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文章投稿心得分享 - Chen Fang-Yu 陳方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剛投入不久之後關鍵評論網才剛成立,後來陸續還有非常多,現在可能網路 ... 人會拿報社立場跟讀者投書立場混在一起,這也是媒體識讀課不足的結果。

GetstartedOpeninappChenFang-Yu陳方隅SigninGetstarted483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評論文章投稿心得分享ChenFang-Yu陳方隅Mar4,2020·6minread寫「評論文章」和投稿,是一件滿有趣的事。

我自己投入這塊也是因緣際會,在研究所時認識了幾位投入社會議題的朋友,其中有位姚欣進老師是左派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者,他很鼓勵我練習寫寫評論,於是就把他們在立報的固定專欄分了一個時段給我,讓我每五、六週寫一篇。

他當時說:語感這種東西一定要練習才會有。

我過了很久才比較能體會什麼叫做語感。

目前評論市場的投稿環境比七、八年前還要豐富許多,因為有非常多新成立的媒體平台。

我剛投入不久之後關鍵評論網才剛成立,後來陸續還有非常多,現在可能網路平台比寫手還要多了吧?我的投稿是以網路平台為主,近期也有投到蘋果的紙本上。

每一個平台都各自有一些特色,以下列舉一些觀察(當然,媒體平台有很多,我只是列舉相當少的一部份)。

例如,風傳媒的評論是最不挑的一個,所以上面的程度參差程度最大。

他們什麼稿都收(這真是很莫名啊…)評論是沒有稿費的。

(風傳媒的許多「新聞」是很不錯的,但評論部份就真的很……)關鍵評論網是所有主流媒體(紙媒,電視媒體)以外,在「社群媒體」上面人氣與流量最高的之一(*不是指網站流量,是社群流量和討論量。

若網站流量來說肯定也是前段班的吧),所以受眾的多樣性非常大。

不過一般投稿可能沒有稿費,要邀稿才有。

鳴人堂:邀請制。

這邊的觀點比較多是自由派的。

好處是會透過聯合新聞網推播,可以觸及泛藍讀者。

一篇大概三千字為宜(但很多時候文章都會變得很長),編輯很認真,稿件的主題也很多元,很值得推薦(閱讀)。

端傳媒:稿費最優沃,而且遠遠遠遠高於其他平台。

不過這邊要求的是很深度的評論。

一篇通常要四到五千字。

這是訂閱制的媒體,而且總部是在香港,所以目標讀者和上述幾個很不相同。

天下(換日線):不清楚投稿機制,但這邊有很多海外觀點、教育類的文章,收的稿量也滿大的。

滿新的媒體「太報」也是有稿費的,而且應該是比一般投書還要豐厚一些,值得支持。

立場比較鮮明的台派媒體:上報,是社群媒體上面人氣(追縱數)最高的一個,上面有滿多國際政治和外交方面的評論,軍事評論是非常受歡迎的主題。

他們的主編和主筆文章非常棒,長短很剛好,很適合學生們拿來看、培養語感。

字數以3~4千字為宜。

沃草以及沃草公民學院大概是近期新興網路媒體的代表,上面也有很多專題和投稿文章。

他們還有專門的烙哲學專題,很有趣。

思想坦克,收稿量也滿大的而且有稿費,這點很重要。

他們很多方面的稿都收,好處是跟鳴人堂會互相轉載,增加觸及率。

一篇大概三千字。

六都春秋,也滿多文章的,但我比較不熟。

另外,我常看的媒體還包括新頭殼、公視(議題很多元,很公正客觀)、報導者(深度評論和深度報導,非常推薦!行有餘力也請大家固定捐個款)。

上面都有投稿專題,但我比較不熟投稿機制。

說到投稿那當然也要推一下菜市場政治學,這是很歡迎所有人投稿的「科普」平台,文章內容要求以社會科學知識或研究內容為主,評論為輔,但這比例就要由作者自行拿捏。

但這裡是沒有稿費的就是了QQ立場鮮明的泛藍人士成立的媒體平台也不少,這邊我不熟投稿機制所以就暫時不列了。

評論市場上面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一些媒體從業朋友們說,有一些特定意識型態的人們,寫出來的文章都很類似,會充滿口號、標語、八股式的寫法,並不是他們不收這類文章,而是真的品質不堪用…所以如果熟悉網路平台的人們可能會有一些疑問,認為怎麼網路平台都比較親近某黨之類的。

