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傳媒大學(英語: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簡稱中傳。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是一所由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和教育部直屬高等院校。

中國傳媒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中國傳媒大學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老校名北京廣播學院校訓立德、敬業、博學、競先創辦時間1954年學校標識碼4111010033學校類型公立大學黨委書記廖祥忠校長廖祥忠[1]教師人數1000餘人學生人數15000餘人校址 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1號39°54′42″N116°33′16″E/39.91155°N116.55439°E/39.91155;116.55439座標:39°54′42″N116°33′16″E/39.91155°N116.55439°E/39.91155;116.55439校區市區總面積46.36萬平方米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郵遞區號100024電話號碼+86 (0)10 65779319網站www.cuc.edu.cn 位置 中國傳媒大學(英語: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簡稱中傳。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是一所由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和教育部直屬高等院校。

學校以社會科學、人文學科和藝術教育為辦學基礎,形成文、工、管、經、法、理、教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辦學特色,致力於外語、新媒體、廣播、電視、電影、網絡、出版、報刊等傳媒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

有「中國廣播電視及媒體人才搖籃」的美譽[2]。

中國傳媒大學校園占地面積46.3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8.35萬平方米。

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相鄰。

中傳的前身是北京廣播學院(簡稱廣院)。

時至今日,國內外許多媒體人都出自中國傳媒大學,在傳媒領域中享有極高的聲譽,其新聞學[3]、廣告學[4]等優勢學科及包括動畫、攝影、音樂、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在內的藝術專業在國內長期排名前列[5],被譽為「中國信息傳播教育的最高學府」。

[6]建校多年來,學校培養了大批廣播電視領域高層次人才,被譽為「中國廣播電視人才搖籃」、「信息傳播領域的知名學府」。

[7][8] 目次 1歷史 1.1初期 1.2北京廣播學院時期 1.3中國傳媒大學時期 2學校象徵 3院系設置 3.1學部 3.2學院 3.3學系 4學校設施 4.1圖書館 4.2學校出版物 4.3校園媒體 5地理環境 6領導機構 6.1現任領導[19] 7學院和系 7.1學院 7.2研究所、中心、研究院 8學生與教師 8.1相冊 9對外交流 9.1部分合作院校 10校園文化 10.1學生社團 10.2主要社團 10.3品牌活動 10.4校歌 11著名校友 12相關條目 13參考文獻 14外部連結 歷史[編輯] 初期[編輯] 1954年3月3號,中央廣播事業局廣播技術人員訓練班在北京西南郊良鄉12號發射台內成立[9]。

李伍副局長臨時兼任班主任,訓練班總共辦了六期,培訓中等技術人員922人。

1956年5月28日,劉少奇在聽取中央廣播事業局工作匯報時,建議創辦培養廣播幹部的高等學校。

1958年9月2日,中央廣播事業局在原有的廣播技術人員訓練班的基礎上創辦北京廣播專科學校,學制兩年,設發送、傳音、電視三個工科專業,後根據需要增設波斯語專業本科班。

倪正義任負責人。

北京廣播學院時期[編輯] 1959年9月7日,擴建為北京廣播學院[10],設新聞系、無線電系、外語系等11個專業。

1959年12月4日,北京廣播學院首屆學生會成立。

1961年8月4日,北京廣播學院首屆外語專業本科生畢業。

1964年11月11日,郭沫若題寫校名「北京廣播學院」。

1965年9月,定福莊北京石油學校正式作為廣播學院新校址。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停辦。

1998年12月18日,北京廣播學院國際交流中心竣工啟用。

2001年10月,通過教育部驗收,進入中國高等教育「211工程」行列。

2002年3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東校園(原北京煤炭幹部管理學院,簡稱「煤干院」)整體併入北京廣播學院,兩個校區之間的白楊大道雖然橫穿傳媒校園內,但是卻屬於市政道路。

中國傳媒大學時期[編輯] 2004年8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更名為「中國傳媒大學」。

9月,舉行校慶50周年暨校名更名晚會。

同年,中國傳媒大學在南京建立了一所隸屬於該校的獨立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2012年,新圖書館落成,成為北京東部地區最大的高校圖書館建築,也被戲稱為「定福莊大閱城」[11][12]。

2020年3月1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中國傳媒大學管理的獨立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脫離該校管理,並轉設為民辦本科院校南京傳媒學院[13]。

