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感冒的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月天突然降溫10多度,雨雪交加,很多「忘穿秋褲」的人恐怕難以逃脫感冒的侵襲。

說到治感冒,這些知識你有必要知道!

【感冒VS流感,你分得清嗎?】

你覺得渾身不好受,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嗓子疼。

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症狀好像都很「雷同」。

但實際上這倆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確定你得的是哪一種,你可能就完全不用去吃一些根本不需要、也沒有什麼效果的藥物,有些不該吃的藥要是胡亂吃了,反而會使你的症狀加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呼吸道傳染病專家特雷莎·奧蓋爾說。

感冒、流感都是呼吸系統感染疾病。

總體而言,流感的各項症狀都要比感冒嚴重。

感冒的人難受的地方集中在頭部,重點是鼻子。

幾乎無一例外會出現流鼻涕或鼻塞症狀,且會持續幾天。

而流感患者通常發病快而急,伴隨高燒,全身都會感覺不適,且容易出現肺炎、細菌感染等問題。

普通感冒是一種上呼吸道感染,它是由數百種不同病毒中的某一種引起的,比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等。

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季節流行性強,但可以通過提前接種疫苗進行預防。

對於普通感冒,多數時候我們無需知道是哪種病毒,臨床上也不推薦對普通感冒的病人進行病原學檢測。

即便你費勁去測了,知道了哪種病毒導致了你的感冒,意義 也不大——人類尚無成熟的針對上呼吸道感染的抗病毒藥物。

甚至,我們可以把感冒稱作「不治之症」。

當然,也沒有用來預防感冒的疫苗可打。

【「不治之症」不治自愈!】

普通感冒的病程通常5-12天左右。

不管你買多麼「速效」的感冒藥,也沒有辦法一夜之間治癒感冒。

感冒了之後,必須要耐心地等待病程結束。

為什麼要耐心?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感冒的病程期間,一直在努力地「戰鬥」。

比如感冒後會輕微發燒,這是免疫系統在「用兵」,提升了整體抵禦感冒病毒的能力。

比如感冒後會喉嚨痛咳嗽,兒科醫生崔玉濤在一篇名為《咳嗽的真相》的科普文章中介紹說,「不管是乾咳還是濕咳,都是人體的一種防禦機制。

所以咳嗽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好事,不是壞事。

再比如鼻涕,BBC紀錄片《人體奧秘》第四集裡是這麼解釋的,「我們的體溫升高几攝氏度,將使病毒感染的速度減慢。

同時,大量巨噬細胞匯集到受感染的地方......使自己被感染,並且被迫自我毀滅,當它們堆積起來就形成了鼻涕。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只是某種不明病毒引發的普通感冒,而且機體自然會奮起抵抗的情況,我們吃進去一些抗生素藥物會怎樣?幫倒忙!

如果我們只是輕微發熱,那麼火速服用退燒藥會怎樣?擾亂我方「軍心」!所以普通感冒,通常不用服用藥物,只需靜待病程結束。

當然,如果感冒鼻塞嚴重影響你 夜間睡眠,可以對症吃一些緩解鼻塞的藥物。

如果發熱導致你渾身乏力無法工作,可以對症吃一些退熱藥。

但總體原則是,不能過度用藥,不能重複攝入某種藥物成 分。

【多喝水,是神器】

有沒有感覺,不管得了什麼病,都有人勸你,「多喝點水」。

多喝水當然不能包治百病。

但在感冒的時候,多喝熱水確實有助緩解症狀,因為水分能加快代謝,而且能防止脫水。

與「多喝水」成雙入對的是「多睡覺」。

也就是你需要更多地休息。

當然以感冒為名,請假不去上班也不太現實。

那至少要保證下班回到家早點睡,多吃些果蔬。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