當然,內容農場們除外啦!但這又是另一個課題了。

然後,評論是評論,新聞是新聞,這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而報社的立場會反映在主筆室、編輯台觀點,但很多人會拿報社立場跟讀者投書立場混在一起,這也是媒體識讀課不足的結果。

另一個課題是某小黨黨主席會整天講說別人是1450,他的粉絲們也是整天講這個是民進黨網軍、那個是民進黨側翼,連華府智庫都變成民進黨側翼,這現象又是不同的題目。

不過,主流媒體(尤其紙本)上面的文章大多數評論者還是泛藍居多,這其實反映了是長期以來所謂學術圈狀況。

這是很有趣的現象,在美國人文社會學群的人們,絕大多數會是自由派居多,但在台灣是相反的(此處是指經濟與社會議題的自由派和保守派)。

我覺得若可以的話,每個人是可以多練練筆,想辦法貢獻觀點。

而且開始寫的就會發現,把一篇投書寫「短」其實比寫「長」還要難得多。

這也是為什麼要登紙本的文章比登網路還要難。

▍有一些零散小感想:(其實這邊才是這篇文章的主要重點,結果寫一寫,這段反而省略最多。

這內容我拿到高中去分享過,主要是想要請觀眾們分清楚「評論」和「事實」、新聞的不同,並教高中生什麼是「論說文」或小論文。

但是要寫出來反而有點不知道要寫多細)寫評論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

一開頭就是很簡單地講一下事件、或者「爭點」。

爭點和自己的論點要很清楚表達。

中間就是推論的過程。

論說文一定要有很清楚的主題句,每一段的一開始就是主題句。

每篇文章一開始就是主題段。

有時候必須要想辦法貼近一個平台的讀者群。

不見得可以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我覺得在研究生的階段就是,讓自己每一段固定時間就產出一篇東西這樣。

慢慢練習,寫多了之後就會有人來邀稿了。

行有餘力還要繼續挑戰英語世界的投書,爭取發聲權。

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待續。

▍後記:成為一個公共評論者之後,當然也是會有缺點的。

例如,有一些認識的(很熟的,不熟的)朋友會來跟你吵架,甚至會有一些原本很熟識的朋友跟你反目成仇。

這其實是滿令人哀傷的。

例如,有一位在大學時代啟蒙我的助教學長,近年因為選舉、認同問題跟我吵了很多架,到後來開始以人廢言,叫我不懂就閉嘴。

我才不要閉嘴,如果我們都不說話那就是統派人們講話最大聲啊……媒體高層和整個社會結構預設的狀態就是很大中華的。

另外一位也是很好的朋友,只因為我跟他解釋韓總機先前(2018年中,聲勢正旺時)拍的一系列農業出口發大財影片是如何提供了過多錯誤資訊,就封鎖我至今。

近期是一位馬粉朋友因為我丟了口罩進出口數據,試圖解釋禁出口口罩政策是必須的,然後也是封鎖我。

如果常常談論政治,這些事情會常常發生。

但我還是認為,我們不必一定要當公共評論者,但我們必須要常常談論政治。

這樣才是民主政治呀!你不談論政治那就是隨便政客怎麼做的意思,也就是默認支持所有不公義不正常的意思。

從小到大我們都聽到太多次「不要談政治」這樣的教導了。

最後再來個小小結論:有事沒事就多找不同媒體的評論與新聞來讀讀吧!增加自己的視野。

最後附上我自己的作品目錄。

其實,如果包含菜市場政治學以及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上面不見得會署名的短篇動態文章(也有許多是集體創作),我一年大概至少會寫個七八十篇…..(這當然也是為什麼論文到現在還沒寫完的原因之一,之一而已啦)學術期刊文章的投稿心得在這篇。

希望很快的我可以來寫博論的心得。

ChenFang-Yu陳方隅政治學的研究者、實踐者,菜市場政治學及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Follow3681368 3681MorefromChenFang-Yu陳方隅Follow政治學的研究者、實踐者,菜市場政治學及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