學校象徵[編輯] 中國傳媒大學的校訓是:立德、敬業、博學、競先。

院系設置[編輯] 教學樓 校訓 南門前的地鐵八通線 學部[編輯] 新聞傳播學部、藝術學部、理工學部、人文學部等6個學部和協同創新中心。

學院[編輯] 學校直屬學院有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傳媒教育學院(ICUC); 新聞傳播學部下設電視學院、新聞學院、傳播研究院; 藝術學部下設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戲劇影視藝術學院、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藝術教育中心; 理工學部下設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理學院、實驗教學中心; 人文學部下設人文學院、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學院; 經管學部下設經濟與管理學院、商學院、文化發展研究院、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 繼續教育學部下設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鳳凰學院、國際(預科)教育中心; 協同創新中心下設新媒體研究院、傳媒科學研究所; 獨立學院有鳳凰學院。

學系[編輯] 電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廣播電視工程系、數字媒體技術系、自動化系、應用數學新聞學系、傳播學系、電視系、編輯學系、新媒體廣告傳播系、廣告學系、廣告設計系、公共關係系、國際傳播系、國際關係學系、英語語言文學系、外語系、經濟系、公共管理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法律系、社科系、文藝系、導演表演系、廣播電視文學系、攝影系、美術系、錄音系、播音系、應用語言學系、動畫系、遊戲設計系、數字藝術系、中國文學系、語言文化系、應用數學系、光電學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軟體工程系、政治學與行政學系等37個系。

學校擁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80個本科專業。

另外設有獨立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學院共設有播音與主持藝術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傳媒技術學院、演藝學院、廣播電視學院、攝影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文化管理學院、國際傳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10個院。

開設34個本科專業,88個專業方向。

學校專設行業培訓機構——中國傳媒大學培訓中心。

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管機構——中國傳媒大學自考辦,2007年四月開設廣播電視編導、攝影兩個專業,2010年增加了播音與主持、動畫兩個熱門專業。

同時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開展一年制自考助學工作,為參加自考的學生提供業餘輔導。

學校設施[編輯] 主樓 圖書館[編輯] 圖書館 圖書館的資源建設與學校各專業本科教學、學科設置和科研方向緊密聯繫,文獻收藏以該校各本科專業所涉及學科的基礎理論文獻、教學參考文獻、科學研究參考文獻為主。

[14] 新圖書館於2012年建成開放,建築面積43000平方米,共九層,閱覽座位2000餘個,是北京東部地區最大的單體圖書館:地下一層為傳媒博物館,一層為服務大廳,二層為報刊閱覽,三至五層為文、理、工以及外文圖書開架借閱區,六層為庫本庫和特藏區,七層為電子音像區。

[15] 中國傳媒大學圖書館傳媒相關藏書頗具特色,二層報刊區存有諸多晚清、民國報刊的影印合訂本,包括《知新報》《申報》《新青年》《大公報》《中央日報》等,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至今的各種大報、小報的報紙原本,如《新華日報》《解放日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出版時期基本完整,包括解放初期、文革時期、以及89事件時期等,並有部分外文報紙的原本,如前蘇聯《真理報》。

此外,圖書館藏有相當數量的新聞傳播、廣播電視相關專業的書籍及文獻資料。

學校出版物[編輯] 學校主辦《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當代電影》《電視藝術》《媒介》《廣告主》等學術刊物,編纂出版《中國廣播電視年鑑》《消費行為與生活形態年鑑》《中國廣告作品年鑑》,經營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傳媒青年》(校共青團委刊物),《新聞視野》(電視與新聞學院新聞系傳播系),《電視人》(電視與新聞學院電視系),《傳媒工科生》(信息工程學院記者團),《中傳攻略》。

校園媒體[編輯] 學校有三大校園媒體,主要由學校管理,學生自主運營——中國傳媒大學廣播台[16]、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台[17]、中國傳媒大學校報[18]。

三大校園媒體均為校內學習實踐基地,學生可以在此實際參加廣播、電視、報紙的整體製作流程,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

地理環境[編輯] 一教和孔子廣場 位於中國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1號,處東五環以東,建國路(京通快速路)以北,朝陽路以南的區域,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為鄰。

占地面積708畝,校舍面積46萬平方米。

有主樓、東配樓、西配樓、核桃林、一號教學樓、綜合實驗樓、四十八號教學樓、二號教學樓、孔子廣場、校園湖、傳媒文化廣場、南操場、新圖書館、南圖書館(崔永元口述歷史博物館)、校電視台、梆子井學生公寓、中藍學生公寓等建築物。

