出疹期 多在發熱後3~4天出現皮疹。

體溫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開始為稀疏不規則的紅色斑丘疹,疹間皮膚正常,始見於耳後、頸部、沿著髮際邊緣,24小時內向下發展,遍及面部、軀幹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嚴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膚水腫,面部浮腫變形。

4、恢復期 出疹3~4天後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併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慾、精神等其他症狀也隨之好轉。

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7~10天痊癒。

張媽媽的小寶吃完醫生開的藥後,小寶開始出現皮疹,首先出現耳朵然後遍布了全身,看起來小寶斑斑的,4天後皮疹開始消退,幾天後小寶終於好了,看著健康好動的寶寶張媽媽開心的笑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