南門設有北京地鐵八通線傳媒大學站,北門設有北京快速公交2號線定福莊站。

領導機構[編輯] 現任領導[19][編輯]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校長 廖祥忠 黨委副書記 姜緒范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王達品 副校長 劉守訓 副校長 李新軍 副校長 張樹庭 副校長 段鵬 校長助理[20] 王志(副司(局)級) 學院和系[編輯] 學院[編輯] 校園雪景 後歷經院系調整和學科發展,中國傳媒大學共設電視與新聞學院、外國語學院、廣告學院、戲劇影視學院、人文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國際傳媒教育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學院、計算機與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數據科學與智能媒體學院、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研究所、中心、研究院[編輯] 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 高等院校外語非通用語本科培養基地 中國系統經濟研究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播電視研究中心 廣播電視數位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有聲語言分中心 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 亞洲傳媒研究中心 歐洲傳媒研究中心 媒介與女性研究中心 國際傳播研究中心 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 新媒體研究院 體育部 文化發展研究院 藝術研究院 傳播研究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當代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商務品牌戰略研究所 公關輿情研究所 廣播產業研究所 受眾研究所 國際新聞研究所 傳媒教育研究中心 網絡輿情研究所 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 學生與教師[編輯]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專科生9000餘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000餘人;有繼續教育在讀生近15000人。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971人,其中專任教師1093人。

擁有一批國內外享有聲譽的教授、學者。

近年來,有1人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入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3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人入選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榮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人榮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9人次榮獲北京高校教學名師獎,30人次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幹脫穎而出,教師隊伍的整體學術實力得到增強。

同時,學校還聘請了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擔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

相冊[編輯] 文化廣場 舊員工公寓 校內風景 1號教學樓 教學樓附近校景 運動場 學生宿舍 雕塑 對外交流[編輯] 學校與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所國外知名大學、科研與傳媒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

2009年學校發起成立了「傳媒高等教育國際聯盟」,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46所知名傳媒高校加入「聯盟」。

學校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教席單位,建有亞洲傳媒研究中心、歐洲傳媒研究中心等國際學術研究機構。

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亞洲傳媒論壇、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中國傳播論壇等高層次國際學術會議。

部分合作院校[編輯] 歐洲: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鄧迪大學、斯旺西大學  法國:巴黎第二大學、巴黎第八大學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  義大利:佩魯賈外國人大學  葡萄牙:里斯本大學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  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大學  冰島:冰島大學  西班牙:穆爾西亞大學  比利時:根特大學、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挪威:奧斯陸大學學院 亞洲: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教育大學 臺灣: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世新大學、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義守大學、輔仁大學、亞東技術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銘傳大學、國立政治大學、逢甲大學、嘉義大學  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大學、城西國際大學、京都産業大學、白鷗大學  南韓:淑明女子大學、首爾國立大學、慶熙大學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大同韓新學院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 美洲:  美國:南加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喬治梅森大學、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  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魁北克大學  巴西:南大河州聯邦大學 大洋洲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雪梨大學、南澳大學、麥考瑞大學、默多克大學、迪肯大學[21] 校園文化[編輯] 學生社團[編輯] 中國傳媒大學學生社團共分學術科技類、公益類、文藝類、體育類、實踐類共五類。

[22] 主要社團[編輯] 非通用語協會 中傳港澳台僑學生發展協會 中國傳媒大學自強社 綠色希望協會 TRY動漫社 吉他社 password爵士文化傳播社 Amigos拉丁舞社 JA青年成就協會 跆拳道社 子衿漢服社 自由推廣社 三農學社 魯迅研究會 青果文學社 傳棋社 品牌活動[編輯] 社團文化季 社彩秋韻 研究生學術節 「廣願與你」聯誼會 「天籟第四季」新年晚會 麵包創意大賽 公益鍛鍊日 地球一小時 專項基金招標 廣院之春 風采之星首都才藝選拔大賽 「半夏的紀念」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校歌[編輯]目前,中國傳媒大學的校歌為《年輕的白楊》。

作詞人為葉延濱,作曲者為劉天禮。

著名校友[編輯]主條目:中國傳媒大學校友列表相關條目[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列表 211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參考文獻[編輯] ^廖祥忠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人民網.2018-03-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黃勇.《北京广播学院40周年1954—1994》.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4年8月.  ^新闻学专业排名全国大学前10强名单.[2012-09-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全国广告学专业大学排名.[2012-09-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8).  ^中国大学艺术排名排行榜.[2012-09-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中国传媒大学——我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2012-09-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1).  ^::北京广播学院::.[2013-05-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5).  ^中国传媒大学简介.[2012-09-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9).  ^朝陽區地名志編輯委員會.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2:759.ISBN 7-200-02457-0.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編.2004年中国高等学校大全.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09:49.ISBN 7-5011-6811-3.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多所高校设“家长隔离区”为迎95后新生出新招.北京青年報.2013-08-30[2021-06-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中国传媒大学国内唯一传媒博物馆涨姿势.北京晚報.2014-11-21[2021-06-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3).  ^中國新聞網.教育部:同意6所学院转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学校.央視網新聞.北京.[2020-04-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中文(中國大陸)).  ^图书馆概况.[2012-09-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存档副本.[2013-01-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7).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台官方网站.[2016-07-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6).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官方网站.[2012-09-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6).  ^中国传媒大学校报官方网站.[2013-12-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10).  ^现任领导.[2015-1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1).  ^专访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我的资历还很浅--传媒--人民网.media.people.com.cn.[2019-04-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中国传媒大学交流院校.[2012-10-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8).  ^中国传媒大学校园.社团文化部简介.[2012-09-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05).  外部連結[編輯]中國傳媒大學主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招生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國傳媒大學BBS(非官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211工程 參見:中國高等教育 中國內地高等學校列表 985工程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中央部屬高校 省部共建大學 華北29+3 北京24+2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信部) 北京理工大學(工信部)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總局)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國家民委) 中國政法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天津3+1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河北) 山西1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內蒙古大學* 東北11 遼寧4遼寧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部) 吉林3吉林大學 延邊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黑龍江4哈爾濱工業大學(工信部) 哈爾濱工程大學(工信部)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華東30+1 上海10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海軍) 江蘇11南京大學 蘇州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信部) 南京理工大學(工信部)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浙江1浙江大學 安徽3安徽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南昌大學* 山東2+1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南18 河南1鄭州大學* 湖北7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4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中央軍委) 廣東4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國僑辦)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廣西1廣西大學* 海南1海南大學* 西南10 重慶2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四川5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貴州1貴州大學* 雲南1雲南大學* 西藏1西藏大學* 西北13 陝西8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工信部)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空軍軍醫大學(空軍) 甘肅1蘭州大學 青海1青海大學* 寧夏1寧夏大學* 新疆2新疆大學* 石河子大學*(兵團) 下劃線:非本地備案學校,並在分省計數中計入加號後數字。

 星號*:非中央部屬高校,隸屬所在地省、自治區、市、兵團。

 未標者均為教育部直屬高校。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宣佈211工程、985工程終止。

 截至2009年,共有112所學校被列為211工程。

閱論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部門(或單位)所屬高等學校下劃線:非本地備案。

專:專科學校;成:成人高校;軍:軍隊與武警高校;標普或未標明:普通高校。

(來源) 國務院組成部門所屬教育部7326副部級+985+211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浙江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南大學 中山大學 重慶大學 四川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蘭州大學 6正司級+985+211 東北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湖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40正司級+211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東北師範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江南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武漢理工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西南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成 工信部4副部級+985+211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3正司級+211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國家民委1正司級+985+211+部委共建 中央民族大學 5正司級+部委共建 西南民族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 北方民族大學 大連民族大學 公安部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公安部高級警官學院成 中國人民警察大學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 鐵道警察學院 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國家安全部 國際關係學院 江南社會學院成 交通運輸部1正司級+211 大連海事大學 外交部1正司級 外交學院 司法部1正司級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普 衛生健康委1正司級 北京協和醫學院 應急管理部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 華北科技學院 消防局屬消防高等專科學校專  國務院直屬機構所屬海關總署 上海海關學院 海關管理幹部學院成 國家體育總局 北京體育大學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所屬中國科學院1副部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正司級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成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所屬中國民用航空局 中國民航大學 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成 中國地震局 防災科技學院  中共中央直屬機構所屬中共中央辦公廳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中南海業餘大學成 中共中央統戰部 華僑大學 暨南大學 中共中央黨校 中央黨校繼續教育學院成  中央軍委所屬副戰區級 國防大學 正軍級+985+211 國防科技大學  中央司法機關所屬最高人民法院 國家法官學院成 最高人民檢察院 國家檢察官學院成  其他中央單位所屬 全總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團中央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全國婦聯中華女子學院 中國記協中國記協職工新聞學院成 中國內地高等學校列表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中央部屬高校 省部共建 閱論編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第二輪建設周期(2022年—2027年)華北 北京30+4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信部屬) 北京理工大學(工信部屬)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國家民委屬)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中央戲劇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音樂學院* 首都師範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院屬) 北京協和醫學院(衛生健康委屬) 外交學院(外交部屬)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部屬)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總局屬)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天津5+1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河北省屬) 河北1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2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大學* 內蒙古1內蒙古大學* 東北 遼寧4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部屬) 吉林3吉林大學 延邊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黑龍江4哈爾濱工業大學(工信部屬) 哈爾濱工程大學(工信部屬)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華東 上海15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 海軍軍醫大學(海軍屬) 上海科技大學* 江蘇16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信部屬) 南京理工大學(工信部屬) 中國礦業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藥科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 浙江3浙江大學 中國美術學院* 寧波大學* 安徽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屬)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南昌大學* 山東3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南 河南2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湖北7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5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中央軍委屬) 湖南師範大學* 湘潭大學* 廣東8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暨南大學(中央統戰部屬) 廣州中醫藥大學* 華南師範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 廣州醫科大學* 海南1海南大學* 廣西1廣西大學* 西南 四川8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 重慶2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貴州1貴州大學* 雲南1雲南大學* 西藏1西藏大學* 西北 陝西8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工信部屬)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空軍軍醫大學(空軍屬) 甘肅1蘭州大學 青海1青海大學* 寧夏1寧夏大學* 新疆2新疆大學* 石河子大學*(兵團屬) :有「給予公開警示(含撤銷)的建設學科」的高校。

下劃線:非本地備案學校。

*:非中央部屬高校,隸屬所在地省、自治區、市、兵團。

未標者均為教育部直屬高校。

歷輪:第一輪(2017—21)→第二輪(2022—27) 中國高等教育 中國大陸高等學校列表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中央部屬高校 省部共建大學 閱論編北京高等院校 中國大陸高等學校列表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軍事院校 國防大學(中央軍委屬)副戰區級本 航天工程大學(戰略支援部隊)正軍級本 空軍指揮學院(空軍)正軍級本 陸軍防化學院(陸軍)副軍級本 陸軍裝甲兵學院(陸軍)副軍級本 陸軍航空兵學院(陸軍)副軍級本 武警特警學院(武警總部)副軍級本 中央部屬普通高校教育部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央企共建)███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美術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語言大學█ 其它中央部門或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信部屬)████ 北京理工大學(工信部屬)████ 中央民族大學(國家民委屬)████ 北京協和醫學院(衛生健康委屬)████[校1]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部屬)█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總局屬)███ 外交學院(外交部屬)█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院屬)█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科院屬) 國際關係學院(國安部屬)█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辦屬)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全總屬) 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屬)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民政部屬) 中國消防救援學院(應急部屬) 市屬本科高校 首都師範大學(省部共建)█ 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音樂學院(省部共建)█ 首都醫科大學(省部共建) 北京建築大學(省部共建)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電影學院(省部共建) 北方工業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央企共建) 中國戲曲學院(省部共建) 北京印刷學院(省部共建) 北京服裝學院 首都體育學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舞蹈學院 北京農學院 北京物資學院 首鋼工學院 北京警察學院 北京城市學院民 吉利學院北京校區民(分) 獨立學院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 市屬專科高校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 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 北京政法職業學院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 北京體育職業學院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 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民 北京北大方正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民 北京經貿職業學院民 北京匯佳職業學院民 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民 北京科技職業學院民 北京培黎職業學院民 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民 北京網絡職業學院民 中央部屬成人高校 國家開放大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育部屬) 國家法官學院(最高法屬) 國家檢察官學院(最高檢屬) 公安部高級警官學院(公安部屬)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民航局屬) 中南海業餘大學(中辦屬) 中央黨校繼續教育學院(中央黨校屬) 中國記協職工新聞學院(中國記協屬) 市屬成人高校 北京開放大學(北京廣播電視大學) 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 北京教育學院 北京宣武紅旗業餘大學 北京市崇文區職工大學 北京市海淀區職工大學 北京開放大學 北京醫藥職工大學 北京市東城區職工業餘大學 北京市石景山區業餘大學 北京市農工商聯合總公司職工大學 華北電業聯合職工大學 北京市豐臺區職工大學 首都聯合職工大學 北京市西城經濟科學大學 北京市朝陽社區學院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原985工程院校;█:原211工程院校;█:原全國重點大學。

本:辦學層次為本科的高校;專:辦學層次為專科的高校;民:民辦高校;成:成人高校;(分):高等院校的分校或校區,不具備獨立備案資格。

截至2017年5月31日,北京市有普通高校92所(其中民辦普通高校16所),成人高校23所。

^可使用「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名稱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国传媒大学&oldid=71802104」 分類:​211工程北京高等院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1954年創建的教育機構中國傳媒大學傳媒院校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使用過時圖像語法的頁面維基數據存在坐標數據的頁面含有電話號碼的條目InfoboxmapframewithoutOSMrelationIDonWikidata含有英語的條目有地圖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EnglishFrançais日本語پنجابیதமிழ்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